新闻中心

胡玉和:住在鞍山的杨振宁辅导员

2009-02-13 |

胡玉和夫妇(周石 摄)

一对90岁夫妇最爱听流行音乐,还每天都要玩网络游戏,家住铁东区钢城街道北山社区的时尚老人胡玉和、唐仪清年龄分别是91岁和90岁,可玩起来绝对不比年轻人差,唱K、网络游戏样样精通。说起胡玉和老爷子的经历更是了得——老人是1940年毕业的“老清华”,曾和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杨振宁同窗,还做过杨振宁的辅导员!

91岁胡玉和当过杨振宁辅导员

刚一进门,先是一曲毛阿敏的《思念》、接着是董文华的《长城长》,再进屋看看,一对90多岁的老夫妇正听得入神,这对老夫妇就是胡玉和跟老伴唐仪清。胡玉和跟老伴都是江苏人,爱人出身无锡的唐姓大家族。胡老爷子则出身贫寒,从小就有股刻苦的劲头,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36年,胡玉和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毕业到地方工作了两年,之后担任学校的助教,后到美国深造。

做助教时给胡老爷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比他小两届的研究生杨振宁。胡玉和告诉记者,他担任助教后就爆发了抗日战争,辗转到昆明后,他不光要协助当时的教授研究学术,一些学生的生活问题也要过问,工作更像现在的辅导员。也就是在那时和杨振宁有了一定的接触,“当时我们在一个系,他比我小两届,他入学不久就是系里关注的焦点,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几乎所有的教授都认识他。后来又直接读研究生,物理学术的造诣已经相当之高。我出国后不久他也到美国进修,说起来挺有缘分!”

忆当年杨振宁是“联大之星”

“一生收获最多的就是在大学生活。”胡玉和表示,当时考入清华的时候,各方面的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两个人住一间10多平米的房间,配合清华园的美丽景色,读书生活没得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25开学。1938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4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当时的胡玉和,已经算是高年组学生,和20多个同学住在初中的一间教室,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则只有住在土房子里,生活非常艰苦。

“当时,16岁的杨振宁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成绩十分优秀,马上就成了学校的明星。”胡老爷子回忆说,杨振宁的父亲当时是西南联大理学院的数学系教授,吃住都和普通的学生有一定区别,但杨振宁刻苦学习的态度却不比任何人差。后来胡玉和毕业后,到地方参加了两年工作,1942年在学校当助教,那时杨振宁已经成了学校物理理论学科研究生的“顶尖人物”,让胡玉和也十分钦佩。再后来,胡玉和与杨振宁同年出国,“出国之后就没了联系。这么多年,再也没见过那么聪明的人了……”

建设鞍钢胡老爷子是“元老”

出国期间胡玉和改行学了冶金专业,虽然有高薪挽留,还是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回国,从事金属镜像结构试验。在东北和上海等地辗转两年后,1948年胡玉和结识了同学的妹妹唐仪清,一年后两个年轻人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在爱人的支持下,1950年一家人来到鞍山,成为建设鞍钢的头一批人才,论资历甚至能排到鞍钢元老的前十位。

而后胡老爷子专心投入到金属结构的研究,有了当时第一个金属镜像实验室,为不同钢铁品种的制造工艺提供各种各样的参数,鞍钢早期生产出来的钢铁产品有很多的产品参数都是出自他的试验室。后来胡玉和又到四川攀枝花、上海等地开设实验室。提起自己的成就,老人不停地夸老伴,“有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事业,我们夫妇从不吵架,这就是一辈子的福气。”老人还开玩笑地告诉记者,自己在学术成就上不是第一,但在鞍钢、四川、上海研究冶金的高级工程师中,他的年龄和辈分绝对是第一,今后的目标是成为“全国最长寿的冶金高工”。

  退休后,胡老爷子有了新的研究领域——网游,跟老伴一同上网看新闻、和网友玩桥牌成了年过九旬的胡老爷子最快乐的事。为此,胡大爷还在86岁那年学会了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临行前还和记者说,“我打字挺快,但从不聊天,因为现在的年轻人聊天有点复杂……”(刘名茗)

转自 千山晚报 2009年2月12

相关新闻

  • 262024.01

    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在京首映

    1月24日,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纪录片全面还原了杨振宁的科学追求和家国情怀。“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揭示杨振宁的研究成果对于每个普通人的意义,也希望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励年轻一代。”制作团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据介绍,在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华诞前夕,传记纪录片项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后启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发行都得到杨振宁的大力支持。杨振宁还帮助制作团队获得此前未公开的...

  • 282024.05

    始于清华园:杨振宁的少年时代

    杨振宁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因为在宇称不守恒原理的发现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因此与李政道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年仅35岁。他的工作不仅极大地推进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还深刻影响了现代物理学的多个领域。本文摘自《天才杨振宁:创造力与平衡感》,王珊/苗千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2月版。《天才杨振宁:创造力与平衡感》书封1929—1937年,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度过了8年的幸福时光。杨振宁回忆说,...

  • 272021.09

    寒春与杨振宁

    纽约挥手一别,半个世纪过去,寒春和杨振宁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得到不同的评价和荣誉……

  • 062021.10

    杨振宁和他的母亲

    1992 年夏,天津南开大学为杨振宁先生的七十寿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在许多讲话之后,振宁自己报告他的生平,配以幻灯片。他回忆童年、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往事,回忆抗战时期生活艰苦的岁月,说到他的母亲时,嗓音突然哽咽了。会场上的空气凝止了几秒钟,我的心一紧,当时在座的听众大概也都吃惊而动容。这样一个极端灵敏、多功能、储存了大量信息的头脑,因为“母亲”这个符码的出现,忽然发生故障。显然,“母亲”不是一个一...

  • 122020.08
  • 242021.09

    百岁杨振宁

    据新华社消息,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教育部负责同志9月22日到清华大学看望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代表习近平赠送花篮,转达习近平对他百岁生日的祝福,祝愿他健康长寿。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杨振宁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庆祝他的农历100岁生日。1922年9月22日,杨振宁出...

  • 072019.03

    《晨曦集》:从杨振宁的几幅照片谈起

    杨振宁母亲于88岁高龄做了一生唯一次的美国游。杨振宁特别陪她到此窗外照了此相片。窗内的办公室是他于1954年和1956年分别写一生最重要的两篇论文的地....

  • 042023.05

    电机系举办辅导员校友交流会

    4月30日上午,电机系辅导员校友交流会在艺博咖啡厅举行。电机系党委书记于歆杰、未央书院院长梁曦东、清华海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樑、电机系党委副书记郑泽东,以及电机系二十余位辅导员校友代表、在岗辅导员和研工助理代表参加活动。于歆杰致辞于歆杰表示,今年是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70周年,清华大学第一批辅导员中就有电机系的六位辅导员。于歆杰结合自己的辅导员经历,总结了过去几年里电机系辅导员队伍的...

  • 022021.12

    出版人李昕:我眼中的杨振宁先生

    大约从2005年开始,我在三联书店和商务印书馆为了编辑出版杨振宁先生几部著作,和他有些联系,乃至近距离的接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我陆续写过三四篇文章,介绍他的事业和成就,同时展现他高尚的人格和情操。每次我的文章在网络刊出,都会众多读者留言发表评论。其中,对杨先生表达景仰的读者占大多数,但也有些人对他抱有误解,还有些人对我的文章表示质疑。我以为,有关杨先生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他当初决定留在美国、...

  • 162022.12

    杜祥琬:杨振宁和九所的几则故事

    今年,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迎来了他的百岁华诞。我曾和物理学家邓稼先、彭桓武、周光召、于敏等人一起在“九所”工作,亲眼见证了杨振宁先生和九所的几则故事,现在一一讲来。故事一杨振宁和邓稼先曾是多年的同学。邓稼先自美国回国后,多年隐姓埋名,杨振宁相信他是献身于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了。1971年8月,杨振宁访问北京,他见到了阔别22年的邓稼先。他是带着一个问题见老同学的:是不是有一个美国女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