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季晓浩: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信心

2010-04-13 |

当年高考状元寄语高考生

当年风采:毕业于深圳中学,是1999年全市高考综合分第一名。2001年应邀回深参加高考报告会时,为清华大学电子系大二学生。

目前所在地:美国  

近况追踪:2003年季晓浩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收到了马萨诸塞大学电子工程研究生院的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一年半之后,他转到位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攻读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于2006年毕业。他说,宾州大学的电子工程系和位于同一校区的著名的沃顿商学院有合作关系,他有幸和众多出类拔萃的商学院同学坐在同一个课堂里,学习金融和管理课程。这些基础知识为他后来进入咨询公司工作打下了基础。

  2006年中,季晓浩开始在一家跨国大型市场和销售咨询公司ZSAssociates工作。工作4年,季晓浩最大的感受是永远都有学不完的东西。季晓浩目前住在位于美国中北部的芝加哥。他说,那里有将近6个月的冬天,所以天气一转暖,大家都会出门运动、聚餐、消遣。平时周末不忙的时候,季晓浩会打打网球、踢踢足球,或弹弹钢琴,来放松一下工作日紧绷的神经。

  季晓浩说,他平时很关注国内的新闻。最近一两年从媒体报道中他明显感觉到中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让他为之自豪。他希望有机会可以回国发展,把美国企业值得借鉴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推广到国内。

回顾报告会:10年过去了,季晓浩还清晰地记得第一届高考报告会是在深圳体育馆举行的。他说,自己至今还非常感谢《深圳晚报》组织的这次活动,“这是对我在高考中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今后继续追求个人目标的一种激励。”他说,真希望当年自己的报告对深圳的中学生们起到了一定帮助和启发的作用。

寄语高考生:

1.准备中考、高考是打持久战,需要有长期自律的毅力,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信心。

2.学习之余一定不要忘了娱乐。最好的娱乐是体育运动、舞蹈和音乐,而不是电视和电脑。

3.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在熟练掌握各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尽量尝试举一反三,思考课本之外的问题。

摘自《深圳晚报》2010413

相关新闻

  • 102008.04
  • 022025.03

    周光召:担当使命,选择自己的科学道路

    周光召(右二)在杜布纳研究所周光召不仅是我国科技领军人物,更是对国家和人民有着深厚情感的爱国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破裂,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华合同,撤走技术专家,中国正在紧张推进的原子弹事业面临着巨大困难。中央决定,派自己的优秀科学家参与原子弹计划。1960年底,前往苏联访问的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来到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以下简称杜布纳研究所),和那里的中国科学家进...

  • 222025.04

    他深耕30多年,建立我国自己的万吨级PHA产线

    陈国强 受访者供图“一期年产聚羟基脂肪酸酯(PHA)1万吨,二期年产量将达到3万吨,届时这里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HA生产基地。”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向《中国科学报》介绍了由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孵化的PHA产线项目。近日,该项目已在湖北宜昌正式落地,我国也有了自己的万吨级PHA产线。谈及落地宜昌的3万吨级PHA产线项目意味着什么,陈国强介绍,目前每年全球PHA产量约为5万吨,该项目全面投产后,...

  • 222025.06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做确定的自己——在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杨光军校友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电子系1999级本科生、2003级硕士研究生杨光军。今天能站在这里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心得,我深感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以师兄的身份,向圆满完成学业的你们致以最诚挚的祝贺!祝贺你们即将踏上人生的新征程!站在这里,我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那时的我和你们一样,满怀憧憬,却也带着些迷茫。世界很大,未来充满未知,我们该如何面对?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

  • 212024.10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我的事业在自己的祖国”

    浩瀚星河中,有一颗国际编号为218914号的小行星名为“唐敖庆星”。这是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2020年1月9日批准,为表彰唐敖庆在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命名的小行星。1950年,在美国一位化学泰斗家中,一场师生间的长谈正在展开——导师哈尔福德说:“我对贵国目前的落后情况确信不疑。你若回到那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是相当困难的。”“虽然我的祖国满目疮痍,但一个爱国者是不会嫌弃祖国的。”学生答道。回到祖...

  • 142011.11
  • 012024.07

    让热爱给予自己绵延的力量|校友代表沈伯韩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6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2004届校友代表、新华社四川分社总编室编委沈伯韩讲述了自己作为摄影记者,从校园走向业界的心路历程,鼓励学弟学妹们坚守理性,尊重常识,保持宽容,独立思考,努力做一个不唯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人。以下为沈伯韩发言全文:沈伯韩致辞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毕业生代表来参加清新2024届毕...

  • 092008.04
  • 202009.11
  • 112024.07

    把黄土地看成自己的生命 ——记地质学家刘东生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