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合影
2024年4月25—26日,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的生物系复系40周年生物科学与技术校友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馆143报告厅圆满举办。活动共分为7个部分,进行了接近30场优质报告,展示了清华生物系过去四十年在学术型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果,吸引了数百位已毕业的校友与在校学生共同参与。
生命学院院长时松海主持开场
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第一任系主任蒲慕明致辞
论坛由生命学院院长时松海主持开场,向与会嘉宾、校友和参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幕后组织工作人员致谢。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为本次论坛发表致辞,首先对校友的“回系”表示了欢迎,随后表达了期待科学研究能够更好地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第一任系主任蒲慕明致辞,回顾了自身与清华的“不解之缘”,并表示每个人的路径选择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鼓励大家在论坛期间多多交流。
高奋标
第一部分报告由85级硕士校友高奋标主持。
钟毅
82 级硕士校友钟毅,以遗忘驱动记忆编码的动态变化为主题,讲述了记忆的形成和遗忘如何被调控及在药物开发中的潜在指导作用,说明主动遗忘不是把记忆抹掉而是将其沉默等特征,为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方案。
甘文标
86 级硕士校友甘文标, 围绕星形细胞里的钙在预防神经元突触失联中的作用,揭示了星形胶质细胞里钙离子的减少对树突功能和脊柱的影响。
戴俊彪
97 级硕士校友戴俊彪的报告围绕用人工手段构建一个细胞展开,首先介绍了其合成酵母基因组的前期工作,随后从基因组测序、开发新的基因设计软件,使用新技术合成基因片段等方面介绍了关于小立菀藓基因组的人工合成的工作。
娄智勇
02 级博士校友娄智勇,以RNA病毒转录复制机制和抗病药物为主题,通过解析新冠病毒核心转录复制复合体、延伸复合体和加帽复合体的结构以及有关的全新分子机制,来进一步了解宿主细胞内的新冠病毒的转录复制过程,期待以此为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第一部分报告结束后,与会嘉宾、校友和部分在校生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馆进行合影,随后的第二部分报告由85 级本科校友俞从容主持。
俞从容
85 级本科校友俞从容,围绕关键期和气味印记与行为反应的塑造之间的关系,揭示在嗅觉系统的发育关键期,暴露于气味会将天生的厌恶气味转化为受到威胁的小鼠的归巢信号,并且对相关机制进行了阐述。
骆训容
86 级本科校友骆训容,以移植耐受的细胞疗法为主题,介绍了一种新的系统性耐受疗法,即使用供体抗原偶联细胞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细胞和器官移植中诱导耐受,并研究了这种方法的耐受机制,有望设计出临床上可行、安全、有效的耐受诱导方案。
林映晞
工物系86 级本科校友林映晞的报告围绕活跃神经元群中的细胞记忆展开,通过采用广泛的多学科实验技术,从基因组和分子水平到突触神经回路和整个动物行为水平的分析,分析在感官和行为体验之后的神经回路重新配置的机制。
刘铮
88 级本科校友刘铮,以长新冠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新冠病毒对心肌细胞结构损伤研究为主题,介绍了新冠病毒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损害、导致炎症的产生以及真实发生的运动时心脏猝死等多个心血管疾病病例,表明长新冠对心血管产生的负面影响。
钟海宁
25日下午第一部分报告由91级本科校友钟海宁主持。
王泽峰
89级本科校友王泽峰做第一个报告,以环形 RNA 翻译调控机理及其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为主题,讲述了环形 RNA 可以作为蛋白翻译的模版来行使编码功能,并揭示了环形RNA翻译的新机理。环形RNA比起经典的线性mRNA具有很多优势,有望提高 RNA 药物治疗效率。
杨弋
90级本科校友杨弋,围绕单细胞代谢的光遗传学分析,阐述了从早期的将荧光蛋白探针的开发和研究,到荧光RNA探针的开发及活体成像技术。他表示荧光RNA探针能够标志很多代谢物且荧光强度很强,并期待能够通过光控制将细胞和计算机连接,从单细胞层面实现分析组学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细胞功能。
张瑾
化学系90级本科校友张瑾,报告围绕监测活体细胞内的生化活动展开,介绍了一系列开发用于监测活细胞中生化事件的基因编码荧光探针。她重点介绍了将定量荧光成像与靶向扰动以及生化和功能分析相结合,对G蛋白偶联受体(GPCR)介导的ERK信号传导在亚细胞调控水平上的研究。
江浩
91级本科校友江浩所做报告以核内凝聚体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影响为中心展开,讲述了关于ASXL1基因集中在IDR区域的突变会形成异常的聚集体,激活转录的发现。这种凝聚体的形成由其带正电荷的氨基酸驱动,而正常蛋白自身负电荷氨基酸对凝聚体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突变导致的负电荷氨基酸的遗失与凝聚物的形成和与癌症产生有密切联系。
徐彦辉
短暂茶歇后,25日下午的第二部分报告由95 级本科校友徐彦辉主持。
何琳
92 级本科校友何琳,围绕转座子在哺乳动物着床前发育的作用,从基因组的“暗物质”转座子讲起,发现了植入前胚胎中许多逆转录转座子衍生转录物的细胞类型和环境依赖性表达,并描述了包括转座子为研究基因组更新提供原始材料在内的生物学意义。
毛天怡
93 级本科校友毛天怡,以利用神经连接组和新型成像方法理解脑回路为主题,阐述了全脑连接组能够定义大脑亚区并识别新的回路功能、了解亚区域特异性电路与了解细胞类型特异性电路是并行的、脑回路输出的影响需要在整个回路中进行评估而不仅仅是孤立的部分;并且介绍了其实验室开发的新颖的成像工具,对理解动物行为背后的大脑回路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有重要作用。
谷硕
94 级本科校友谷硕的报告围绕miRNA调控在癌症中的作用展开,阐述了对miRNA在肿瘤生物发生机制和治疗潜力的见解,表示该领域的挑战之一是如何识别导致肿瘤发生的miRNA变异,并且以DICER1综合症具有肿瘤易感性为例,Dicer RNase Illb点突变会导致一系列影响,包括功能丧失、功能保留和功能获得;miRNAs与肿瘤发生存在密切联系,有可能成为治疗靶点。
廖茂富
95 级本科校友廖茂富以在生命的浪潮中航行为主题,首先分享了近三十年来的清华同学情与个人经历,随后介绍了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和直接电子探测器对结构生物系的推动作用,接着围绕使用冷冻电镜解析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介绍了ABC转运蛋白结构解析及相关药物研发情况。
郑斯卡
下午的第三部分报告由97 级本科校友郑斯卡主持。
颜宁
96 级本科校友颜宁,以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的结构生物学和药理学为主题,介绍了钠、钙离子通道的重要性,并且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的分辨率革命确定了人类和其他真核生物中不同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亚型的结构,这些研究对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的工作和疾病机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见解,而且揭示了新的药理学位点。
郭行
97 级本科校友郭行,围绕蛋白酶体在健康和疾病中的调节作用展开,从自己和蛋白酶体的深厚缘分讲起,讲述了蛋白酶体相互作用蛋白和包括磷酸化在内的化学修饰是如何调控蛋白酶体的组装、活性和底物选择性,以及蛋白酶体在细胞内广泛的定位存在,并且说明了蛋白酶体异常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因此有望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
吴昊
98 级本科校友吴昊,主要围绕解码DNA羟甲基化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展开,介绍了联合单核(羟基)甲基胞嘧啶测序(Joint-snhmC-seq),突破了现有的测序方式无法区分5mC和5hmC的局限,并且5hmC或5mC的细胞类型特异性图谱改善了多模式单细胞数据整合,能够准确识别神经元亚型。
25日丰富的学术报告过后,校友和在校学生在生命科学馆大厅浏览poster,并就海报内容展开热烈讨论。
曾文文
26日上午,第二天的论坛于上午8时40分准时开始。第一部分的报告由98 级本科校友曾文文主持。
谷一
99 级本科校友谷一做主题为内嗅皮层认知图谱对空间记忆的支持作用的报告,首先介绍了实验室关注的方向,接着围绕空间记忆与空间学习,着重说明了在成功学习过程中建立空间一致性内嗅皮质(MEC)图谱的重要性。通过检测cFos表达和分析网格细胞活性变化,她进一步阐述了神经可塑性在形成一致性图谱过程中的作用。
李鑫
00 级本科校友李鑫,以翻译偶联的小 RNA 生成机制为主题,介绍了piRNA (PIWI互作RNA)的产生机制以及与miRNA的不同之处,接着讲述了实验室研究揭示了真核生物核糖体能够在piRNA 前体上以多顺反式方式移动,并与小 RNA的形成相偶联,强调了piRNA在进化与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陈默
01 级本科校友陈默,围绕染色质重塑器的时空控制功能将胰腺恶性肿瘤与组织再生区分开,说明了胰腺癌在众多肿瘤中的极低预后,主要讲述了Kras突变与胰腺癌发生的密切联系,并且说明特异性逆转突变Kras活性而不影响正常Kras信号蛋白的干预在治疗上大有可为。
叶立
02 级本科校友叶立所做报告主题为大脑和身体之间的代谢同步,主要讲述了小鼠如何在冷环境下进行适应,即将正常环境下大脑的高耗能转化为寒冷条件下棕色脂肪的高耗能来维持体温,事实上寒冷诱导的产热激活了丘脑核,进而在能量消耗和保存之间进行行为选择,最终希望通过将大脑和身体建模为一个综合网络来理解代谢和神经动力学与“全身”的同步。
何苗
茶歇过后,第二部分的报告同样精彩。此部分报告由01 级本科校友何苗主持。
沈伟
03 级本科校友沈伟,以能量稳态的中枢调控机制研究为报告主题,讲述了利用先进的神经环路研究手段,系统描绘稳态调节过程中从下丘脑到效应器官的完整通路机制,并发现体温与血糖的关键调控分子,深化了对大脑与器官协同调控生理稳态的原理理解,有望为防治相关疾病提供基础。
诸颖
04 级本科校友诸颖,主要围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解析基因功能。着重介绍了其开发的基于空间转录组的空间结构注释算法和基于单细胞测序的细胞类型基因功能分析工具,并展示了这些工具在研究人脑发育、进化以及疾病分子细胞机制中的应用。
白凌
05 级本科校友白凌的报告围绕肠-脑通路平行协调进食行为,主要介绍了利用光纤记录以及感觉通路操纵,揭示了多种神经元中复杂的感觉编码以及潜在的感觉机制,讲述了脑干中处理内脏信号以协调进食行为的关键细胞类型。
孙硕豪
06 级本科校友孙硕豪,以内耳感觉为核心,讲述了综合利用scRNAseq、化学和光遗传学、电生理学与行为分析等手段,以表征前庭系统中神经元的分子异质性、在系统形态学中的作用以及生理和功能的多样性。
日程满满的精彩学术报告结束后,蒲慕明先生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生命学院院长时松海首先介绍了奖项的资金支持、评选标准和获奖人。“蒲慕明先生奖”、“赵南明先生奖”由清华大学生物系校友们于2016年共同捐赠首笔资金而设立,基金以赵南明、蒲慕明先生的名字命名,以感谢两位老师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医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的贡献。
蒲慕明为获奖学生庄妍榕颁发蒲慕明先生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第一任系主任蒲慕明为获奖学生庄妍榕同学颁发蒲慕明先生奖,蒲慕明先生奖是面向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在读学生的奖项,申请人需在学术研究上积极进取,不墨守成规,善于发现、善于创新,在科研领域有创新性成果。庄同学随后发表获奖感言。
论坛最后,蒲慕明先生致闭幕辞,表达了对全体报告的肯定和鼓励,其次对各位研究员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做了回应,鼓励年轻研究员在实验室的建立初期要亲力亲为以及在与学生选择科研题目时要注意循序渐进。
四十载春华秋实,此次生物系复系40周年生物科学与技术校友学术论坛充分展现了生物系复系以来培养的学术型人才的风采,进一步促进海内外校友与学院的学术交流,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与优秀校友交流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