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会有读者问道:今天再谈论这些东西有什么意思?笔者认为,清华开办国学研究院,吴宓、陈寅恪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自然愿意参与,但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却是最早提议创办清华国学院者,他为何会如此?再联想到他在五四时期提出的“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口号,不是很令人深思么。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毕业证书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之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教授)”的称号,已经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认...
8月20日上午,王补宣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暨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简称能动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在京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院士,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副主任何雅玲院士,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材学部工程科学一处处长关永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金红光院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徐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徐建中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倪维斗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12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95周年纪念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北楼M层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国务院原副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刘延东发来致信,副校长彭刚、校党委原副书记胡显章、原副校长谢维和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多家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历史意义,展望国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宣读了刘延东发来的致信。刘延东代表国际儒学联合会热烈祝贺清华大学国...
1925年~1929年,中国近代学术史时间轴上的这4年,曾经因“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出现,熠熠生辉。研究院坐拥声名显赫的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
1925年9月9日,清华学校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这一年,对“清华”而言是至为关键的一年。因为“清华”正经历着从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向一所真正大学的过渡。在这个方兴未艾的过渡期,清华出现了一个既不属于留美预备班,也不属于大学部的学术机构——清华国学研究院。“国学”原本是相对“西学”而言。五四前后,一方面人们对新思想、新科学的热情空前高涨;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中国固有文化”,继承、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进而重拾...
9月5日,在迎接第36个教师节和自动化系建系5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在中央主楼隆重举行“童诗白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天立-童诗白中国自动化教育奖”启动仪式。副校长彭刚,党委常委、工会主席王岩,电子...
12月6日,华罗庚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于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丛兵,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国际数学大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严加安、王诗宬、席南华、周向宇、江松、方复全以及来自全国数学界、科教界的专家学者,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20多个兄弟院校相关...
拟于2024年11月17日上午9时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办体育代表队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当天还会举办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为纪念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返京40周年,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 10月26日,电子工程系在西南科技大学举办绵阳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