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业委员会一行参访台湾优秀文创项目

2018-06-13 | 陈芳婷 | 来源 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业委员会 |

近日,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业委员会一行(以下简称“文创专委会”)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深度体验了台湾特色鲜明的文创产业,并与台湾文创专家充分探讨了两岸文创相互交流借鉴的可能性与路径方法。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委会会长胡钰教授带队,文创专委会执行副会长殷秩松,文创专委会执委于仁国、吴刚、周佳伦、赖嘉宾、王旭等一同参加。

在六天的行程中,文创专委会一行参观和体验了十余个各具特色的文创园区和项目。这些文创园区和项目中,既有创始人心怀梦想,以一己之力白手起家,最终成效显著并影响在地产业和文化的“天空的院子”“卓也小屋”“薰衣草森林”;也有政府主导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大稻埕古街文创园区”,以及为艺术家提供文化创意支持的“松山文创园区”;还有在社会组织积极推动下逐渐焕发生机的“桃米小区”等。

政府的支持、艺术家的融入、在地民的参与、社会组织的支持,使每一个文创项目呈现出有味道、有内容、有活力的景观。

“在地人”为文创增添温情

在参观过程中,“在地人讲述”成为一大亮点。无论是宝藏岩还是大稻埕,均由在地人讲述项目本身。在地人的讲解为游客提供了更加鲜活的视听感受,文创空间背后的价值理念也得以传递;同时在地人通过讲解互动也更好了解当地文化和游客需求的差异性,并得以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促进当地与外来游客的良性互动。殷秩松指出:“这些细节让我意识到,食宿之外最重要的消费供给是学习和文化。”

以桃米小区为例,在经历九二一大地震考验后,从了解自身特色和资源开始,当地居民重新认识了家园风度的生态环境,并考取了生态解说员执照。桃米小区从一个传统农村,转型成为一个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体验的教育基地。在地人遵循“以游客角度发现需求”的原则,在讲解过程中发现自己最擅长的动植物并进一步发挥特长,推动着桃米小区的生态农村建设。

好故事为文创提供价值

周佳伦指出,“文创简单来讲就是有别于日常生活,并且有文化内涵的创新”。工业化升级离不开文创,如何赋予文创内涵,离不开文创产品背后的故事。

卓也小屋创始人郑美淑和先生卓铭榜退休后,希望回到儿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村镇生活状态,从零开始民宿改造。郑美淑提到,从小见证了农业的落寞,因而立志奋发学习并推广蓝染技法,卓铭榜却不掩饰“抱怨”自己靠民宿餐饮赚钱来支撑郑妈妈的蓝染品牌梦想。这个故事本身,让卓也小屋多了一份独特的价值魅力。

“天空的院子”曾被选为为台湾地区最美民宿,创始人是1979年出生的何培钧。当看到深山里的古厝,他“找到人生最想做的事情,所以决定放下身段、放下一切。”为此,何培钧跑遍16间银行,借贷1500万台币,用一年时间编织出民宿梦想,为竹山这个原本乏人问津、旅客趋近于零的小镇,带来一年十万的人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