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我的父亲母亲:沈叔平和钱惠濂——沈颐

2015-04-10 |

 

   沈叔平(1922-1999)。沈叔平先生192214日生于广东省茂名县(现高州市)。1932年后在广州上学,抗战开始后返回高州,入高州中学,参加学生救亡运动。1941年高州中学毕业后入广西大学农学院。1942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大政治系。1944年参加西南联大剧社,并且组织了以闻一多先生为导师的联大新诗社。1945年参加青年军译训班。抗战胜利后复学。1945年冬参加西南联大师生举行的“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秋,联大复员,入北京大学,1947年毕业。随即考上北京大学政治系研究生。1948年初参加进步组织“中国民主青年同盟”,是年冬,到解放区华北大学学习。1949年春返北京,在华北革大研究室工作。1951年到1955年调干学习(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55年至1979年在北京国际书店出口部工作。其间,即1960年至1979年,被错误处分。1979年平反。1980年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为本科生讲授“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并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和国际关系学院讲授“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1985年被评为副教授,1987年冬离休。

1983年沈叔平先生参加了由当时教委安排的《西方法律思想史》统编教材的撰写工作。同年,沈叔平先生负责编译了《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一部西方法律思想原著选编。离休后,沈叔平先生潜心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翻译,1991年翻译完成德国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同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译著为中国学者研究康德的法律思想提供了第一手的中文资料,实为“填补空白”之作。1993年,沈叔平先生翻译完成英国边沁的《政府片论》。199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重版,这部译著为中国学者研究边沁的政治理论提供了中文资料。在生病住院前,沈叔平先生还在潜心翻译古罗马西塞罗的《国家篇·法律篇》,直至临终前夕,他还惦念着这部译著的出版工作。这部译著将于今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沈叔平先生热心于社会工作。在其青年时代,就不断地参与民主运动。离休后一直积极地从事一些社会活动,曾经参加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的编写工作,为该书于1996年出版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1988年沈叔平先生加入“九三学社”,担任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委员。沈叔平先生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早年的摄影作品“西南联大校门”,不仅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用作封面,而且为海内外多种刊物采用。在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校史展”上,这幅照片也在展览之列。离休后,沈叔平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拍摄了大量的北大校园的风光照片,他生前曾经计划过举办一次个人摄影展。

在沈叔平先生逝世周年之际,由匿名校友投资,在高州中学设立沈叔平奖学金。

钱惠濂(1923-2015),1923年生于上海。1943年考入西南联大教育系。经历过1945年“一二·一”运动,亲眼目睹了同一宿舍潘琰烈士的牺牲。即投入了反内战争民主行列。又参加了新诗社、剧艺社。1946年复员回北京大学,1947年毕业。1948年和沈叔平同去了解放区,入华北大学学习。北平解放后,分配回华北革命大学工作。1952年调华北局党校1953年又调到中央党校,任业余文化学校教务副主任。

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钱惠濂提过三点意见,1958年被“补戴”了“右派”帽子,下放到山西省太谷中学教书。直到1979年中央党校寄给她一份文件,认为她在1957年提的意见是正确的,错划为“右派”应予“改正”。1982年钱惠濂离休后回到北京,随丈夫沈叔平定居北大。1984年起她在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工作,一直到九十多岁高龄仍积极参与校友会的各项活动、会议等等。她常说:难忘联大的教育,非常珍惜校友之间真挚的情意。校友会的工作虽然繁琐,但是心情舒畅!同时她还翻译了一些有关教育的文章,收集在《美国中等教育》《布鲁纳教育论著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