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1989级

用汗水浇出石油花的妖娆 ——清华大学[1989级] 王凌 校友纪实

2016-03-18 | 来源 《世纪清华人 从清华起航 千名校友访谈录》第一辑 |

编者按“谁知道咱汗水流多少,谁知道咱为谁辛劳,戈壁知道,祖国知道!”投身国企,脚踏实地,学以致用,奉献祖国,王凌,一位潇洒的戈壁滩上的舞者——


用汗水浇出石油花的妖娆

——清华大学[1989级] 王凌 校友纪实

化学系  高媛玮


【王凌简介】

王凌,男,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毕业后投身国企,勤勤恳恳二十年,为国企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在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现居甘肃省兰州市。

在去和王凌学长面对面交流的路上,一位热心的叔叔不停地向我们介绍周围的环境,我才知道正是有了兰州石化——这个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的企业,才有了兰州市西固区这片地域的迅猛发展。


  • 沉思前事,似梦里


   王凌学长从甘肃省考入清华是他第一次到大城市读书,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之后几年的大学生活让学长充分体会到了清华严谨的学风以及重视全方面发展比如体育、文艺等等。

   最让学长难忘的就是清华的严谨学风,无论是老师们教学的态度还是同学们学习的精神,都是非常认真严谨的。老师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学长回忆说当时清华最好的教学楼——第三教学楼每晚都人满为患,要很早去占座才有位置自习,即使到了年底仍旧有同学坚持上自习。这优秀的学风既与老师们的严格要求息息相关,也受校园中潜移默化的氛围影响,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染,随后逐渐融入这种氛围。学长还谈及一个细节:当时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按时完成作业,否则就没有参加考试的资格。

   而谈及校园给学长印象最深的,便非图书馆莫属了。学长说,刚入校时他就觉得图书馆非常大,各类图书琳琅满目。他时常在图书馆读书,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习惯,延续至今。“王总爱看书是出了名的,他家里就有许多藏书。王总是个特别善于学习的人。”一位公司里的工作人员如是说。学长谦虚的说道:“现在的读书习惯就是在清华的大学生活期间养成的,这也是我在清华最大的收获。”

   学长当时非常喜欢打篮球,大三成为系篮球队的一员。而大学生活期间各类体育活动也很多,例如运动会和班级规模的小型活动。那时,每天下午四点,广播响起,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响应蒋南翔校长提出的锻炼身体的号召。看到现在学校里的体育锻炼条件,学长感慨于学校的巨大变化,语气中处处透露着对现在良好运动条件的羡慕。“要踢足球的话,就找一片荒地开始踢。但是不管条件多艰苦,大家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绝对不会减少的,”学长笑着说,“你可以看到,一到下午的锻炼时间,绝大多数人都走走出教室去参加各自喜欢的运动。这一点对每个人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因为锻炼自此成为了一种习惯。我毕业二十年了,还是经常锻炼。”


  • 平生豪气,挥手弦响处,雁落遥空


   聊起毕业去向,学长说起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他说,由于同时遇到了文革、学制改革和国家分配制度的改革,他们那届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一届,毕业那年是本科生毕业后工作去向由国家分配和个人选择双向决定政策在清华大学试点进行。机缘巧合,王凌学长来到了当时的兰州炼油公司工作。学长说,这是一个有着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的公司,隶属现在兰州石化公司,它被喻为“共和国的长子”,该公司是中国现代石油化工产业的摇篮。

   学校与企业总是有许多差别的,如何走好进入社会的第一步成了摆在每一个毕业生面前的关键问题。王凌学长按照企业的要求,走入了最基层开始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即所谓的“实习”,也就是进入工厂去做一段时间的工人,深入基层了解、熟悉工作情况。

   “工作十多年后,回想起这段‘实习’经历,一段时间里仍不能理解,觉得是某种对于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再经过十多年的工作,回头看‘实习’经历就觉得十分必要,那段时期是对企业文化的适应阶段,是学会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中的阶段,是每个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对于你未来能不能坚守下去有很大的影响。后来随着阅历的累积,我发现这种培养的方式与日本丰田公司的培养模式很相似,但远没有他们那么娴熟,”王凌学长感叹道。当问到学长是否在工作中应用大学中所学知识时,学长笑着说,作为一个化工系的毕业生,进入化工企业中工作,可以说,他的专业与工作匹配度已经很高。但大学中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工作中直接应用的非常少,很多都是偏重理论而缺乏与实际生产应用的结合点,但这不代表大学的学习没有用。大学的学习生活侧重的是教会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同时帮助同学们搭建专业的基础框架,在日后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这个框架,学到更多。

   除了基层工作的经历和大学所学到的知识,王凌学长还提及了清华留给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是我从很多校友身上看到的优秀品质,”学长说,“不管在什么岗位上,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的精神在每个校友身上都有深刻的体现。不管干什么事情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好,不愿意看到自己比别人差。”


  • 沧桑感慨,寄语后生


   谈及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王凌学长说:“现在的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问题与我们那时候相比要复杂的多,他们选择的余地也更大。”学长表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困难与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不无关系。当代大学生择业时的问题其一是就业城市的选择面比较狭窄,毕业生就业往往倾向于比较发达的城市,使得这些地方竞争异常激烈,而其他不是很发达地区的就业则出现供不应求的两极分化的局面;其二是愿意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比较少。学长告诉我们,选择到基层工作可能短期对毕业生是一种委屈,但长远来看,基层的工作经历带来的对生活的感悟是无法从书本中得到的,是无可替代的,而且对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当代大学生应当建立这样的观念——要能够踏踏实实做事,而不是一味追求高薪、高职。在这种磨练中,会更有可能寻求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毕竟一般来说学校只能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而离具体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还是要学生从实际中获得经验。

   当今社会的进步无可避免的为人们带来更大的压力,当代学生之中也不乏在压力与挫折中消极沮丧的实例。对此,王凌学长给了我们以下的建议:在树立远大目标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将目标分为阶段性的小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实现,切忌一步登天,以此缓解压力。另一方面,学生个人品德的修养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个人有了坚韧的意志和广阔的胸襟,才能应对人生中的种种压力。

   扎根内陆化工企业,二十年辛勤工作,克服重重困难,为中石油兰州化工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尽管访谈结束了,但学长留给我们的是更多关于他的成功的思考,他身上种种优良品质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同学感悟】

   大学并不是一个仅仅教授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会教会你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而这些,则是日后再学习的保障,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大学毕业,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学习就此结束,不代表一个人可以躺下来享受学校中获得的成果,走入社会后仍要继续学习。通过与王学长的对话,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坚持学习的重要性。

——高媛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