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馈母校

清华十级老学长李伟夫人郑建新与“李伟励学基金”

2017-03-17 | 孙哲(1970工物) 编辑 | 来源 清华校友总会 |

       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清华老学长李伟将军和夫人郑建新。

       2005年12月20日上午,清华十级老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宣传部长李伟将军的夫人郑建新来到学校,代表李伟将军向母校捐款。时任清华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贺美英、副会长承宪康会见了郑建新夫人,对李伟同志和家属对母校的深厚情谊表示衷心的感谢。郑建新同志在给校友总会的信中说:“李伟同志2005年8月25日病逝。他一生热爱培养教育使他成才的母校,在校期间曾参加抗日爱国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之后在 ‘三.三一’抬棺游行的活动中被捕入狱,关在陆军监狱一个半月,由校方保释。1938年学校南迁后,大学三年半时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赴抗日前线到达延安,六十余年从事部队的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一生清正廉洁、生活朴素、关心公益事业,做到了毛主席教导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由于他一生热爱着他的母校,也是他生前的遗愿,兹将他的余款5万元人民币捐给母校,以培养德智双馨的清华人。”2006年1月,清华校友总会创立“清华校友励学金”,2007年,清华校友总会征得郑建新夫人的同意,用李伟学长的捐款设立“李伟励学基金”。从2008年开始至2014年连续7年,郑老每年从她的离休金中拿出1万元续资“李伟励学基金”。至今,这笔基金已经资助11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生,资助金额共计5万元。

       郑建新老人是离休干部,黑龙江宁安县人,1930年10月9日出生,离休前是总参谋部第四门诊部内科主治军医,离休后住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大院。清华校友总会领导每年都会看望她,2008年笔者有幸陪同校友总会领导一起看望了这位可敬的老人。


       郑建新老人生活非常俭朴。老人有一儿一女,儿女不在身边,但老人精神矍铄,生活丰富多彩,在老干部学院学习书法、国画及传统诗词,跳老年舞蹈、游泳。每到吃饭前,部队的“小战士”就来到家中,问老人吃什么,随后到食堂把饭打来,老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老人勤于书画,画作水平越来越高,还出了自己的书画专集。

       老人很健谈。她说,离休后,部队对我照顾得很好,平时很少开销,每月的饭费300多元就够了, 每月攒下的离休费就做公益。我经常捐款,人家说我是“捐款专业户”。最初我捐款给某个基金会,他们经常送给我礼品,请我吃饭、参加活动,我很不高兴。我觉得,给生活贫困的孩子们捐款要真正用在孩子们的身上,花钱买礼品请吃饭是浪费。清华大学不一样,2005年我向李伟母校清华大学捐款后,清华校友总会每年都来看我,给我带来捐赠证书和捐赠收据,向我汇报捐款的使用情况,资助学生的班级和姓名,并带来受助学生写的感谢信,我非常高兴。此后每年老人都为李伟励学基金续资。

       在清华百年历史长河中,校友爱校感恩,向母校捐赠的事例举不胜举,校友辞世后家属向学校捐赠文物书籍等的也屡见不鲜,但像郑建新老人这样的校友家属,如此执着,坚持捐赠数年的并不多见。老人是离休干部,生活比较安定,衣食无忧,但老人从不乱花一分钱,仍然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把节省下来的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功德无量,体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高风亮节。

       清华校友总会捐赠服务部负责人对笔者说,清华校友总会的捐赠工作严格规范公开透明而且“有人情味”。我们对捐赠者坚持做到三条:开具捐赠收据,制作捐赠证书或感谢信,汇报资金到账及受助学生基本情况。公开透明真诚服务赢得了社会广泛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是清华校友总会捐赠工作长盛不衰的基石和动力。

       这里顺便说说李伟将军和他所在的清华十级。

       清华的“一级至十二级”的称谓。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创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25年招收的首届大学部学生95人,9月9日举行开学典礼,学制4年,1929年6月21日举行毕业典礼,首届毕业生82人。这届学生是清华的首届大学毕业生,在清华大学历史上称为“一级”,亦称“1929级”。这个序列从1925年一直延续到1936年,即1925年入学的为“一级”,1926年入学为“二级”(亦称1930级),……1936年入学的称为“十二级”(亦称1940级)。1936年本科一年级招收新生294名,9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1940年在西南联大举行毕业典礼,清华学籍172人毕业。这届学生称为“十二级”。

       清华十级1934年9月17日开学典礼,一年级新生317人,这届学生中只有298名于1938年8月在西南联大毕业。李伟将军就是十级中的一员(入学时姓名为李鼎声)。十级校友中群星璀璨,比如武衡、胡宁、李正武、朱亚杰、曹本熹、陈芳允、何炳棣等,姚克广(姚依林)、韦君宜、王瑶等也在清华十级,他们之中荣获院士称号的就有11人(大陆9人,台湾2人)。

       1938年初即将毕业的李伟义无反顾地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没有赶上毕业典礼。他先后担任炮兵观测员和数学教员、延安炮兵学校和东北炮兵学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东北炮兵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宣传部部长,四野特种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南、四野炮兵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志愿军炮兵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军委炮兵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总政宣传部副部长,总政副秘书长,总政宣传部部长等职。李伟长期担任军队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工作,对部队的宣传文化工作倾注了巨大心血。他是我军著名音乐家,一生酷爱音乐,笔耕不辍,共创作了近800首歌曲,发表了大量音乐理论、文艺评论作品,其中脍炙人口的《炮兵进行曲》词作者就是李伟。1964年李伟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他被授予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2001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