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纪念我的舅公暨恩师吴景荣先生诞辰100周年

2019-12-23 | 巫育辛 | 来源 公号“翻译教学与研究” |

我的舅公吴景荣(1915—1994)是著名英语教育家,《汉英词典》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主编。《精选英汉汉英词典》(汉英部分主编)《汉英词典》是和北外的几十名专家学者历经八年编写完成,于1978年正式出版,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沟通汉英两种语言的词典。《新时代汉英大辞典》是由商务印书馆于世纪之交隆重推出的词典,是当时篇幅最大收词最全,内容最新的一部大型汉英词典。舅公为之付出了10多年的心血,舅公于1994年8月2日在北京离世,没有编完的部分由外交部英语专家程镇球继续完成。他静静的走了,给世间留下永远的馨香,给亲人,朋友和学生留下无尽的思念。听表妹小青说,舅公追悼会举办的那天北京飘洒着绵绵的细雨,看来天公也在垂泪泣别一代伟大的学人。

他和王佐良,许国璋被誉为新中国三大英语权威。他们都是浙江人,也都在一年内相继离世,是中国英语界的重大损失。舅公离开我们21年了,但他的教诲总是在我经历人生低谷的时候鼓舞着我,他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想起他的时候总有许多让我感动的往事,仿佛他并没有离开。其实,他走了,给我留下的是一笔丰厚的精神和文化遗产。2001年以来我使用明霞姑姑寄来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的时候,倍感亲切,简直就觉得是在向他请教。我认真学习英语的时候,就会感到特别充实和快乐,似乎冥冥中也是在告慰舅公的在天之灵。

舅公吴景荣是我祖母吴玉秋的胞弟,他们这一辈姐弟三人。我祖母有两个弟弟,舅公和友三公。我的祖父巫冬来很早就过世了,40年代死于抗战。他就像父亲一样关怀我的父亲巫凌云。在浙江老家有个习俗,如果父亲过世了,舅舅就可以代替父亲的地位。父亲初中毕业也没有钱读高中了,到糕点厂工作了几个星期,又被舅公喊回来读高中。听我父亲讲他读高中的时候,舅公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那个时候英镑不能直接寄到国内,就只有把玻璃丝袜寄来国内,我父亲拿去买了钱来交学费。所以患难使得舅公和父亲情同父子,他们外貌也很相像。父亲去北京出差,外人见到还以为他们是父子关系呢。高考前舅公对父亲说:“我学西语,你学东语吧。”1952年父亲高考考入北京大学东语系学习泰语,半年后院系调整,转到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学习傣语。1958来到云南工作,日后成了著名少数民族语言学专家,为边疆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人才,一直感念舅父早年的栽培和抚养。父亲在回忆起舅父的时候也说过一段往事,他到北京出差的时候住在舅公家,他们住在同一个房间,舅公晚上说的梦话全是英语。

我也曾听舅公讲述过一些家史和往事。他说:吴家祖上400多年前生活在福建,做磨剪子刀生意来到浙江温州平阳县。他的父亲(我的曾外祖父)吴志谦曾在县城的衙门工作,他于1915年2月出生在这样一个小康之家。他的外祖父王鼎铭曾是清朝的拔贡,还去北京的国子监考过试。本来可以留下来做官,可是目睹清代朝廷的腐败,毅然决定南下回老家,就当了一名中医,于1927年过世。舅公早年深受外祖父的影响,很早就开始诵读诗书,他9岁的时候他的外祖父和他对诗句,说“书难读尽深如海。”他回应外祖父,并写下了一生的志向“好男儿志在四方,学不成名誓不返。”舅公说他是在上小学是在平阳县读的,他说他和我的祖父还是小学同学呢。他11岁就到温州中学学习。初中时开始学习英语,他说学英语不是赶时髦,吃洋饭,而是出于对英国文学的热爱。1932年考大学那年,同时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他选择了清华大学学习英语语言文学。他说他读大学的时候,家境不是很好。他的父亲借钱供他读书。他说他后来受到范存中教授的帮助才有了日后的成功,范老是他的恩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因气管炎发作,休学回老家,在平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和几个同学一起创办平阳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他后来到昆明的西南联大读英语的研究生,住在青年路的节孝巷。(我有好几次独自漫步在节孝巷,倍感亲切。似乎是在寻找舅公当年遗留的足迹。)后来拿到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赴英国利物浦大学读英国文学两年,他对英国作家简 奥斯丁及其作品《傲慢与偏见》颇有研究,获得硕士学位,1949年有人介绍他到联合国工作,也有人高薪聘请他到台湾工作,他都婉言谢绝。于1949年8月途经香港回到北京,为的是报效祖国。

1986年回温州过年的时候,见到舅公的弟弟,就是我的友三公。他说:“我们吴家是世代书香。”(我舅公的舅父王建之是我们县城里有名的诗词大家。)在闲聊时友三公说,舅公大学二年级读完回平阳过暑假的时候,他陪同舅公去找县城里的一个英国传教士练习英语口语,那个传教士说舅公的英语水平很高,已经可以写书了。友三公还说,舅公开始当英语教师的时候,学生们看他个子不是很高大,不很尊重他,可是学习了几堂课下来,就对他刮目相看了。

舅公培养了父亲,也花心血栽培我。我从上中学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学习英语。其他的功课都学的不好,就是英语学的好。记得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舅公还写信来鼓励我好好学习,有一句话至今还记得: “努力吧,孩子。”他还给我寄英语读物和英汉小词典。我爸爸说:“你多幸福啊,那么有名的教授还给你寄书来。”高考的时候没有能考上北京的大学,在云南读大学,学英语。舅公就以信函的方式指导我的英语学习,还在百忙中来信谈该如何读书,使用英语词典并为我制定学习的方向。古代汉语他也教了我许多,他也在信中也谈古代诗词。80年代,有一段时间,我没有给写信谈谈学习和生活。他写信给父亲问候:“小楠好否?均在念中?”现在回想起来,深感三生有幸,有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者。他的学生很多都很有成就,全世界很多的大使馆都有他的学生,可是我却是最承蒙他关爱的学生之一。他说英语可以做个工具,英国文学太玄了,不要学。他还说谈当年如果学的是某一个专业,可能会有更高的成就。他建议我学习美国历史作为专业。因为没有基础,也没有老师指导,学了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成效,又转回头来学习英语。可是我也还是有收获,因为学习英语语言,必须对英美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除了学习上的指点,在做人和品格的形成方面,他也给我树立了榜样,也是我的老师。我不想读书的时候,他苦口婆心的给我讲要勤奋,要有追求,但又不把他的意志强加于我。我骄傲自满时候,他总是让我学会谦卑下来。来信告诉我:“人的使命是为社会做贡献,为祖国增添光辉。”我学习有进步的时候,他给与鼓励和表扬。我情绪低落,失去勇气前行的时候,他又帮助我重新树立信心。1991年,我身体不好,情绪低落。他亲自选了吴仲贤的英文小说《金谷恋歌》的部分章节,让我翻译,又和《英语世界》杂志社联系,我的译文由舅公亲自校对,于1992年6月在《英语世界》上发表。那是我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激动万分。

1994年初我到北京办理赴德国的签证,住在舅公家。他说:“你享受家庭成员待遇。”舅公确实把我当作家里的一员。他那时候身体虚弱,每天服药,还坚持工作5-6小时编写《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有一天他对我说:“你为我祈祷,我还有三年的时间就可以编完词典了,我就可以放心的走了。”当时他是很认真的说这话的,那也是永远难忘的一刻,我亲眼目睹了一个伟大学者对未竟事业的执着。现在回想起来还深受感动,也还在鼓舞着我的英语教学,这句话也点亮了我的人生。

舅公治学严谨。听姑姑说,有时为了一个释义或一个例子,不惜查阅几十本中外词典,并一连几天沉浸其中,字斟句酌,甚至半夜起来伏案疾书,生怕第二天忘记。他从来不让不满意的词条和例句从他的手下漏过。他反复修改自己和别人的稿子。他一生淡泊名利,出版社要给他主编的地位,他都不肯要。稿费也不愿多要,与大家平分。我只能用高山仰止来形容他的人格。可是在生活中说话又很风趣幽默。1995年我在南开大学偶然遇到一个英语教授,她说曾经和舅公在一起开过学术会会议,并说舅公是个说话很幽默的人。在家里,舅公经常和他的外孙女小青还有外孙小晖逗乐,家里常常充满欢声笑语。有一天舅公收到一封关于保健知识的信件,开头就是:某某先生、女士 您的健康对我们的社会非常重要。舅公就和小青开玩笑,把开头改成黄青女士。小青一回家,他就把这样开头的信件,拿给小青看。逗得我们大家都乐不可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对待原则性的问题,就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他的学术成就达到一个时代的顶峰,他又很谦虚,有一次在给父亲的来信中说他自己一事无成。他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患支气管炎,一生中很多时间(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拖着病弱的身体从事繁重的工作,在与病魔抗争。但他的成就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顶峰。这使我联想到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坐在轮椅上攀登科学的高峰。他带病坚持工作的时候就像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盗火的普罗米修士,颇有英雄气概。茶余饭后开玩笑的时候,和家人就像忘年之交,那样的平易近人,完全没有著名教授的架子。


相关新闻

  • 232019.12

    纪念我的舅公暨恩师吴景荣先生诞辰100周年

    我的舅公吴景荣(1915—1994)是著名英语教育家,《汉英词典》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主编。《精选英汉汉英词典》(汉英部分主编)《汉英词典》是和北外....

  • 312020.08
  • 242021.03

    纪念吴景超诞辰120周年

    为什么要重温吴景超的“两类农村”与城乡一体论;重提政商清白的理想;吴景超眼中的婚姻家庭;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问题

  • 032021.11

    社会学系举办“纪念吴景超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10月30日,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吴景超与中国社会学——纪念吴景超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熊知行楼举行,会议分为清华大学和歙县两个会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委副书记兼统战部长刘文,广东协同创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景超先生之孙吴正喆,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玲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周飞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

  • 232019.12

    吴明霞:我的父亲吴景荣

    吴景荣1932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6年毕业后考入清华研究院。1940年毕业后,任教于西北师范学院英语系。1943年冬,任重庆中央大学(....

  • 132019.08

    一代宗师 德厚流光——纪念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

    黄昆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2019年是先生诞辰100 周年。黄先生作为中国半导体科技界的一代宗师,立德立言,赤心报国,以身作则,行为典范,使我们这....

  • 132019.08

    一代宗师 德厚流光——纪念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

    黄昆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2019年是先生诞辰100 周年。黄先生作为中国半导体科技界的一代宗师,立德立言,赤心报国,以身作则,行为典范,使我们这....

  • 162009.10

    韩景阳在吴晗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韩景阳2009年10月15日 今年9月24日,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坚强的爱国民主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吴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 232021.03

    社会学家吴景超诞辰120周年:不该被遗忘的,少数人在旷野中的呼声

    学人君按:今天是吴景超先生(1901年3月5日—1968年5月7日)诞辰120周年。这位才华卓越的社会学先驱,在多个领域有开创之功,而其见解却极富前瞻性,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以及社会学方法的相关研究,即使今天看来也不过时。然而,斯人独憔悴,吴景超生前命途多舛,死后又被长期遗忘。今天学人scholar整理了吴景超先生的相关影像,以期缅怀这位不该被遗忘的前瞻性的社会学家。感谢吕文浩先生提供相关图片。吴景超在美国,约拍摄于1...

  • 242022.04

    清华大学举行纪念高景德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4月21日上午,纪念高景德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与会师生共同缅怀高景德同志为学校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传承学习他高尚的品格风范。校党委书记邱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民盟中央副主席王光谦,校党委副书记向波涛,校党委原书记方惠坚、贺美英,原校长顾秉林出席座谈会。副校长曾嵘主持会议。高景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电机工程科学家,著名教育家,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