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履谦88岁学会用微信 一生就做两种事:学习和实践

2019-11-06 | 李大庆 | 来源 《科技日报》2019-09-26 |

张履谦 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供图

8月下旬。北京航天科技大厦。

离约定的采访时间还有几分钟。记者们都在摆弄自己的手机。只见坐在桌子对面的93岁院士张履谦,也拿出自己的手机,聚精会神地看着,并不时地用食指划动屏幕。知他有些耳背,我便大声对他说:“张院士,您是在看微信吗?”所有记者的目光都聚焦在张院士的手机上。

“是的,我是在看微信。”张院士平静地回答。

“那您发微信吗?”

“发,每天都发。从2014年2月14日起,我每天都发,没有一天停过。”

每天早上,他要把收到的新闻整理一下,挑出重点,或者把与他所从事研究领域相关的内容摘出重点,发到朋友圈。

张院士大约是在88岁时学会使用微信的。这么大年龄还学新“技能”,张履谦有别于常人。他坦承,一辈子就做两种事:学习和实践。

服从分配

学习伴随了张履谦一辈子。

1951年,他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军委通信部雷达处。那一年他25岁。部长拍着他的肩头说:“小伙子,以后全军的雷达就都交给你管了。”他一愣,自己并不了解雷达,必须学习啊。

那时的张履谦一切服从国家的需要。他在1948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愿为天下劳苦大众牺牲自己的一切。分配到军委后,他就开始学习有关雷达的知识,业余时间经常是属于雷达的。经过12年的刻苦努力,他攻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编写的英文全套28册《雷达丛书》,为他从事雷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张履谦说:“我的一生都是组织上怎样安排我就怎么做。”

正是在服从分配的任务中,张履谦边学边干,而且干出了名堂,成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干出名堂

学习之后就得在实践中应用。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为割断志愿军的供给线,派B-29飞机在鸭绿江沿岸狂轰滥炸,并施放电磁波干扰,使我军雷达不能发现目标,难以引导空军作战。张履谦奉命赴前线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经过研究,他采用了雷达收发设备同时快速变频、使用瞬时自动增益控制和多站雷达交叉定位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抗干扰问题。

在当时战地器材极缺的情况下,张履谦采用罐头盒制作电容器、用拉杆麻绳作联动装置,制作了雷达收、发设备同步跳频装置。这种装置虽然简陋,但能够解决问题,至今依然是各种现代雷达抗干扰的基本手段。

张履谦在雷达接收机上加装瞬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防止强干扰掩埋弱信号,提高了雷达发现目标的能力。他利用多站雷达测得的干扰方位角,以几何定位的原理测得了目标的坐标。

学以致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张履谦成长的“诀窍”。

实践成长

1957年,张履谦被调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参与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大到强的奋斗历程。他和同事边学习边实践,成功仿制出边扫描边跟踪体制的导弹制导雷达——红旗一号。

1962年,在我国“两弹一星”研制的关键时刻,美国U-2高空侦察机频繁进入我国领空刺探军事情报,并携带干扰机干扰我地空导弹雷达站,张履谦向军委总部出谋献策,并亲临改装雷达,研究击落美国U-2飞机。

倚仗着飞得高和远,U-2飞机在中国领空大摇大摆四处拍照。摸清了它的航路后,中国导弹打下了一架。而后美国人在U-2上安装了电子接收机,中国雷达一开机它便溜掉了。为此我方采用开机迅速打的“快打近打”策略,又先后打下了两架。之后U-2又带了干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假信号,使我们的雷达误判、导弹偏离轨道。我方又通过改变雷达体制和加强抗干扰技术,打下了美国第四、第五架U-2。再往后,美国U-2就不敢到中国大陆来了。

也正是在与U-2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张履谦与同事使中国的红旗一号雷达发展到水平更高的红旗二号雷达,批量装备了部队,成为我军主战装备,之后又研制了多种先进雷达,推动了我国雷达技术的发展。

功勋卓著

20世纪70年代末,张履谦领衔研制我国通信卫星工程中的微波统一测控雷达系统和超远程引导雷达。在高端仪器缺乏、器材无法引进等困难条件下,他与同事自力更生,研制出了全部国产化的设备。

他还参加了我国气象观测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卫星、数据中继卫星等研制,是中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策划者之一。1984年,他和国内专家一道,提出在我国建立双星定位系统(即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议,得到了中央批准和实现,揭开了我国建立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序幕。他还是最早向国家提出建议中国建立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的科学家之一。

张履谦为我国的雷达技术、电子对抗事业、空间技术和航天事业,作出了显著成绩和重大贡献,聂荣臻元帅曾赞誉他是“国防科研战线上优秀技术指挥员的代表”。


相关新闻

  • 162023.09

    “两种人会师”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52022.08

    “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艺术研究与实践学习班”开班仪式举行

    2022年8月20日上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艺术研究与实践学习班”开班仪式举行。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校友总会常务理事李当岐,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1983级化工系校友朱德权,美术学院院长马赛、副院长杨冬江,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校友总会副秘书长杨柳,终身教育处副处长王雷,美术学院培训中心主任谢绮红,绘画系教授...

  • 272014.02

    起名取自史记的张履谦院士

      张履谦的父亲张子尧,乡间中医,他给长子起名履谦取自《史记·留侯世家》张良的故事,希望儿子“履行谦逊”,意在要求其谦虚向人求取教益。张履谦6岁开始在家族祠堂小学读书,10岁进入长沙第三高小继续学习。放假期间,父亲则会给他制订功课复习计划包括每天下午学写毛笔字,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1938年,张履谦以数学和语文双满分考入湖南平大初级中学。1942年,在抗日烽火中张履谦考取了湖南广益中学,在颠沛流离中完...

  • 272014.04

    梦想路演——清华88级同学举行创新创业聚会

    2014年4月26日下午两点,清华大学主楼后厅里,在校园民谣略带伤感的旋律和唯美的画面中,清华88级同学们一起重温了自己美好的大学时代,不过这并非一场以怀旧为主题的年级聚会,恰恰相反,这是继去年88级毕业20周年大...

  • 042016.03

    1988级机械系铸8班部分同学留影

    1988级机械系铸8班实习留影

  • 052008.05

    飞得更高——88级校友举办晚会庆祝入学20周年

    4月27日晚,1988级同学在大礼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文艺演出,海内外的近千名88级校友汇聚母校,参加这场盛会庆祝入学20周年。

  • 162021.07

    校友会党支部赴江西赣州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7月9日至11日,清华大学校友会党支部组织党员、积极分子以及群众近30人赴江西赣州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走进瑞金、于都聆听革命故事、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前往于都富硒蔬菜产业园、潭头社区学习调研乡村振兴等工作。参观叶坪革命旧址群校友总会一行在瑞金市的第一站是到叶坪革命旧址群参观学习。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诞生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

  • 122020.08
  • 102008.03

    88级入学20年返校活动筹备工作会议举行

    让我们相约2008——88级入学20年返校活动筹备工作会议举行 阳春三月,暖意渐升。

  • 292013.04

    清华大学1988级毕业2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

    4月28日上午,满怀对母校的依恋和感恩,近200名来自祖国各地、100余名专程从海外赶回的各行各业清华大学1988级校友齐聚主楼报告厅,参加1988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