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朱邦芬院士忆黄昆:越伟大,越纯洁

2019-07-17 | 高雅丽 | 来源 公号“科学网”2019-07-16 |

黄昆(1919年—2005年),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2年考取西南联大理论物理研究生,师从物理学家吴大猷。1947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学位,而后在爱丁堡大学、利物浦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51年回国,在北大物理系教书;自1977年起,先后任中科院半导体所所长、名誉所长;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黄昆从理论上预言了与晶格中杂质有关的X光漫散射,后被称为“黄散射”;

与爱丁堡大学教授玻恩合著的《晶格动力学》,至今仍是固体物理学领域的权威著作;

与夫人A.Rhys(李爱扶)一起提出了多声子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以“黄—里斯因子”著称于世;

提出了晶体中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模式,当时提出的方程被称为“黄方程”;

与朱邦芬院士一起确立了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式的理论,被国际学术界命名为“黄—朱模型”。

1959年,黄昆和夫人李爱扶游览北京长城

今年是中科院院士、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诞辰100周年。

在7月10日举办的第22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邦芬作了题为《一个大写的人和中国半导体物理及固体物理的奠基人——纪念黄昆先生百年诞辰》的报告,回忆了黄昆先生做学问、做事、做人的点点滴滴。

“基础研究也要算一算投入产出”

“黄昆经常说,基础研究也要算一算投入产出,算一算你为这篇研究论文所花的钱值不值。”朱邦芬回忆道。

黄昆每经手一笔较大的科研经费,都如履薄冰、睡不踏实,生怕浪费了人民辛辛苦苦省下来的血汗钱。他坚决反对有的人抱着“国家的钱不花白不花”的态度,大手大脚浪费国家有限的科研经费。

朱邦芬说,黄昆特别欣赏实验人员在自己独特想法的基础上,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搭建实验装置,然后作出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他对有些人只是依靠进口的洋设备,做些测量工作,很不以为然。他的一个朴素的信念是“做基础研究,花了钱就应该相应在科学上作出贡献”。

“黄昆先生这辈子就申请过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6年他带了半导体所理论组一共十几个人,申请了3年一共6万块钱的经费。他特别珍惜国家的钱,但花自己钱却不太在乎。”朱邦芬说。

“和他关系越密切,‘吃亏’越大”

报告会上,朱邦芬说,黄昆考虑问题总是从全局利益和合理的布局出发,从不为本单位、本部门谋取不合理的科研经费和设备。

因此,和他关系越密切,往往“吃亏”越大。

黄昆在评价一个人时,从不以这个人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为转移;相反,他往往对与自己关系越密切的人,要求越严格。

据朱邦芬回忆,黄昆担任评委工作时,不管是评奖还是评经费,毫无国内某些人的门户意识,也不为本单位、小团体争什么利益。黄昆很少给人写推荐信,一旦要写他都亲自动笔,所写意见实事求是,吝于夸大之辞。

黄昆审稿和审查研究生论文时也十分认真,把这看作是扩大自己知识面的机会,同时他往往会不客气地写上自己的批评意见。

有一位研究生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对自己工作在学术上的意义吹得过高,黄昆毫不留情地指出,这是学风问题,并要他的导师对此引起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1974年,黄昆、邓稼先、黄宛、周光召、杨振宁(从左至右)游览北京颐和园时合影

“黄昆先生发表的文章不算多,反对灌水”

朱邦芬说:“黄昆先生发表的文章不算多,反对灌水,他觉得意思不大的一些著作往往被他自己束之高阁。他强调,研究工作不能安于修修补补,以数量取胜,而要真正在科学上解决问题。”

黄昆主张每篇论文都要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个或几个物理问题。他非常不赞成有的人文章发表了许多篇,却没有真正解决一个科学问题。

黄昆回国前,在英国6年发表论文十几篇,还基本上完成一本专著,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异乎寻常的高产。他认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必须要全力以赴,一年才能完成二到三项研究,自己在英国6年的研究,是尽了全力的。

“相反,国内许多人一年完成十几乃至几十篇论文,他一方面对这些人的干劲很佩服,另一方面,对这些论文的学术上真正的含金量,存有疑问。”朱邦芬说。

黄昆做研究,喜欢事必躬亲。

国内流行一种说法,科学家有多种类型:有的人是帅才,有战略眼光,能组织大兵团作战;有的人是将才,能带领一批人攻克难关;有的人是兵,只能自己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在第一线冲锋陷阵。

朱邦芬表示,黄昆从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兵,不是什么科学研究的将帅之才。

他觉得,如果自己不深入思考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如果不亲自动手算点东西,脑筋就开动不起来,很难做出什么有创新性的成果,也根本无法看清学科的发展趋势。

“拒绝署名,认为自己没做具体研究”

“多量子阱系统中光学声子拉曼散射的微观理论”这项研究,题目是朱邦芬提出来的。后来黄昆和朱邦芬各用一种方式进行了推导,最后由黄昆撰写论文。

“他用家里的打字机打了40多页,把我的名字放在第一作者,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当时凝聚态物理界并不流行通讯作者的说法。他认为这项研究是我提出来的,并作了主要推导工作,只是在最后投稿的时候我把他的名字提到前面了。”朱邦芬说。

另一篇论文“超晶格中的光学声子”一文,是朱邦芬根据黄昆1950年的一个模型做的。

其间,黄昆多次参加讨论,并对初稿多次仔细修改,但在自己名字上打了一个叉,拒绝署名,认为自己没做具体研究。

朱邦芬还回忆道,半导体研究所物理室有一项研究成果“砷化镓中氮及氮—氮对束缚激子的压力行为”,实验和理论都是在黄昆的倡导和支持下作的,特别是理论研究,主要是黄昆指导学生做的。

这项工作做得较好,作为1985年半导体所成果上报,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但是,黄昆自始至终坚持不让写上他的名字。

“律己极严,对夫人也要求严格”

在朱邦芬看来,黄昆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占国家一丝一毫便宜。他自己支付了大量国内外工作信函的邮资,从不领取出国的制装费和补助费;他因私事不得不打电话和用车时,必定交费。

作为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按规定可以定级为“一级教授”,但黄昆主动要求自己定为“二级教授”,觉得自己与饶毓泰、叶企孙、周培源、王竹溪等老师拿同样的工资,于心不安。

1984年,黄昆作为“斯诺教授”访美。他省吃俭用,将外方资助生活费节余的钱购买了一台全自动幻灯机及调压器,给半导体所对外学术交流用。

1986年2月,德国马普学会固体物理研究所举办庆祝弗洛利希八十寿辰学术会议,邀请黄昆参加,并提供他500马克生活贵。

结果,黄昆把结余的近400马克买了一台电子打字机,供研究所外事处的同志工作用。

黄昆不仅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对他的夫人李爱扶也是这样。刚当所长时,半导体所亟需一位英语口语教师,有人提议把李爱扶从北大调来,因为她是一位理想的英语教师。

黄昆坚决反对自己的亲属在自己领导下工作,认为至少应该避嫌。

“生活简朴,酱豆腐是黄昆夫人吃饭的‘保留菜’”

朱邦芬说,黄昆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家是一套60平米小三室的单元房子,地面是水泥砖,没有任何铺设。

大间房间的面积约18平方米,是他们的客厅、卧室兼黄昆的办公室。房间很挤,放着一张双人床、两个简易沙发、一个油漆早已斑驳脱落的旧写字台和两个小书架。

“黄昆家中的‘自由’空间狭小,每次我去黄先生家里,坐在简易沙发上时,李先生就坐在黄昆写字桌旁的椅子上。当客人多于俩人时,他们的床上就得坐人了。”朱邦芬回忆。

有段时间,为了接待几位老同学来家里聚会,他们想方设法,把双人床的四条腿用木板垫上,木板下面安上滚轮,等客人来时,把床推到一边,腾出待客的地方。

当问他们为什么仍住在50年代修建的狭小而陈旧的房子中时,李爱扶总用她那略带英国口音的普通话说:“只要我们住着舒服就行。”

他们对饮食很不讲究。上世纪90年代,李爱扶比较注意黄昆的营养,每顿正餐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荤菜常常是烧一锅红烧肉,吃上几天。汤经常是西式的素菜浓汤,把土豆、胡萝卜等用食品加工机搅碎,加上西红柿等熬汤。

朱邦芬好几次看到酱豆腐是李爱扶吃饭的“保留菜”,菜不够时就吃酱豆腐。

爱因斯坦曾说,第一流科学家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报告会快结束时,朱邦芬同样用这句话评价黄昆。

“意志纯洁、公正不阿的判断、珍惜国家科研经费、极端的谦虚、学风纯正、律己极严、生活上特别容易满足、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这就是黄昆。”朱邦芬说。


相关新闻

  • 252017.08

    周培源:越伟大越敬畏

    “文化大革命”期间,周培源的两次振臂一呼尤为让人津津乐道。一次是批评聂元梓。再一次即他1972年10月6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

  • 132019.12

    朱邦芬院士:我在清华本科教学的19年

    朱邦芬长期关心国内教育和青少年学生成才,自2000年1月调入清华大学以来一直坚持给本科生授课。曾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教育部物理类专业教学....

  • 282024.02

    一门六院士——走进江苏无锡钱穆钱伟长故居

    恰逢冬暖,天朗气清,我驱车来到钱穆钱伟长故居。故居位于无锡鸿山街道七房桥村,是在钱家旧址上重建而成。只见眼前是一座江南院落,白墙黛瓦,门悬红底金匾“七叶衍祥”。门右有一大石,石上刻有“钱穆钱伟长故居”这几个字。故居格致典雅,有四进,第四进被辟为钱穆纪念馆,二楼为钱伟长纪念馆,静静讲述着钱穆、钱伟长心系故土、治学兴国的爱国故事和钱氏“一门六院士”的家风佳话。永怀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钱穆(189...

  • 212023.11

    朱邦芬院士在清华大学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回答钱学森之问,不辜负杨振宁先生的期望,培育我国基础科学的世界一流杰出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教师的责任,也是“攀登计划”同学的使命。在当前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让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做学问的良好的小环境,使优秀人才容易脱颖而出。

  • 042024.06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有利学者培养科研品味的环境尚待形成

    时下,随着2024年春季学期进入尾声,一批年轻学子即将结束自己的求学生涯,进入科研岗位。同时,有更多年轻学子会在不久后开启自己的研究生学业。在此过程中,他们是否知道自己更适合哪些科研领域、选择何种科研课题,最终能否形成、又会形成怎样的科研风格?“这些都与学者在学习科研过程中形成的学术品味有直接关系。”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表示。年来,朱邦芬一直在提...

  • 102024.01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首席教授朱邦芬:创造一个小环境,让学生可以“胡思乱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的办公室本就不大,四处堆满的书籍更是占据了房间的大半空间。《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办公室时,竟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正在“书堆”中伏案工作的朱邦芬。“这样的环境更适合做学问。”他说。清华大学给了朱邦芬一个适于做学问的“小环境”。作为物理学家的他,这些年主持清华物理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理念,同样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来物理学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小环境”。2023年4月,...

  • 122012.09
  • 182011.11
  • 232016.05

    蹬过三轮的院士谭天伟

    “我的事业在学校,我喜欢科研,跟学生们在一起我觉得很幸福。”

  • 212021.12

    张建伟校友当选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21年10月19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德国国家工程院年会上,选举产生了22位新增院士,清华大学1981级校友、德国汉堡大学计算机系多模态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张建伟教授榜上有名,成为德国国家工程院信息学部第一位入选的华裔科学家。张建伟教授在涉及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交叉研究领域的跨模态学习方向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并将理论应用于机器人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医疗康复以及助老服务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