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怀念出版人陈羽纶

2011-11-25 |

  今年,《英语世界》杂志迎来了30岁生日,主编杂志近20年的创始人却看不到这一天了——2010823日,翻译家、出版人陈羽纶在京病逝,享年93岁。

  上世纪80年代,有人赞誉《英语世界》“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英语世界》当属一所一流的大学。创刊号中,就出现了吴景荣、李赋宁、王佐良、高士其、杨宪益、卞之琳等诸多响当当的名字,许国璋、萧乾、冯亦代、陈翰笙、吕叔湘等人也在一期期杂志中出现。他们或发表宏论,或译介名篇,或主持答问,或举办讲座,借小小刊物让人大开眼界。

  一份报纸、一个刊物、一本书,其实都是人格化的。杂志的品位、立场,常常是主编的品位、立场。陈羽纶之于《英语世界》便是如此。陈羽纶是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后至海外,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长期从事出版工作。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平头百姓、一介草民,却不能忘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一直以出版为器,探求着有所作为的人生,只是风雨不断。但他心态始终如青年、一直求真向善。

  “文革”过后,陈羽纶虽捡得一条命,却失掉了一条腿。可就是靠假肢和拐杖,陈羽纶一家一家地敲门拜访,一位一位地诚恳相邀,步行、爬楼,一天下来,拜访个五六家,为创刊之初的《英语世界》邀来“一流的内容”。陈羽纶的人脉,不是没有来由的——不论顺境时贵为总经理,还是逆境时沦为“阶下囚”,他都诚以待人,丝毫没有官气、霸气、学阀气。“是弱者,却没有弱势心态”,这是陈羽纶女儿给父亲的定语。

  去年,陈羽纶走了,在一个传媒发达、尘世喧嚣的年代走得悄无声息。幸而,他昔日的汗水,早已化作读者的眼界和智识;他的作为,也给后来的出版人提供了一个范本。(一未)

转自北京青年报 2011117

相关新闻

  • 032015.02

    赵景伦先生追忆——汪健

    日前参加前辈同事赵景伦先生追悼会以后,曾有出席送别与未到现场的友好向我问询,因而急就而成如下文稿。其中并未着重先生事业成就与专业造诣(非我....

  • 052012.11

    简讯目录1~29期(文纪俊整理)

    筹备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情况汇报 欢庆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成立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名单及情况简介 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

  • 112020.08
  • 022021.12

    出版人李昕:我眼中的杨振宁先生

    大约从2005年开始,我在三联书店和商务印书馆为了编辑出版杨振宁先生几部著作,和他有些联系,乃至近距离的接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我陆续写过三四篇文章,介绍他的事业和成就,同时展现他高尚的人格和情操。每次我的文章在网络刊出,都会众多读者留言发表评论。其中,对杨先生表达景仰的读者占大多数,但也有些人对他抱有误解,还有些人对我的文章表示质疑。我以为,有关杨先生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他当初决定留在美国、...

  • 062020.01

    当代学术史、出版史浓墨重彩一笔:《陈寅恪文集》重版

    1月4日下午,“纪念《陈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暨纪念版发布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古籍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主办,与会的专家....

  • 292016.06

    陈梦家诞辰105周年:《陈梦家著作集》出版琐忆

    陈梦家先生生于1911年4月20日,逝世于1966年9月3日。今年是他诞辰的105周年,也是他离世的第50个年头。我们改变不了历史,但我们可以整理、出....

  • 112020.08
  • 082017.12

    周济人:我和“二陈”的故事

    我与陈达是江苏省南通县金沙初级中学1954年一同毕业的同学,与陈克新是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二)同班同学,我们于同一年考入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 122022.08

    鲁迅与陈寅恪——“民族魂”与“学人魂”

    陈寅恪与鲁迅本无师友关系,但有些人用陈、鲁早年在日本的接触说事,1949年后陈寅恪从不透露他与鲁迅的早年交往,遂使陈、鲁关系成为一个话题。按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陈寅恪的母舅俞明震受两江总督刘坤一委派,到日本视察学务,兼送陆师学堂毕业生22名、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生6名到日本留学。陈寅恪长兄衡恪以文案身份携十二岁的老弟寅恪随行。二月十五日(阳历3月24号)从南京乘日本轮船大贞丸号前往日本,二月...

  • 242015.11

    相交半生的一位“真人”——怀念杨志玖师

    我今天参加纪念杨志玖先生百年冥诞和隋唐宋元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感到非常高兴,也引起我对先生深深的怀念和敬意。我听觉差,是个“聋子”,前面诸位讲了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