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晚年吴宓的“鲁迅阅读”

2011-11-21 |

1951年,吴宓和其诗友们的“重阳诗案”发生之前,吴宓的诗友邵祖平因在纪念鲁迅的大会上发言不当,结果引起轩然大波,此事对吴宓警示颇大。19511125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是日《新华日报》斥责邵祖平侮蔑鲁迅先生之文出,波澜大起矣。”不久,“《新华》、《大公》、《新民》三报均有斥平之文,其事益烈。”(122日)后来他还将此事写入自己的年谱中,以示警戒。此外,由于吴宓的名声是当年鲁迅所抨击而意外“走红”的,后来在吴宓执教的过程中,屡屡会有学生好奇地向他索要当年他编辑的《学衡》,来看看鲁迅为什么要骂“学衡派”,对此吴宓总是表现得十分激动,他还曾在日记中委屈地说:“实则宓等昔年专攻胡适,未尝与鲁迅先生对阵交锋。而鲁迅先生仅评斥《学衡》第一期中邵祖平等旧学旧文之浅劣,以后自第二至七十九期,鲁迅先生似未寓目,亦少谈及。”时隔一年之后,吴宓因偶在图书馆翻阅报刊,知鲁迅当年丑诋《学衡》的文章——《估学衡>》发表于192229日的《晨副》,吴宓遂恍然“《学衡》共出七十九期,而鲁迅仅读过第一期后即作此文,以后亦未再读再评,奈何今之人乃据此文以判定《学衡》为‘反动的’而禁止阅读哉!”以鲁迅当年不及认识《学衡》的全貌而为《学衡》所侥幸,所自信,当然,这并不是吴宓的真心话。

吴宓的“鲁迅阅读”,只合在其晚年的特殊境遇之中。以他固有的文化观念,那原本是他不屑一顾的,也许是因为在“文化革命”的境遇之下,所谓的“封资修”读物无从阅读,或不再有公开阅读的条件了,吴宓开始阅读起所谓“新文学”的作品,这除了鲁迅的著作之外,还有茅盾等的作品。不曾想,他竟被吸引了。

19651月,吴宓开始在学校的阅览室内读鲁迅的著作,这大概是他第一次系统地拜读鲁迅的著作,如《两地书》以及《鲁迅日记》等,这不免又引发了他的自哀(爱情的凋谢,以及“文人闲散之生活”的终绝,所谓“今观之更如天上人间矣”)。当然,其中他最关注的,是《鲁迅全集》中抨击“学衡派”的几篇文章,即《估学衡>》、《一是之学说》两文。与此同时,他热读了茅盾的代表作《子夜》,且感到“趣味浓深”。他叹道:茅盾,“诚不愧为中国之巴尔扎克”,其书“颇能综合表现1930夏全中国之真实概况”,“后来历史之趋势,中国之局面,已可由《子夜》一书得知其大概;惜宓在当时犹未能知,且不欲信,昏昏度日,苟偷至老。”原来吴宓也有反省的功夫,只不过那是特殊的环境之下,对“新”、“旧”的取舍,他是绝不肯随人倡和的。

“文革”期间,鲁迅之名借领袖的揄扬达于天际,此时吴宓的心思,想来已很不是滋味。19673月间,他又在学校阅览室读鲁迅的著作,计有《热风》等(特别属意于其1922113日评吴宓在《中华新报》所刊登之《新文化运动之反应》以及“评责《学衡》者”的《一是之学说》一文),他还认真做了统计:“计其与宓有关者凡三篇,皆1922年作,署名风声(暗切树人名),而登在北京《晨报-副刊》者:(一)二月九日《估学衡>》,专评第一期之内容;(二)十一月三日《一是之学说》,驳是年十月十日上海《中华新报》国庆特刊宓撰《新文化运动之反应》长文,列举反对或自别于新文化运动之报刊、杂志七家(作注者不知《经世报》);(三)十一月九日《对于批评家的希望》,责学衡派专主英美白璧德(I.Babbitt)一派之学说。”翌年2月,在“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最烈之际,吴宓在日记中苦思“改造之办法”,如社会上甚嚣尘上的“彻底绝裂”之说,他不由又想起当年鲁迅之抨击“学衡派”,以为“其实际作法,则莫如取鲁迅先生早年(1927年以前)之著作细读细思,观其与当时宓等‘学衡派’观点之差异何在;由此引申,则可知宓之思想感情何以导致‘反共产主义、反毛泽东思想’,根源得,径路明,从而遵改之,易矣。”

晚年吴宓的“鲁迅阅读”,原是“被动阅读”的产物,虽然其中也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读,并快乐着”的“阅读体验”,但更多的,还是那一番苦涩的滋味吧。

(散木)

转自《中华读书报》20111116

相关新闻

  • 252011.11
  • 252008.06
  • 232020.09

    那些优秀的清华“未毕业生”们

    历史上,老清华长期以卓越的教育质量而闻名遐迩,培养过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历史上也出现过相当数量的“未毕业生”,其中不乏各路才俊,不少人甚至成就卓著、蜚声中外。清华初期的“未毕业生...

  • 082022.11

    刘跃进:记忆中的水木清华

    从姜老的书房出来,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落日的余晖映红了西边的天空。时惟早春,寒意未尽,而我内心却温暖如春。西溪旧地,道古桥边,谈话间,一个甲子的风云,好像在指缝间倏忽滑去,留下来的是对水木清华不舍的记忆。

  • 292010.06
  • 272016.09

    钱钟书杨绛夫妇与李健吾的文学渊源

    李健吾、钱钟书皆为学贯中西、成果丰硕、集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于一身的学者型作家、作家型学者,他们在创作与治学之间游刃有余,皆取得卓越成就。他们的人生轨迹....

  • 132021.01

    1946-1952:“清华文学院”最后的辉光

    冯友兰为人正派温和宽厚,兼容并包,因此能让群星荟萃、文人相轻的文学院中人和睦共处。他曾说:“政治是处理已然,教育要追求应然。”

  • 142012.02
  • 062022.09

    契合与超越——王佐良先生的学术人生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英语语言文学专家、翻译家、教育家、作家。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任西南联大助教,1947年考取英国牛津大学茂登学院,1949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学校(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主编。出版《彭斯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英国散文的流变》《英国文学论文集》《...

  • 13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