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王大珩与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

2011-08-01 |

2011721,王大珩院士与世长辞。消息传来,正在建设中的长春中国光学科技馆及其筹建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笼罩在悲痛之中。

王大珩院士是我国光学工程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在他的倡导下建设的长春中国光学科技馆,是他为中国光学事业留下的浓重一笔。

高瞻远瞩 建设光学科技馆

王大珩院士临终前有三个未尽的心愿:一是编写中国光学名词,二是编写中国光学发展史,三是建立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

2007829,王大珩与丁衡高、母国光、周炳琨三位院士致信温总理,正式提出建设“中国光学科技馆”的建议。92得到温总理的批示。

200877,国家发改委召开中国光学科技馆建设会议,北京、上海、湖北、吉林、四川五省市均提出了竞标建设方案。经过论证,国家发改委于2009731作出了“原则同意在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基础上筹建中国光学科技馆”决定。

殷殷嘱托 关怀筹建工作

2009127,中国光学科技馆建设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王老没能亲临现场,他特地委托他的秘书蔡恒源研究员表达了他对筹建工作的关注之情。

200712月以来,王大珩曾多次讲道:“中国光学科技馆,无论建在哪里,都是全中国人民的光学科技馆。希望整个光学界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把中国光学科技馆建设好,运行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2010年初,王大珩曾跟秘书蔡恒源讲:“中国光学科技馆的建设,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不比解放初我们在长春铁北建设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容易啊!”随后,他又伸出三个手指说:“从开始建设到开馆,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秉承遗志 传递科技之光

2011316,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明确馆名定为“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科技馆,充分体现王老的意愿,以“科技之光、引领未来”为主题,集光学科技与科普的展示功能、光学科技信息储存与研究功能、光学科技信息交流功能于一体,帮助广大青少年和社会人群,在科学探索和创新中获取知识、培养兴趣。使其建设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光学科普教育中心、最重要的光学科技史展示中心、我国光科技成果的重要展示基地和光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基地。

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开馆在即,王老却永远离开了我们。然而,王大珩的名字注定将与长春中国光学科技馆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这是王大珩院士一生的志愿。相信长春中国光学科技馆开馆的那一天,将是对王大珩院士一生为光学事业作出贡献的最好告慰。

(贾彦彬 石明山)

转自《科学时报》2011729

相关新闻

  • 222011.09
  • 202021.02

    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王大珩——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2009年12月,在中国光学科技馆论证会上,年过九旬的王大珩委托秘书恳请与会者:请不要再叫我“中国光学之父”了。这不是王大珩第一次善意推辞。“我是时代的幸运儿。”王大珩常说,自己顶多是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国家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完成的,并不是个人的功劳。1948年,王大珩满怀报国之...

  • 082019.01

    王大珩:开创新中国光学事业的“追光者”

    他一手筹建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直到如今,王大珩的精神依然是所里科研人员奋斗的指明灯。

  • 042008.08
  • 042021.08

    王大珩:爱淘“宝”的光学专家

    “我告诉你们一个真理,所有精密的东西都是用不精密的设备制造出来的。”面对学生嫌弃实验室的设备太简陋、太破旧时,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如是说,“我也是直到毕业以后,才越来越懂得动手能力对一个学物理的人来说有多么重要。现在,即便是给我一堆破铜烂铁,我也能想方设法把它凑出个像样的东西来。”有一次,王大珩在一堆破烂里发现了一块没人要的玻璃。他眼前一亮,当...

  • 302015.10

    王大珩:情系光学中华魂

    他是一名应用光学家,也是一名战略科学家。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的获得者,同时,他与多名科学家一起向国家建议实施“863”计划....

  • 042022.07

    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举行

    2022年6月27日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我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上午8点30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物质科研楼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纪念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午的赵忠尧先生纪念大会在播放专题纪念片中隆重召开,会议由物理学院执行院长陈宇翱教授主持。首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致辞,他在致辞中回顾了赵忠尧先生伟大的人生历程和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立和...

  • 152020.01

    王大珩家风:务实自强 勤学互助

    王大珩是中国光学事业奠基者,国家“两弹一星元勋”。他的父亲王应伟是天文气象学家,也是中国天文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王应伟十分重视子女教育,主张因材施教。王....

  • 082024.11

    中国建研院顾问副总工李引擎获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终身贡献奖

    10月21日至25日,第十三届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大会在韩国大邱举办。大会宣布中国建研院顾问副总工程师李引擎(清华大学1973级建筑工程系校友)获本届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终身贡献奖,以表彰他过去几年为消防安全科学和工程发展推广作出的卓著贡献。亚澳火灾科学技术学会终身贡献奖,是面向世界各国每三年颁发一次的国际奖项。该奖每次仅遴选出2-3名在火灾科学研究领域作出卓越贡献、取得突出成就的学科带头人和科学家授予奖项,是...

  • 032021.1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大中:为国释放一个核能研究者的最大能量

    一克铀235彻底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9吨标准煤,一个核能专家的“能量”有多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给出答案。11月3日,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我国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带头人王大中走上领奖台。王大中曾说,他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主要就是建了三个核反应堆。从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首座自行设计与建造的屏蔽试验反应堆,到90年代一体化自然循环核供热堆,再到新世纪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这三个堆极大推动了我国核能科技的发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