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岷波,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业自动化专业,现为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并担任公司副总裁。徐岷波学长于1992年在深圳创建捷意电脑有限公司,1998年参与创立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3年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
2010年4月24日,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这一天,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迎来了其四十岁的生日。在这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节,世界各地系友纷纷赶回母校,共同庆祝此美好的日子,一起铭记这难忘的时刻。徐岷波学长也从遥远的南方赶回这片曾经熟悉且永远值得留恋的故土,并且受邀参加自动化系组织的“系友成才之路”的座谈活动,因此,他来校之后,也是忙忙碌碌,少有闲暇时光。能够顺利约到徐岷波学长并成功完成访谈,笔者十分感动和欣慰,感动的是学长牺牲了中午休息的时间,繁忙之中还能热心于以“杰出校友访谈”的渠道向学弟学妹们传经颂道,开诚布公的谈论自己人生感悟和经验总结;欣慰的是学长告诉我,他来之前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把自己内心所想、所悟告诉校友们,真心希望自己的一些感言能够使迷茫和不安中的他们略感收获,有所帮助。在与学长的交谈中,给人感觉最深的就是他内敛的气质里饱含自信,质朴的形象后充满睿智,笔者认为,这也恰恰反映了学长能够坦然面对成功和挑战,能够始终静心分析周围环境和形势,最终走向成功的缘由所在。
广泛兴趣中从容取舍
回忆起大学光,学长侃侃而谈,大家的思绪一起被带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清华园,共同探寻那时的课堂内外,希望从当时的学习生活中提炼出一些经验和感悟,与大家共享。当谈到当代大学生常常忙于各种社团活动,疲于奔波在各种兴趣小组,还要一心惦念自己的专业课程而显得分身乏术,无力周旋时,徐学长谈到,自己当年在学好基础课的同时,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参与各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最后收益颇丰,这不是得益于自己超强的能力,而是取舍得当的结果。回想起当年,徐学长参加了很多项目,如关于信号传输的“双绞线通讯”项目以及相关的信号处理问题,还有借助计算机平台的基础上,参加了很多关于算法和软件方面的研究等。在那个物质和科技都是相对匮乏的年代,所有这些新鲜的尝试都给他后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厚重的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这也是学长多次提到的一定要时刻“先人半步”的道理。然而,“兴趣广泛尝试固然重要,但在自己兴趣方向初步形成之后,一定要在利弊权衡之后从容进行取舍,这一点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十分重要”徐学长说。
为了更好的向大家解释大学教育环境和个人取舍的道理,徐学长举了个比较形象的例子,说大学教育好比是自助餐的享用,主动权在大家自己手中,合理分配,结构得当,最后才能获得自己真正所需和所缺的东西,从而让自己能够真正达到一种最优的状态和结果。不像小学、中学教育,那是配餐的享用时代,大家坐享其现成的搭配,省去了挑选和调配的烦恼,但同时也失去了相应的权利和自由。所以大学时代,作为在校生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手中的权利,尽量多的去尝试和自己相关的各种新鲜事物,从各种角度去接触不同的东西,但是,因为个人精力和能力有限,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有利面,所以,后期一定要取舍得当,而不应一味盲目地去追求尽善美,否则,最终会因为自己顾此失彼,忙得焦头烂额而收获甚微,导致不是囫囵吞枣,就是草草收场的结局,甚而引起不必要的浮躁和惶恐。
众多机遇里笑迎挑战
大学毕业之际,学长顺利获得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机会,然而,他却选择保留2-5年研究生入学资格,坚定地走出了清华园去经受工作中另一番风雨的洗礼。谈到当初的选择,徐学长意味深长的说,当时的想法就是去外面看一看,闯一闯,看着处于改革初期中的祖国正是一片蓄势待发的景象,到处都有年轻人创业的平台和机遇,他也想在工作之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做出点成绩。在审视和认真考虑了诸多因素之后,徐学长选择了深圳——一个机遇众多,同时也是挑战和艰难重重的城市,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竞争复杂的城市。
在谈到创业的过程时,由于前期充分的准备和全面的调研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徐学长觉得,后面的一切倒显得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从公司的初步筹建,项目的开发和运转,再到后来的发展壮大,顺理成章的一步步走到今天。从事业的起点——捷意电脑有限公司,到后来参与创立金证科技,并成功上市,这一切都在说明学长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特点,专注于他所熟知和喜欢的行业,真正的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学长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给自己一个长期而切合实际的目标,结合自身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盲目的听从周围大形势的呼唤,一味的跟随社会舆论方向的转变而改变自己的目标,反而忽视了个性的思考。“形胜于言”,自己想好的事,看准的机会,一定要去尝试并能坚定的一路走下去,亲历亲为,而不是随着周围的声音左右摇摆。
平和心态下积极面对现实
在徐岷波学长眼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在他们那个年代,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不是一种舆论的宣传和造势,而是每个人都潜移默化的记在了心头,用实际行动默默的实践着那份信念。那时,大家都十分的执着和勤奋,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将来做出点成绩,实现自我价值,学习之余,同学之间还要积极地进行思想交流和问题讨论,就是在这种自我学习的加强和交流的加深之中,大家都很好的塑造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各自人生的道路上引导他们,从而能够不断向上和进取。
谈到当今宏观形势和学校所处的环境,学长最想向大家说的就是,一定要心态平和,切忌急功近利,更不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校期间,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多关注、多尝试自己的兴趣点,在寂寞和痛苦中取得突破,最终达到全面的升华。“道法自然”,千万不能为了和别人保持一致而无视自身的特殊情况,盲目的去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那份虚幻,而应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去改变和完善自己的人生。成功的道路不可复制,但是奋斗的精神可以传承,只要大家选准了方向,认真而决然的走下去,一定会找寻到自己的那份光明。
从大学时代的广泛尝试和取舍得当,到创业时期的坦然面对、平和心态,徐学长一直向大家传递着一种信息,那就是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深思熟虑之后坚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方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那片沃土,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自动化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