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走向世界的中国“红”

2009-02-03 |

——访国际奥委会北京2008代表处首席代表李红

李红,清华大学土木系1986级校友,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哈佛大学商学院MBA。曾就职于美国高通公司,现任国际奥委会北京2008代表处首席代表。

她是历史上进入国际奥委会行政管理层的第一个中国人;

她在国际奥委会与北京奥组委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她用她的故事向人们证明:清华的女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征服世界。

自从20017月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以来,国际奥委会就一直在寻觅一个人。这个人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中国人,会讲中国话,在中国出生;第二,要在美国受过教育,要有在美国大公司工作的经历——因为大部分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和转播商都来源于美国公司;第三,这个人要熟悉欧洲的文化——因为国际奥委会总部是设在瑞士洛桑。这个人将在未来的几年内,担负起国际奥委会北京2008代表处首席代表这一要职。

可是,国际奥委会找了很久,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能同时满足这么多条件。

20029月的一天,国际奥委会市场总监麦克尔·配恩坐在办公室里,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又一场面试。过一会儿要推门进来的,会是国际奥委会寻觅已久的那个人吗?

麦克尔·配恩得到了他最满意的答案。

这位最终被正式任命为国际奥委会北京2008代表处首席代表的人,有一个道地的中国名字:李红。而她的外国同事,则亲切地叫她——“红”。

进入国际奥委会行政管理层的第一个中国人

如果看过李红的履历,你就会明白为何她会是这个职位最适合的人选: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一年时间拿下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加州工程师,28岁通过以难度系数极高而著称的加州职业建筑工程师考核;随后考取哈佛大学商学院MBA;毕业后就职于著名的美国高通公司做市场推广……所有这一切,都完美地符合国际奥委会的要求。

除此之外,让李红最终获得这个机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她对体育的热爱。从李红小时候开始,父亲就将长跑视作锻炼孩子体魄和毅力的最好方式,每天早晨督促她和妹妹晨跑。进了清华,每当下午四点钟“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广播响起,李红都会停下手头的功课冲上操场,开始雷打不动的跑步锻炼。在清华的几年,李红一直是校体育代表队女子400400栏、4×400接力的主力运动员。在面试中,对体育的热爱、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在她的言语中真诚而自然地流露出来,很快成为她和面试官融洽交流的话题。当时的她并不知道,伴随自己从小到大的跑步,竟会在她进入国际奥委会的过程中扮演一个巧妙而关键的角色。以至她在后来的媒体采访中常笑称,自己是一路“跑”进国际奥委会的。

在通过国际奥委会的面试之后,李红经历了6个月的培训,然后又花了6个月时间了解国际奥委会的架构、运作,最终来到北京。至此,李红成为顾拜旦开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百多年来,第一位进入国际奥委会行政管理层的中国人。

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李红这一路走来一帆风顺,获得这个工作机会也“轻松得不可思议”。对此,李红有些哭笑不得:“他们只看到我的幸运,却不知道我是非常刻苦努力的人。”从7岁起开始每天跑步;背1848页的《英汉词典》;3个月拼下美国加州职业工程师考试……每一步成功的背后,都是常人难以达到的毅力和坚持。“我只是不觉得这种‘苦’是苦而已。”李红这样轻描淡写地为自己一路来的成功下注脚。

“我的工作就像一座桥梁”

坐在北京奥运大厦宽敞的办公室里,李红一身优雅的灰色套装,清爽的短发,健康的小麦肤色,说话爽朗干脆。她说:“我的工作其实就像一座连接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桥梁。”

李红的确切职务,是国际奥委会电视与市场服务有限公司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奥运会运营及赞助商服务总经理,主要负责北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市场运营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在国际奥委会的各个部门中,只有市场部可以派驻人员到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组委会去,因此在北京,李红就成为双方的总协调,责任重大。

初到北京奥组委时,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工作理念确实经常让李红在双方的沟通协调问题上感到头痛。她给国际奥委会的领导和同事们做演讲,告诉他们如何与北京奥组委一起工作、如何能在既照顾了中国同仁感受的同时又继续贯彻执行国际惯例;她跟北京奥组委不停沟通,告诉他们如何快速、高效地运作,解释奥运组织工作的国际规则。“可以说,我亲眼见证、亲自经历了北京奥组委工作走向成熟、达到国际规范的过程”,李红说。

李红形容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是“外松内紧”。其实,是更懂得了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时间,针对东西方文化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方法。李红说,在与中国人打交道时,她会挑时间、会比较委婉、会讲人情和友谊;但在面对西方的同事时,“我会‘咣’一个电话过去,拍桌子瞪眼质问他,因为我知道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由于中国和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瑞士的时差,李红经常要半夜爬起来接打电话,但她却从不因此而觉得厌倦。“主要还是对这份工作有激情,有一种精神在支持吧”,她笑着说。

在李红看来,奥运带给中国的是三个词:理念、规则、文明。“奥运是一个理解的契机。由一开始对奥运浅表的口号式爱护,到对奥运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奥运的理解认识正在逐渐成熟。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举办奥运会给了世界一个了解中国的机会。”

7年前北京申奥成功时,李红正在美国加州读硕士。看到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她脑中的念头一闪而过:要是到时能为北京奥运作点儿贡献该多好!没想到7年后,她竟真的来到五环旗下,而且是如此重要的工作位置。“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的很自豪!”李红说。

“我是清华的女儿,我有一颗清华的心”

每当别人问到李红的学校,李红看到的常是一脸惊讶的神色:“你是清华的?清华也有女生?!”虽然知道这样的问话不乏玩笑成分,但李红总会很认真地回答:“清华当然有女生,而且都很优秀!”

李红说,当她接到国际奥委会的电话要她去面试的时候,她其实根本不知道要面试的是哪个职位。“但在谈话的过程中,我发现清华主张的公平竞争,追求卓越,团结友谊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而这个理念在我脑子里已经有十几年甚至20年的历史了。在根本没准备的情况下,他们就认为我对奥林匹克有很多了解。我觉得这是清华赋予我的。我想,这也是我能在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原因。”

李红说,清华给自己的是“学习东西的本领”,这让她受益无穷。而且清华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参与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事情。在清华期间,李红演话剧、参加校体育队,与同学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成为她对清华最深刻的记忆。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筹办工作的逐步落实,李红的工作也更多地由幕后转到台前,经常要参加各类新闻发布会、赞助商活动,还有媒体的各种采访。“这对我来说是个比较艰苦的工作,”李红笑着说,“因为我是理工科出身,做事情习惯看结果。而现在则必须侧重思索、交流,重视整个过程。”

如果说理工科的女生常给人外表朴素、讷于言谈的印象,那李红的身上则已完全看不到这样的影子。在出席各种活动时,李红常是一身得体而亮丽的红色,而她的言谈举止、她敏捷的思路和反应,更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2007年,《时尚》杂志评选出10名年度时代风尚女性,李红和同为清华校友的邓亚萍都名列其中。对此,《时尚》杂志如此注释:“这些获奖人是各个领域的女性代表,她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从不放弃梦想;她们以勇气和毅力去克服实践梦想过程中的困难,最终实现梦想;她们在追求梦想、实践梦想的过程中体现女性的智慧。”

在一次回母校清华的发言中,李红这样说:“我是清华的女儿,我有一颗清华的心。”而她的经历和故事,正是她对自己话语最好的证明——“我要告诉别人,清华不仅有女生,而且有非常富有魅力的女性,她们的秉性、知性和智慧征服了世界。”

(关悦)

相关新闻

  • 182024.09

    吴征镒:中国植物“活词典”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52022.04

    萨安娜:以茶为友 其甘如荠

    走进萨安娜(Anna Eva Budura)的家,一缕熟悉的茉莉花茶香飘来。老人年逾九旬,微笑着,一口中文流利如母语。她身后是一面书墙,其中的两个书架堪称中国茶文化的“典籍专区”。自1950年来华留学,萨安娜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预科班(两年)、北京大学历史系,1956年起协助罗马尼亚驻华使馆开展各项工作。她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出版了《神州》《一视同仁——中国的外交历史精神与根源》《中国——生活在历史的价...

  • 012021.06

    清新校友的国际新闻报道实践:新华社“新锐青年说”清华大学专场成功举办

    5月20日下午,新华社“新锐青年说”清华大学专场交流会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召开。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友会共同主办,邀请到新华社摄影部中国室主任编辑、我院2005级校友李京和新华社总编室编辑、我院2010级校友袁梦晨分享驻外工作经历与心得。交流会由学院2020级硕士生陈诗丽主持。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党委常委、副主任韩世峰,新华社北京分社常务副总编辑涂铭...

  • 292019.05

    这根线联结着作品和人民——吴冠中的艺术追求

    今年是吴冠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中国美术馆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了“风筝不断线——纪念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以表缅怀与崇敬之情。

  • 012008.08
  • 312007.10

    清华精神—— 我们的宝贵财富

    胡显章 胡显章,1957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1959年转入光学仪器专业,1963年毕业留校工作。1991~2002年担任校党委副书记,2002~2005年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参加了清华文科的恢复和建设的领导工作,曾兼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21世纪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等。现任校文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顾问委员会顾问、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

  • 182018.05

    国际博物馆日专访单霁翔:看院长为自己打多少分

    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人民网记者走进故宫博物院,独家专访院长单霁翔。

  • 182024.06

    峥嵘岁月忆当年︱庆祝首次核试验成功60周年

    1968年底大学毕业,我和清华108位同学,被分配到辽东苦寒之地、水电部第一工程局接受“再教育”,建设战备电源310电厂。那几年,工作条件、生活环境都很艰苦,政治氛围更感压抑。我们有过迷茫,有过苦闷,但没有沉沦。默默积蓄力量,巧妙地利用毛主席语录英文版学习英语,温习专业知识,等待云开雾散的一天。

  • 032016.06

    许渊冲:译道独行侠  

    95岁的翻译家许渊冲是个“异数”——时间好像忘了把他变成老人。

  • 232024.09

    郑文会:旧报纸的一角,70年前的回忆

    眼前是一张发了黄的旧报纸的一角,这是1954年8月15日当时的《东北日报》的一角,这是全东北地区当年高考的录取名单——关于北大、清华、北师大的录取名单。北大不全,还缺物理系、化学系、数学系、中文系、外语系。如今整整是70年了,但我的记忆仍然是那么清浙晣。一、1954年,东北地区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时面临的新局面1954年夏天,我正在东北师大附中高中三年级即将毕业,和东北地区所有的高中毕业生一样正面临空前的变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