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宗璞,九十梦圆

2018-11-09 | 李辉 | 来源 微信公号“夜光杯”2018年10月20日 |

2018年7月26日,宗璞先生度过了九十华诞,也就在半年前,她发表长篇小说《北归记》,继《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后,为她的“野葫芦引”系列四卷长篇画上句号。

2005年的宗璞 李辉 摄

宗璞的四卷本系列小说“野葫芦引”,是中国唯一描写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精神操守的系列长篇,她也是唯一一位散文、小说、童话都获得过全国大奖的当代作家。

1.九十岁华诞,了却心愿

今年夏天开始的时候,又一次走进宗璞先生的家。过去,她经常住在北大的燕园,逢年过节,我们总是会去那里探望她。后来,她搬到昌平太阳城,在那里继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北归记》的创作。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认识了宗璞,喜欢她的作品。我为大象出版社策划“大象人物聚焦书系”时,读她写父亲冯友兰的几篇文章,觉得非常好,建议她不妨做一本画传。我将几篇综合,请宗璞提供照片,她为这本画传起了一个很好的书名《云在青天水在瓶》。画册出版后,我去燕园送给宗璞,她在上面认认真真写了一句题赠。之后,香港出版繁体版,韩国又出版韩语版。2018年5月24日我去探望宗璞,特意带去香港繁体版请她签名留念。此时,她的眼睛非常不好,却认认真真写下“宗璞”二字,年月日也写得清晰。

我喜欢收藏一些史料。没有想到,竟然收藏到宗璞的父亲冯友兰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为科学出版社推荐杨伯峻先生《论语今译》的一封信。这封信写于一九五七年一月十日,为这批往来书信等,我在“六根”微信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杨伯峻史料,看看人就醉了》,没想到阅读者如此之多。关键是这些往来书信不可复制,短信、微信早已取代手稿、书信,重新读手迹,怎能不让人醉?

十几年前,宗璞眼睛患上严重疾病,最终近乎于失明状态。可是,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她没有放弃长篇小说的写作,她告诉我,她用口授方式,一字一句讲出来,请朋友录入。开始,她还可以用放大镜看,后来却只能请别人念给她听。如有不妥之处,她逐字逐句予以润色,于精雕细刻之间,使小说的故事情节叙述柳暗花明,起伏跌宕。未曾想到,在九十岁来临之前,继《南渡记》《西征记》《东藏记》之后,她终于完成了“野葫芦引”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北归记》。四部长篇,完成了昆明西南联大与抗战八年的全纪录!真为宗璞感到高兴。

已出版的“野葫芦引”系列

2.三十年岁月,倾心圆梦

宗璞1928年生于北京(民国时期更名为“北平”),在这个古城生活了十年。抗战爆发,全家人离开北平,南渡前往云南昆明,在那里,宗璞进入西南联大附中学习,在昆明,一待就是八年。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最为炽烈的时期,这八年,诸多往事都在她心中。走进半百之后,写作“野葫芦引”的四部长篇小说的念头,一直留存心中。曾经以写短篇小说为主的宗璞,此时开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六十岁写到九十岁,三十年的岁月,眼睛渐渐失明状态之下,她还是以顽强的毅力,以最后这本《北归记》完美收官。

《北归记》的前五章率先发表于《人民文学》。宗璞与《人民文学》有缘。1957年,她的短篇小说《红豆》发表于此;1978年她的短篇小说《弦上的梦》发表于此;1987年,她的《南渡记》前半部分也发表于此——这一次,她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三十年后,最后一部《北归记》再次亮相于此。雄心勃勃的宗璞,终于完成一个夙愿:以四部长篇小说,精彩地叙述西南联大的故事,叙述硝烟弥漫的八年抗战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读发表于《人民文学》的《北归记》前五章,总能感受到宗璞回到北平的那种激动。小说中的主人公,其实都有她自己的影子。第一章第一节,宗璞以雄浑而苍凉的笔调,书写万里长江承载中华民族的历史前行。读这段文字,可以想象在她心中沉甸甸的历史厚重:

嘉陵江浩荡奔流。夏天的江水改去了春天的清澈,浊浪卷起一层层白色的浪花。奔流到重庆朝天门码头和长江汇合,载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穿山越岭,昼夜不息,奔向大海。太阳正在下山,映红了远处的江面。沿着江岸搭起的凌乱的棚户,在远山、江水和斜阳的图景中,有几分不和谐,却给雄壮的景色添了几分苍凉。棚户里有人出出进进,岸边小路上有推车的、挑担的慢慢移动,好像江水也载着他们。

不知从哪里飘来的歌声,随着江波欢腾起伏。“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歌曲的最后一句旋律高亢,直入云天。——《北归记》第一章

如此这般,宗璞以雄浑的开局,完成“野葫芦引”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北归记》。

3.西南联大,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我与宗璞来往颇多。2002年开始,我一直是吉林卫视“回家”的策划人。2005年,终于请宗璞成为“回家”节目的主人公,走进北京大学的燕园,拍摄她的写作情景,请她谈西南联大,谈小说创作,谈她与父亲冯友兰的情感,谈她所经历的政治漩涡。最终,落笔在她开始创作的“野葫芦引”系列。读她与“回家”剧组的对话,可以体味他们一家如何走到云南,昆明时期八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联大附中的学习生活,一直到开始动笔写八年抗战的那段历史……

宗璞“回家”播出时,片名为《病后余生》。开篇解说词叙说宗璞在燕园与父亲的故事,叙说自己十岁那年离开北平南渡昆明的一路行程,叙说“文革”经历,叙说晚年开始创作“野葫芦引”的故事……转眼十三年过去,当年拍摄宗璞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幸好当年有这样一次详细的交谈,宗璞为我们留下南渡、北归的八年故事。细细品读,可以感受硝烟弥漫的抗战期间,昆明西南联大师生们的诸多精彩故事。

宗璞完成《南渡记》,重新开始写《东藏记》,是在父亲去世之后。历时多年,2001年《东藏记》出版,三年之后,她的先生蔡仲德先生去世。谈及这些往事,宗璞心态从容,并无抱怨。她说得好——“人生就是这样”。

宗璞说,她是以父亲为参照,完成她的“野葫芦引”四部曲的。

冯友兰夫妇与子女

“我没有接着写《东藏记》就是因为照顾我的父亲。我父亲去世,是对我很大的打击啊。然后再调整几年,才写《东藏记》。《东藏记》出版以后,先生又去世了,反正人生就是这样,我觉得,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一件没完的事必须把它完成了,无论是身体有病还是外界的事情打断,我从来没有想要放弃它,所以一有可能就又继续写,就是时间拖得实在是很长。不过有时候自己想想也还可以安慰,虽然慢了,总是尽可能地向前走一点。有时候就原地踏步,不过再过一阵子,又可以走一点。我想,只要能坚持,还是可以做完要做的事的,就看老天能给我多少寿命了。”

“我生病的时候常常想起我父亲,他对我是很大的鼓励,我父亲到晚年身体情况很不好,完全不能走了,最后几年他坐在轮椅上,连吃饭嚼东西都比较困难,吃一顿饭要一两个小时,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我父亲还是坚持写作。每天上午固定的时间要进书房,他说,他一进书房,那些想法什么就来了,然后就口述写文章。他写文章是不怎么要改的,写出一段就已是一篇文章。我写文章就是要反复地改。我父亲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他们说我父亲是写作机器,他上课讲一段话就是一篇文章。他到老都在写作,当然不是像以前那样的顺利,不过他就是能坚持下来,一直到他九十五岁去世,一直在完成他的新编巨著。他去世的时候,已经做完了他要做的事。现在,我也老了,我有时候会想起他的这种情况,无论有什么困难,只要心里坚持一个目标,一定要这样。”

到老,父亲仍是宗璞的榜样。

4.明月清风酒一船

我去前往探望宗璞的时候,见墙上挂着一副父亲冯友兰为女儿书写的对联。我与宗璞,在对联下面合影。

宗璞说,她一直喜欢这副对联:“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父亲知道她喜欢这副对联,就写了这个书法,所以它前面有小字:璞女颇喜此联为书之。这个书法非常的秀气,宗璞知道,父亲并没有怎么练字,他的字都是兴之所至而写。可是父亲的字自然就有那么一种秀气。父亲写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四岁了,写得字有点歪,所以有时候宗璞就叫它斜联。虽然有一点斜,并不妨碍整个字的美。“这个对联也是一种意境吧。这种境界很潇洒,很超脱,我父亲也很喜欢,我们都喜欢这两句。”宗璞说。


相关新闻

  • 082018.11

    典雅的宗璞

    2018年7月26日,宗璞先生度过了九十华诞,也就在半年前,她发表长篇小说《北归记》,继《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后,为她的“野葫芦引”系列四卷长....

  • 222019.03

    宗璞:迤逦三十年,四卷写沧桑

    从“南渡”到“东藏”,由“西征”到“北归”……迤逦三十年,90岁高龄的宗璞以顽强毅力终于完成了《野葫芦引》四卷本的收官之作《北归记》,并于年初出版。《....

  • 292019.04

    球叙同窗谊,梦圆清华园——1984级毕业三十年足球赛举行

    4月28日下午,虽然户外的气温还有些低,但一场热火朝天的足球赛把西操的气氛点燃。作为毕业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1984级校友在这里迎战1980-19....

  • 122020.08
  • 142017.08

    刘彦昌:贺建军九十周年

    人民军队九十诞,朱和阅兵雄威展。

  • 272009.08

    圆梦清华必将梦圆无忧

    【新闻中心讯】桂来胜是今年考入清华大学的一名苗族小伙子,身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的他家境贫寒,父亲患白内障,母亲驼背,全家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并靠父亲收废品、学校免学费和好心人的资助读完了高中。

  • 272009.08

    圆梦清华必将梦圆无忧

    桂来胜是今年考入清华大学的一名苗族小伙子,身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的他家境贫寒,父亲患白内障,母亲驼背,全家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并靠父亲收废品、学校....

  • 082019.10

    夏鼐:梦圆考古妆成时

    夏鼐,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在陈寅恪、钱穆、蒋廷黻等的指导下打下深厚的....

  • 302018.09

    冯钟璞九十华诞寿宴小记

    九月九日下午,我参加了冯钟璞先生九十华诞寿宴。北京健一公馆宴会厅内,席开五桌,分别名为“同学桌”、“文学桌”、“音乐桌”、“家人桌”(两桌)。来宾四十....

  • 252005.04

    九十多岁校友回校聚会

    九十多岁校友回校聚会 九十多岁校友回校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