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安庆宜秀区五横乡白麟畈上,有一座“铁砚山房”,“两弹元勋”邓稼先就出生在这里。我满怀敬仰之情,来到邓家老屋,寻找稼先精神的源头,追寻邓氏家族薪火相传的文脉。走近山房,门首匾额上“铁研山房”四个隶书大字赫然入目,门前竖有安徽省人民政府所立“铁砚山房”(古时砚、研二字同源)石碑。1924年,邓稼先生于山房“守艺堂”。他在风雨年代成长,在抗日救亡呼号中长大,在父亲邓以蛰的引导下走上科学救国之路,谱...
10月18日,“两弹”元勋邓稼先珍贵历史档案展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正式开展。展览以“许身国威壮河山”为主题,以邓稼先将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投身中国核武器事业,忠诚爱国、鞠躬尽瘁的一生为主线,分为“秀实之禾 立志报国”“许身国威 壮我河山”“功泽人间 精神永续”“半世挚友 千里同途”四个主题版块。展览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馆藏档案为基础,挖掘整理出邓稼先工作和生活中若干珍贵档案、照片和实物,如我...
邓稼先千里探母,说明不仅他自己没有因为工作而抛弃亲情,而且组织上也没有因为他从事的是绝密工作,而让他断绝与亲属的往来,甚至提前替他安排好了探亲行程。
1931年出生的常印佛学长,今年已经87岁高龄,但是除了听力有点差,常印佛学长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都特别好,目光炯炯有神,说话中气十足,尤其是记忆....
1994年,病榻之上的许国璋为外研社建社15周年题词——“必欲达至天下,岂能独善其身”,言简意赅的十二字励志箴言,是许老立德修身的自我规范,更是他对外....
他说,“许国璋英语”大行其道 只表明英语教学界的落后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只看似普通的木箱。它表面粗糙,唯有用毛笔书写的“北京王京”字样,成为特殊标识。木箱的主人,就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淦昌,“王京”是王淦昌为了保密给自己取的化名。1971年至1978年,王淦昌随核武器研制机构从北京迁往四川。这只木箱是王淦昌当时用来装运资料的,它见证了一代科学家以...
学问家,有真学问不容易,有真才实学又别具人格魅力,更不容易。许国璋教授,就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大学问家,人们所崇敬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