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改革开放后培养的博士生中有5名成为两院院士

2004-06-04 |
改革开放后培养的博士生中有5名成为两院院士

改革开放后培养的博士生中有5名成为两院院士
作 者: 发布日期:2003-01-01

欧阳钟灿(1984年理学博士)中科院院士


徐大懋(1987年工学博士)工程院院士、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董事


马国馨(1991年工学博士)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高金吉(1993年工学博士)工程院院士,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副总工程师


于文虎(1995年工学博士)工程院院士,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


附 件:


相关新闻

  • 102024.01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首席教授朱邦芬:创造一个小环境,让学生可以“胡思乱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的办公室本就不大,四处堆满的书籍更是占据了房间的大半空间。《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办公室时,竟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正在“书堆”中伏案工作的朱邦芬。“这样的环境更适合做学问。”他说。清华大学给了朱邦芬一个适于做学问的“小环境”。作为物理学家的他,这些年主持清华物理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理念,同样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来物理学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小环境”。2023年4月,...

  • 182016.09

    两院院士严东生逝世 享年98岁

    严东生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7年转入燕京大学,1939年毕业。

  • 042024.01

    李俊峰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50讲:“强基计划”与书院制本科人才培养

    2023年12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教授应邀出席“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50场活动,以“‘强基计划’与书院制本科人才培养”为主题进行了讲座,清华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出席本次活动。1600余位校友、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学习。李俊峰主讲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清华大学积极推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并推出“强基计划”改革基础学科招生,选拔有志...

  • 042024.06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有利学者培养科研品味的环境尚待形成

    时下,随着2024年春季学期进入尾声,一批年轻学子即将结束自己的求学生涯,进入科研岗位。同时,有更多年轻学子会在不久后开启自己的研究生学业。在此过程中,他们是否知道自己更适合哪些科研领域、选择何种科研课题,最终能否形成、又会形成怎样的科研风格?“这些都与学者在学习科研过程中形成的学术品味有直接关系。”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表示。年来,朱邦芬一直在提...

  • 272018.11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个人,5名清华人入选

    11月26日,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人民日报》公示了一份重磅名单——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为改革开....

  • 052009.08
  • 072017.04

    “无机”世界献真情——缅怀两院院士严东生

    2016年9月18日,98岁高龄的您停下了忙碌的脚步,终于可以在天堂与爱妻团圆了,然而我们却失去了一位两院院士、材料科学家、科技管理者……

  • 282024.06

    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贯通式培养的前提是个性化培养”

    又是一年毕业季。在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心中,这届学生有点特殊,他们是清华大学第一届“强基计划”学生。四年前的2020年1月,教育部宣布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强基计划”时,李俊峰正担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此后,他深度参与了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整体设计。与多数试点高校不同,清华在一开始就没有限于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而是设计了理工衔接类专业,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五大书院,将强基生的培养统一纳入...

  • 022018.01

    清华大学召开2018年两院院士新春茶话会

    2017年12月29日,清华大学分别召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新春茶话会,在校的34位两院院士齐聚主楼,共同为学校综合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建言献策。

  • 26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