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杨卫的“知青情结”与“治学理念”

2004-04-16 |
杨卫的“知青情结”与“治学理念”

杨卫的“知青情结”与“治学理念”
作 者: 发布日期:2004-04-16

【新闻中心讯 记者 刘冬梅】“刚刚被通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就利用第一个周末,回到了自己当年插队的地方,看望了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乡,重新走了走那片自己为之耕耘了五个春秋的土地。他的这种“知青情结”,宛若一条无限延伸的线,串起了他人生旅途中的点点滴滴,也筑就了他的治学理念。

从“跳级生”到“小知青”

说起来,如果没有那场文化大革命,杨卫的人生之路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他的父母都是五十年代归国的留美学者,对儿子期望值很高。他上学早,小学跳了一级。上清华附中时,他不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而且语文和数学是双百,发展潜力显而易见。正当父母为杨卫“规划”未来的时候,文革开始了。这位“跳级生”中学实际上只读了一年书,就在1969年初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到陕北插队去了。当时杨卫还不到15岁,按政策,15岁以下可以不下乡,但杨卫自己非要去。就这样,他由“跳级生”变成了“小知青”,拉开了他“知青情结”的序幕。

砥砺身心 磨练意志

事情的发展总是很难预料。插队的第一年,杨卫白天出去干活,晚上就呆在村里,哪都不敢去。因为当时每个村里都有一个从工读学校里来的学生,杨卫所在的村里没有,出去就要挨欺负。于是除了干活,就想干点什么。第二年,恰逢有知青回北京探亲,带回来很多书,有中学数理化方面的,也有文学方面的。于是,从小就有读书习惯的杨卫晚上就在煤油灯底下读起了书。

“那个时候自学的效率非常高,两三年的时间就把中学的课程都学完了。大家在一起还讨论。”杨卫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村里修水库,当时知识青年干一般的农活还不如老乡,背东西也背不过老乡。但是推土却比老乡跑得快。在让人装土的间隙,大家就做一做几何题,有时甚至为解一道解析几何题而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大家都很珍惜这段时光,总觉得人有知识生活才充实。”

志不强者智不达

1973年,杨卫同村里的另外一名同学被推荐上大学。当时杨卫的化学已经自学到大学的普通化学,物理也自学过了。那时大学对招生都很重视,所有学校的招生老师都下到每一个县。那一年各高校要从杨卫所在的县招50名。经过面试和笔试,杨卫被西工大录取。当时西工大还属于国防工业学校,杨卫的同学中有许多是从三机部的工厂里来的,大部分学生比较珍惜这一机会。当时全班42个男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也比较少。虽然杨卫受教育史比较短,小学五年,中学一年,大学三年,硕士两年,博士三年,但是,他始终都坚持着当“小知青”时的理念:抓紧时间学习。

“当时有文化补习9个月,把中学的课给补了,然后再上大学的课。中间还有开门办学,每周有四天半是搞业务。开门办学帮助工厂搞一些工业设计,3年还是有不少收获的。当时没有多少学生,就只有两个班。所有的老师都跟学生熟得不得了。做毕业论文的时候,有的老师整天都跟我们在一块。当时我们是在西安的发动机公司做毕业实习,导师每天都到厂里来讨论,当时还曾跑回清华来做实验。毕业论文的题目‘关于钛合金的锻造工艺’还在杂志上发表。”

毕业时,西工大要把杨卫留校,而杨卫非要到工厂去。当时去了江西的一个三线工厂。到那以后发现,这个厂是一个山沟里一个车间,料的周转非常费劲,锻造车间要发扬大庆干打垒的精神,厂房厚度只有一块砖。锻压车间很大,有十吨的锻锤,一干活,车间直颤悠。杨卫一去就下到车间,因为工作出色,还当上了劳动模范。

1978年,杨卫调回了清华。当时清华要对300多个留校的工农兵学员进行文化补习,通过数学和英语考试就可以不补。考数学时,3个小时的题,杨卫一个小时就交卷了。老师感到很惊讶,以为交了白卷。结果数学和外语杨卫均考第一。

不久,清华大学开始招收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1981年,杨卫凭着自己的实力和拼搏精神,成为清华固体力学专业第一个通过答辩的硕士。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留美研究生,杨卫在美国布朗大学所修的24门功课均为A,并仅用3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当被该校工学院的博士生认为是“鬼门关”的博士生资格考试,杨卫仅用不到一半的时间就答完时,资格考试委员们当时耸耸肩:“别费劲了,咱们还是开路吧!”

这之后,杨卫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与“第一”、“首次”等字眼儿屡屡牵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并且获得了“全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一系列奖励,尚未进入不惑之年,就成为了固体力学专业的一名学科带头人。杨卫始终认为,做“知青”的那一段时光,因为坎坷,因为失去了继续进入课堂学习的机会,所以一有时间就千方百计地汲取知识。这成为了他以后形成不断学习和积极进取习惯的原始驱动力。“那时候一天只有三个小时可以念书,现在每天大约有13个小时或16个小时可以看书。”

认真做事 洞察宝藏 一路“吃肉”

也正是在这种“知青情结”的影响下,使杨卫形成了认真做事、洞察宝藏、一路“吃肉”的治学理念。“做事要认真,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认真。”是杨卫经常勉励自己,也告诫学生最多的一句话。他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有个说法:GPA4.0的学生(满分的学生),肯定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学生在拿到学位之前,要学很多的课,其中肯定有的课爱学,有的课不爱学。不爱学的课都能学成4.0,就是说你这个人干什么事都是认真的,干什么事都能干得成。”

杨卫还比较喜欢接触新的东西,他给学生的研究课题都是全新的。他强调,无论做什么,都要一直做下去,要深入到最核心的地方。他说,普林斯顿的治学理念是:你要挖一个很大的坑,干一项研究就是挖一锹土,所有的土都挖掘自一个地方,要做得很专门,在这个很专门的领域你是第一,谁都做不过你。他同时指出:“要挖一个大坑,首先坑要挖对地方,得有洞察力,知道那儿有宝藏。不能随波逐流,在每一点还必须有所建树。”

“还有一种治学理念像冲浪,你始终是沿着浪的边缘走,就像学科的前沿往前推进的时候,你总是冲浪冲在最前沿。”杨卫微笑着比喻:“就像吃饭似的,从事前沿工作的人都是吃肉的,你只要搞进去了,你就是吃肉的。这个地方的肉吃完了,看哪儿有肉就又到哪儿吃去了。”

这就是杨卫,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位有着强烈的“知青情结”,且做事认真的人。


附 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