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成员黄圣伦

2018-04-16 | 刘积舜 |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报》2017.03.04 |

12岁开始参加地下党员组织的“真理社”,印制革命歌曲,收听新华广播信息转印在小报上;

15岁加入地下党组织的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暗地调查国民党党政军警机构,为解放上海提供情报。

他,就是83岁高龄的黄圣伦。黄圣伦曾先后担任北京石油学院首任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校报总编;后任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2014年黄圣伦在北京家中

黄圣伦1934年出生于上海。1944年末,因日军侵占上海,黄圣伦逃难到老家浙江宁波鄞县“堇南中学”上初中。1945年8月,有一次,黄圣伦在老家石桥村见到了新四军战士,他们待人和气、从不扰民。大人们告诉他:这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和国民党的军队完全不一样。

这是黄圣伦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共产党,年幼的他心想:有这样好的军队,共产党也一定错不了。“这次经历对我以后选择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影响。”72年后,黄圣伦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情景。

1946年秋,黄圣伦回到上海建承中学读初三,这所中学是上海四所地下党力量最强的中学之一。校长戴介民就是地下党员,语文教师讲的是《呐喊》等鲁迅著作,学校民主气氛浓厚,鼓励学生办壁报等。黄圣伦所在班办了《曙光》等壁报,黄圣伦多次在壁报上发表文章,他现在还记得当年写过的“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激扬诗句。

黄圣伦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助学活动,上街为贫困同学募捐。他还加入了班上地下党员牵头组织的“真理社”,一起讨论“当前国内形势和我们青年学生的任务”等问题,黄圣伦还阅读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进步书籍。

黄圣伦到他最亲近的同学之一、地下党员沈天麟家,一起印制革命歌曲的歌片。他们一起刻蜡纸,用土办法油印出了一批《五月的鲜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歌曲,发给进步同学,组织大家学唱。后来他们又收听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记录后油印在自办的小报《小天地》上,在各班进步同学中传阅。黄圣伦记得,他们及时把解放战争的顺利进展包括三大战役的消息通过小报告诉了同学们,大家深受鼓舞,盼望上海也能早日解放。

1949年的黄圣伦

1949年2月,刚满15岁的黄圣伦读高二,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位。一天,班上被称为“大姐”的地下党员张康琴约黄圣伦在学校二楼走廊的一个角落里小声交谈:“你年纪虽小但追求真理,现在有一个组织叫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要为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社会而奋斗,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你愿不愿意参加?”

黄圣伦很是兴奋,当即表示愿意,第二天他就提交了申请。时隔几天,张康琴悄悄告诉黄圣伦,“你已是党的外围组织的成员啦!”黄圣伦激动万分,这一刻也注定成为他青少年时期一个永恒的瞬间。

张康琴嘱咐他要保守秘密,组织安排的任务会有人与之联系。并悄悄告诉他近期的任务是为迎接上海解放做准备,学校将成立应变委员会,请他积极参加应变委员会的活动。

不久,黄圣伦接到一份特殊的任务:秘密调查北京西路南北两侧的国民党党政军警机构。黄圣伦打着伞冒雨沿路仔细侦察,暗中做好记录,及时将情报报告给上级。后来他才知道,这是一项全市性的工作,上海地下党根据报上来的资料,制作出一份标有国民党党政军警机构地理位置的上海市地图,为解放上海提供重要情报。之后,黄圣伦还积极参加了应变委员会组织的多项活动。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之后,党组织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原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成员全部转为第一批青年团员。1950年3月,黄圣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秋,黄圣伦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1953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推行政治辅导员制度,黄圣伦被挑选为首批半脱产的辅导员。7月,清华大学党委决定成立北京石油学院临时总支委员会,贾皞任书记,黄圣伦任青年委员。贾皞安排黄圣伦做好搬迁学生的思想工作,保证全系学生都能转到北京石油学院。1953年9月23日,黄圣伦带着全系同学顺利搬到北京石油学院新建校舍。

黄圣伦先后在我校工作了25年,担任首届校团委书记、炼制系党总支书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校报总编、胜华炼厂生产组长等职。1978年夏,黄圣伦调回清华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化工系党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后在学校党委副书记岗位上工作了11年,还兼任过全国教育工会副主席。1993年,黄圣伦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黄圣伦离休。

回顾历史,黄圣伦说中学时代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是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人生正确道路的第一步,“60多年来,我坚信能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革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相关新闻

  • 102018.04

    “清华校友—黄圣伦励学基金”设立

    在清华大学107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85岁高龄的黄圣伦老学长向母校捐资30万元,设立“清华校友—黄圣伦励学基金”,用以资助那些家庭....

  • 112020.08

    封面文章:滕藤,黄圣伦:忆南翔同志倡导政治辅导员制度

    封面文章:滕藤,黄圣伦:忆南翔同志倡导政治辅导员制度

  • 122018.10

    间接的教学育人也是在培养人才——访谈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化工系老校友黄圣伦

    黄圣伦,1934年出生于上海,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1953年成为第一批学生政治辅导员。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他来到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先后担....

  • 052019.05

    校友学堂举办第三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清华新民主题文化论坛

    “自信的清华更开放”,4月27日上午,作为清华大学建校108周年学术类系列活动之一的第三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清华新民主题文化论坛在清华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守望传统的价值》。

  • 232021.04

    第五届清华校友新民主题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2021年4月18日上午,在母校110周年华诞前一周,第五届清华校友新民主题文化论坛暨《家国君子》专题短视频首映会讲活动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八三实验剧场成功举办

  • 122024.06

    “新民”!“无问西东”“名无穷”

    谢谢清华,祝愿清华。涟漪上跳跃的光,关联成章,辉映了113年还只是个开始。“新民”之路,道阻且长,但无论西东,“乐未央”“名无穷”,“岿然中央”!

  • 232022.01

    齐怀远校友逝世

    中国正式建立发言人制度后外交部首位新闻发言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党组书记,西南联大附中海燕级(1947)校友齐怀远,因病于2022年1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齐怀远,原名夏雄,汉族,湖北鄂城(今鄂州)华容镇杨巷夏家庄人,1930年1月生于上海。西南联大附中海燕级(1947)学生,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员。齐怀远1947年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在清华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华北...

  • 112019.04

    闻一多: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战士

    闻一多,1899年生,湖北浠水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是清华新剧社、美术社的发起者,曾担任《清华周刊》总编辑及《清华学报....

  • 162023.01

    深切怀念西南联大校友杨新民先生

    2022年12月31日,水利工程专家、西南联大校友杨新民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杨新民,1924年生,江苏无锡人。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工学院。曾作为翻译官参加远征军。西南联大结束后转入清华继续就读。毕业后在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工作,曾任总工程师、副院长。杨新民联大求学1924年6月,杨新民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普通家庭。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上海沦陷,刚刚初中毕业的杨新民便随家人逃难到重庆。高中毕业后,杨...

  • 262024.08

    周光召同志生平

    周光召同志1929年5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42年起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1946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先修班,1年后以优异成绩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49年10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8月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随院系调整进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进行基本粒子物理研究。1954年8月起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