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黄金年华——我们眼中的于光远》读后
《改革的黄金年华——我们眼中的于光远》胡冀燕于小东 刘世定 韩钢主编 人民出版社出版
光阴易逝。转眼间,于光远先生离开我们三年了。
三年来,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在这白驹过隙般的岁月里,我们发现,虽然许多东西远去,但那些已逝的思想者,仍像星光一样,在天际闪烁。他们留下的思想遗迹,总被时常提起。《改革的黄金年华——我们眼中的于光远》一书,正是这样一泓润泽渴望的清泉。
这是一本怀念集。在我看来,与其说它是纪念,莫如说它通过纪念,突出了某种思想价值。由于这个原因,它更像一部思想论著。这里所说的思想价值,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对于光远先生自称“不悔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自己也说是“死不改悔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诠释和解读。
于光远先生这样写道:“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二十岁到现在快要八十岁了,这个科学信念我没有动摇过。当今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不时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的确不理想,就在这个时候我宣称我自己是一个不悔的马克思主义者。”宣称和做“不悔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从不动摇”,或许在今天的一些人听来,不在“潮流”,对一位已年届八旬的老人来说,则意味着“思考”、“执着”、“任性”和“倔强”,绝非口头上说道的花架子。
于光远先生早年投身革命。在此之前,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学生。在他的班上,有后来最知名的物理学家钱三强、何泽慧等。钱是居里的学生,于则是周培源的高足。据说,于的毕业论文曾经过爱因斯坦的审评。如果不是民族寇深祸亟,在物理学的宝塔尖上,于光远很可能成为一位闪耀的明星。
国家命运改变了于光远的人生轨迹。在清华,他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成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重要成员。1937年春在广州,于光远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前后,他逐渐接触马克思主义,成了它的忠实信仰者。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确不理想”的境况下,他宣称自己“不悔”。
风雨如磐。
这之后,在中国革命、建设的各个重大历史阶段,于光远栉风沐雨,历经各种大风大浪。在他生命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因,坚定而活跃地存在与勃发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代大变革、大激荡中,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当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变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时,于光远的思想,也愈加变得朝气蓬勃。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那么,这革命恰为于光远提供了一片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来叩问实际运动的思想操练场。他为科学解释新问题、新情况,激发出了更为活跃的思维能力,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发挥到一个新的层面。
在《改革的黄金年华》中,陈鲁直先生《沉思的记录》一文中就提供了于光远先生是如何根据马克思的设想而提出关于“两个社会主义”概念的故事。陈鲁直记述说:于光远认为,马克思设想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序列中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那个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社会主义,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不是可以替代或者战胜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而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并存、与资本主义处于竞赛中甚至有可能再变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过去高谈所谓“社会改造”,不免沦为“以意为之”,就是凭借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论,硬把心目中的资本主义向人为的社会主义的方向去改造,结果反而把事情搞糟了。
其实,在整个改革开放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两个根本的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概括出来的。过去,我们很多“搞糟了”的事情,根源就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貌似搞清楚了其实并未弄明白,却又“信心十足”地把这些含混的理解,卖力地加以推行。翻阅《改革的黄金年代》,于光远对这些“搞糟”的事情,也带着深切的自责。因为他也曾在这种“懵懂”中,做过理论的推演。
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人们打开了禁锢,冲破了牢笼。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对实践着的社会主义进行理论的新探索。一时间,那些有关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探讨;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关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雇工问题”,以及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理论,都掀起很大的社会波澜。早在“两个凡是”刚提出不久,于光远就连续组织了共五次座谈会和理论讨论会,充分肯定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这实际是“文革”结束不久即展开的思想理论交锋和理论拨乱反正的先导。邓小平对此给以充分肯定和鼓励,指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解放思想,再写“大文章”,“堂堂正正把问题说清楚”。在那朗日初现的早春,以于光远为代表的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推动国家民族走向新时代,展现了极大的科学勇气和“不悔”之精神。
今天,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等等,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定论”,为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这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的新成果。说到底,这些理论都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疑问生成而来。数典盘经,如果没有于光远先生等“不悔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改革开放初期以至改革前行过程中的勇敢思索、大胆研究和积极推动,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命题,是难以被人们重新认识的。正如《改革的黄金年华》引述的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先生所说:“他(于光远)是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教条的。”
读过《改革的黄金年华》,可以发现,于光远先生要做的“一个不悔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绝非一个简单的信仰与否的概念。他是立足马克思主义“不时行”、“发展也的确不理想”的情况,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的命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现实马克思主义问题。这就使“一个不悔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意念具有了丰富的内涵。
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当然也要发展。当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遥不可及”、“过时”、“无用”甚至“谬说”时,于光远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出发来研究当下问题的这种科学思考,不仅特立独行、建树非凡,而且深惠后人、感动来者。《改革的黄金年华》中许多篇章突出于光远的这种思想境界和理论思辨,突出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得出令人信服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答案,使读过此书的人不能不由衷钦佩。这是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据说,于光远生前有一个愿望:在他写人论事之际,也想有人编一本书,专门来评论他。这想法有意思,显得有点“顽皮”。在我看来,这正是于光远先生脾气秉性的一个特色。可惜,他在世时,即使有评论,也没有编成书。他去世后,人们恍然有所悟:对这样一位坚韧不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怎能不加臧否?于是有了一大批追忆面世。其中有记事,有行状,有评析,更有论说。本书书名把追记的焦点集中在“改革的黄金年华”,对准的正是于光远先生最富思考、最多建树和坚持本真的时代。因此,本书的特色,堪称是对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思想价值的拷问。
于光远先生自称“不悔的马克思主义者”,听来“悲壮”,但于他自己却是豪情抑扬。因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一定有生命力也有魅力。只有用它来解决我们碰到的理论难题时,它才熠熠生辉。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人,他们对自己的信仰,从来是“不悔”的。
于光远(1915年7月5日—2013年9月26日),193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曾任中顾委委员、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