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邓中亮:做世界上最好的导航

2016-07-11 | 叶乐峰 | 来源 《光明日报》2016年7月8日 |

邓中亮在演示“羲和”定位系统(高文 摄/光明图片)

6月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的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仪式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接过了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而这距离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从事科研整整13年。在镜头前,他笑着说:“人只要坚持努力,总会有收获的。我最高兴的,就是我们的研究对国家强大有用。”

2003年,邓中亮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期满回国,他发现:全球四大定位导航系统都只解决了室外定位问题,而室内定位却仍是空缺,原因是卫星定位信号弱,易受遮挡,难以在室内定位。“大多数人80%的时间都在室内,这就意味着我们大多数时间都享受不到定位服务。”邓中亮说,室内定位的作用却重之又重,除了带来日常生活的便利,对于地震、火灾、矿井事故等灾害应急救援都至关重要。

“做室内定位,卫星定位系统不能给予有效支持,以什么平台来构建是关键。”经过广泛调查,邓中亮将目光锁定在移动通信网络上,“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全部覆盖,手机使用非常方便,只要能做到高精度定位,那么能打电话的地方,就能定位。”

2012年,“羲和”系统在此背景下正式上马,成为《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羲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之母,掌握着时间的节奏,可以让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无缝衔接。作为“羲和”导航定位系统的科研领衔人,邓中亮被媒体喻为当代通信导航领域的“夸父”。

和神话故事结局不同的是,邓中亮重新书写了“夸父逐日”的梦想。当前“羲和”系统已经具备室外亚米级、城市室内优于3米的无缝定位导航能力。而在国外,目前室内定位的最大精度仍然停留在三四十米左右。

“如果说互联网改变生活,那么位置服务将改变世界。”邓中亮表示,有了“北斗”,有了“羲和”,可以让我们在地下停车场快速找到合适的停车位;在医院帮助患者找到空余的床位;在展览馆找到感兴趣的展品;甚至在安全事故中,快速部署救援力量。而且,通过定位还可以把现实社会搬到虚拟世界中,把相关资源用于商业以及科学研究的大数据分析中。

“羲和”与“北斗”的结合,将极大推动我国“北斗系统”应用和导航服务产业的发展,完善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我希望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导航大国,而且成为一个导航强国,要有能够解决世界难题的信心和勇气。”邓中亮说。

在美国访学期间,有一件事情令他至今难以忘怀:5个美国博士生做一个虚拟现实的科研项目,当地每年给的科研经费是120万美金,而那时,邓中亮参与国内一个重大科研项目,总共才几十万元人民币。“那时候国内在科研投入上和美国确实存在巨大差距。”他感慨道。

取得的成绩越多,邓中亮的压力反而越大。“当时,我可以选择是否回国,而现在我没有选择,我必须把科研搞好,辜负了这么好的科研条件,我会羞愧的。”同时,随着他名气的增大,各种活动邀请纷至沓来,但对于邓中亮而言,不管头衔如何变化,他始终谨记自己是一名老师,学生是他不能割舍的一部分,他把绝大部分时间用来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通过一起解决问题来树立他们的科研自信,培养学生就是培养社会的未来。”

上世纪80年代,邓中亮还只是一名汽车厂的工人,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他重返校园,一路追逐,但无论如何他不会想到自己会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在和记者交流中,“梦想”一词他提及最多,“我的梦想就是做世界上最好的导航”,他并不讳言。


相关新闻

  • 312016.10

    邓中亮:让室内精准定位不再是梦

    “当前,我们的室内定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理论上还可以更加精确。我们购置的这张空天一体的网络,未来定位还会更加精密。”在邓中亮看来,当前国家对于科技的....

  • 172021.07

    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金科玉律——《何兆武思想文化随笔》序

    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金科玉律——《何兆武思想文化随笔》序

  • 232022.06

    邓小铁:用博弈的思维看世界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现实世界中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两千多年前,孙膑利用博弈论原理帮助田忌赛马取胜,就是早期博弈论的萌芽。如今,博弈论不仅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成为主流的基本分析工具,而且它几乎覆盖了人类交互研究的方方面面,对政策科学与国际关系、人工智能、计算机与通信、生物演化等学科均有重大影响。在过去的近1个世纪中,博弈论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对于世界...

  • 082020.09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陈定昌逝世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陈定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陈定昌,1937年1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镇江。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

  • 222010.11
  • 232011.03

    清华颜宁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NAT家族蛋白结构

    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   3月20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生命学院兼职教授颜宁和生命学院王佳伟副研究员合作领导的科研小组,在《自然》(Nature)发表了名为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uracil transpor...

  • 242007.12

    清华学生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获首届“新世界数学奖”

    【新闻中心讯 记者文清】12月17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首度颁发了“新世界数学奖”。

  • 212008.08
  • 192022.09

    于洪宇 | 中国“芯”,世界梦

    真正把科研中的研究成果转变成实际的社会应用,是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院长于洪宇(1994级材料)的初心和愿望。他与集成电路器件打交道已有20余年,回国后着手氮化镓(GaN)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研发,希望能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国家当下需求贡献绵薄的力量。于洪宇20世纪90年代,于洪宇考入清华大学,在材料科学工程系度过了5年的大学时光。那时,校园广播里播放的“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给他留下...

  • 02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