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她一辈子没偷过懒”

2016-05-26 | 杜羽 谭华 刘彬 | 来源 《光明日报》2016年5月26日 |

——杨绛的创作、翻译与文献整理

《我们仨》书影 资料图片

“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2003年,在《杨绛文集》的《自序》中,杨绛这样给自己定位。

在百年的人生历程中,这位“业余作者”从未停止记录她的时代、思索人生的价值、守护文化的真谛。在读者的心中,杨绛不仅是书斋里的学者、钱钟书的夫人,而且也是《我们仨》中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干校六记》中那位力气不大却脚步很快的老太太,《走到人生边上》中坦然面对死生的哲人,还是《堂吉诃德》《斐多篇》的译者、钱钟书著作的守护者。

老而弥坚,笔耕不辍

抒情、写意、记事、记人、论学、评书,杨绛的创作的确“随遇而作”。杨绛曾回忆,早年的几篇散文和小说,是在清华上学时课堂上的作业,或在牛津进修时的读书偶得。回国后在沦陷的上海生活,迫于生计,为家中柴米油盐,写了几个剧本。20世纪80年代后,“走到人生边上”的杨绛,进入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1981年,《干校六记》出版,这一年她70岁;1988年,《洗澡》首印,她77岁;2003年,《我们仨》问世,她92岁;2014年,《洗澡之后》出版,她103岁。

“我特别佩服老先生,她一辈子没偷过懒。”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感叹,晚年的杨绛完全可以享受盛名而不再作为,但她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和对文字的笔耕。

杨绛的勤奋与思考,得到了读者的热情回应。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八卷本的《杨绛文集》,当年即获重印,此后又重印4次,总印数达1.6万套。2014年出版的九卷本《杨绛全集》也已发行了1万套。201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杨绛著译七种》,不久前刚刚重印。同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我们仨》,截至2013年共印刷38次,总销量超过200万册。《干校六记》先后有英、法、日、俄等多种译本问世。

当然,杨绛不仅是一位广受欢迎的作者,而且还是世界经典名著译者。20世纪50年代,因为翻译法国作家勒萨日的小说《吉尔·布拉斯》受到好评,没学过西班牙语的杨绛接到了一项意外的翻译任务——重译《堂吉诃德》。在杨绛自撰的《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中,人们可以勾勒出这部名著的艰难翻译历程:1958年冬,开始自习西班牙文;1966年“文革”开始,被迫交出《堂吉诃德》全部翻译稿,直到1970年才索回这些译稿,因中断多年,1972年不得不从头翻译;1978年,《堂吉诃德》出版。1984年,杨绛重新审校已出版3次的《堂吉诃德》,1987年出版校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宋强介绍,2000年以来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已出版75万册。

整理钱钟书手稿,死者如生

1998年,钱钟书去世。2001年,《钱锺书集》在三联书店出版。此时,年近90岁的杨绛开始了另一项庞大而繁重的工作:誊清、粘贴、整理钱钟书生前留下的大量手稿和读书笔记,交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这大量的中、外文笔记和读书心得,钟书都‘没用了’,但是他一生孜孜矻矻积聚的知识,对于研究他学问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总该是一份有用的遗产。我应当尽我所能,为有志读书求知者,把钟书留下的笔记和日札妥为保存。”

“早在1948年,杨绛翻译的《1939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就作为《英国文化丛书》之一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她和钱钟书的多部著作都是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说,“钱钟书走后,杨绛独自‘打扫战场’。她将钱钟书手稿分成3类,分别是‘日札’‘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这些宝贝交给商务,是一种文化的托付与信任。商务就有责任,以出版的形式确保它们以文化遗产的深厚力量泽被后人,不致散落在时代的尘埃里。”

于殿利回忆,2012年7月16日,杨绛101岁生日的前一天,他曾到杨绛家拜访,一为祝寿,二为告诉杨绛《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已经排版完毕。“他准是又高兴,又得意,又惭愧,又感激。”说到《钱锺书手稿集》的出版,杨绛曾说,“作为老伴儿,她能体会钱钟书的心意。”2015年年底,72卷的《钱锺书手稿集》终于全部出版。杨绛告诉于殿利,她打算把它们码放在客厅的矮柜上,钱钟书相片的旁边。

近日,作家罗银胜撰写的《杨绛传》将由四川天地出版社出版,杨绛的故事和著作将继续泽被后人。


相关新闻

  • 172016.03

    一辈子的清华缘

    弹指一挥,毕业已然20年。

  • 202021.10

    刘永坦:“我这一辈子,就做一件事”

    “我这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能把童年时期的梦想付诸现实,是很幸福的。”1936年出生的刘永坦,比世界第一台实用雷达晚“出生”一年,他却用一生追赶乃至领跑世界雷达技术的发展脚步。奠定理论基础、组建“雷达铁军”、筑造“海防长城”……刘永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对海...

  • 202009.03

    季羡林:夫人一辈子也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

    季羡林近影  2009年1月25日下午,解放军301总医院季羡林先生的病房里喜气洋洋。墙上横挂起长长的一串红色“福”字剪纸。牛年来了,季老的床头挂上一只憨态可掬的红色绒布小牛。精神矍铄的季先生管自己今年病房里的春节大菜叫做:“团团圆圆”。季羡林一家包了喜迎团圆年的饺子。季先生品尝完了“团团圆圆”以后,又其乐融融吟出两句古诗:“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布衣情怀  按照中国老百姓讲究虚龄的传统说法,...

  • 302008.05
  • 292019.10

    杨石先:一辈子与“元素”打交道

    杨石先(1897年1月8日~1985年2月19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原籍安徽怀宁,化学家、教育家,我国元素有机化学和农药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

  • 042024.01

    徐良亮:一辈子只为办成一件事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02012.03
  • 272019.03

    张晓东:研究员的坚持是一辈子的坚持

    自1984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张晓东学长来到了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到今年已经35年。这35年间,除了1995-1997年,张晓东学长....

  • 022014.09
  • 18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