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时光轴下的记忆

2020-04-30 | 来源 公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2020年4月26日,清华大学将迎来109岁生日。自1946年10月梁思成先生创办建筑系以来,一代代建筑人的青春记忆与共和国相伴,已镌刻成74年的时光画卷,记录了不同时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生的精神风貌。接下来,让我们用真实的影像来回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这几十年过往中的变迁历程。

建系早期—摄于旧水利馆

建筑系创立早期的记忆

早期的黑白老照片中,清华大学建筑系创立人梁思成先生为学生授课的画面令人动容。设计、制图、测绘、调研……这些技艺在一代代师生的传承中不断发展,而不变的是清华建筑人秉持的勤奋、向上的精神。

梁思成先生为学生授课

学生们熬夜赶作业

1947年中秋节全校师生在礼堂前草坪联欢

清华建筑的记忆也是共和国的成长记录。从与周恩来总理讨论国庆工程,到参加国庆机枪方队游行,建筑系的学子始终是每个时代活跃在青年群体中、引导进步的中坚力量。

1949年艺术工作队进城宣传

1949年建筑系新年化妆舞会

1951年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参观罗马尼亚展览

1958年周恩来总理与建筑学院师生讨论国庆工程

1959年工地实习

61级同学参加国庆机枪方队游行

1963年国庆前绘制宣传画

1965年骑车进城前往天安门广场游玩

建七一女同学在图书馆前合影

1976年周总理去世,建工系前往天安门广场为总理献上花圈

恢复高考招生后的建筑系

1978年恢复高考后,建筑系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新同学。记忆中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透过泛黄的老照片,展现着这十年时光中校园里生机勃勃的动人生活。到了80年代,建筑系开始了与国外院校交流合作的新尝试,日益开放、包容的校园环境逐渐感染了每一位师生。

1980年骑行八达岭

1982年80级北戴河骑行-路边野餐

1985清华-麻省理工城市设计评图

1986年吕俊华老师研究生项目组

1986年清华大学第一届研究生田径运动会中的建筑学院代表队

建筑学院成立后的时代变迁

1988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正式成立,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90年代起,学生生活的画面也开始呈现更加丰富的色彩。日常的郊游、学生节的活动等,逐渐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生活外美好的青春记忆。

1991级的晚会剧照

1996年徒步进疆考察

1995年,几经搬家的建筑学院终于拥有了现在的“住址”。伴随着90年代快速的经济发展,同学们开始有了如KTV、舞会等新形式的社交活动。而调研工作的条件改善也为同学们的古建考察等实践活动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建馆生日趴

建馆小火锅和饺子

1996年“特困生”

1997年92级同学去西藏考察的路上

1997年的电脑版KTV

1999在山西休照壁的94级同学们成为景外景

1999年建63班的教室舞会

1999年的古建考察

走向新世纪的建筑学院

进入21世纪后的建筑学院,同学们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实习、支教,丰富的文化生活见证了新时期共和国的快速发展与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在当下的疫情阶段回望2003年非典时期,“停课不停学”的精神同样也体现在那时师生学习交流、同心抗“疫”的记忆中。

2000年赤足运动会

2001年学院足球队夺得学校马杯冠军

2002年水彩实习

2002赤峰支教

非典时期的建院学生会

非典时期的设计课

2004年的学生节

2005年学生节海报绘制

面向未来的新记忆

回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74年以来的种种变迁,建院师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各种各样丰富新颖的活动层出不穷;在疫情期间,伴随技术进步的教学模式也推陈出新,各种形式的线上教学与活动顺利开展,五湖四海的师生同心战“疫”。

在飞速变化的时代浪潮下,不变的是建院师生74年以来的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在清华大学109年校庆之际,建筑学院面向未来,将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撰稿:李明玺、周宜笑

供图:清华大学校友会总会建筑学院分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