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夏翔先生的一封信

2019-01-29 | 袁帆(1975级建工) |

1983年9月,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期间。我与夏翔先生有过多次交往,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史料和美好的记忆。此后,在当年年底国家体委授予夏翔先生“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后,也发信去清华祝贺并收到他的复信和寄赠的资料。

之后几年,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和夏翔先生联络。1987年11月,第六届全运会在广州举行。我又写信给夏老表示祝贺。当时没有收到夏老回信,心中不免感到遗憾。然而时至第二年(1988年)的3月份,我意外地收到夏老的来信,才知道六届全运会期间他因为是主席团成员,事务繁忙,没来得及回信。但他肯定记着这件事,并将我的去信带回了北京。以后的情景推测是:当他想给我回信时,一下子又不知放在哪里了。待整理报纸时,又发现了我的信件,并且马上提笔给我写了这封回信。

袁帆同志:

你们好!六届全运会期间,你寄给我的信转了几个地点,方转到我的住地。因全运会规模很大,住地分散,我是主席团成员,住在广州珠岛宾馆。当时稍忙,未能即覆。返京后又找不到你的来信,最近在报纸内才找到来信。未能早覆(抱)歉。你已调到海军上海基地机关工作,并已分到新房,居住一起,阖家都好,甚为欣慰。

北京市人大、政协换届,我仍蝉联政协副主席,真是感愧交加,当竭尽全力,发挥余热。

胡贵增老师仍担任教学和教练工作,我们都好,请勿远念。

兹附你六届全运会首日封一个和邮票一套,留作纪念!祝

阖家安好!

工作顺利 !

夏翔

1988.3.14(日)

透过这封信,我们可以得到几方面信息。第一,夏老为人非常谦逊,对待学生非常诚恳。为了一封在六届全运会期间迟复的回信,还一直记在心里,并表达歉意。第二,对学生充满关怀体贴之心。对我当时工作动态,生活状况表现出的仁者之爱,跃然纸上,令人感动。第三,记录了夏老在85岁时蝉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的历史信息,以及他当时“感愧交加”的真实心境和“竭尽全力,发挥余热”的精神状态。第四,转告我体育部胡贵增(1936—2016)老师当时的情况。胡老师是我在清华代表队时的长跑教练,是夏老担任体育部主任期间主要教师之一。第五,对学生的要求尽量满足,待人细致入微。他知道我的集邮爱好,所以还特意在回信时一块儿寄给我一枚六届全运会的邮票首日封以及一套纪念邮票

这封信是我最近在整理收藏的邮票资料时发现的,时隔三十余年,读来依然有怦然心动的感觉!睹物思人,与夏翔先生前后十几年的交往情景仿佛一下子都出现在眼前……我也为此生能有机会接受夏翔先生的教导以及精神感召而感到万分荣幸!

2018年10月17日,我曾向清华大学档案馆捐赠过一批史料,其中也包括夏翔先生的部分信件和题词。这些夏老遗物为研究他的生平以及教育理念、人格精神提供了真实的佐证。这次我又发现的这封信具有同等价值和作用,只要清华需要,我同样愿意继续捐赠,让它成为属于“清华大学”的宝贵精神遗产。

2019.01.2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