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汪籛数学之名历久不衰

2011-03-18 |

○朱福烓

  上一期《扬州籍历史学家汪籛》小文中(载201132日扬州晚报),提到汪籛的数学很好。这里还可举一个例子。1948年陈寅恪之女流球从南京师范学院附属高中毕业,欲投考清华大学理科。陈先生对她说:想考清华理科,数学成绩一定要好,你数学上有不明白处,可以请教汪籛先生,他的数学极好。汪籛的数学之名可谓历久而不衰。

  又提到了汪籛与陈寅恪。是的,无论关系的好与坏,汪籛与陈寅恪总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53年底,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社科院的前身)决定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一所为上古史研究所,由郭沫若兼所长,尹达为副;三所为近代史研究所,范文澜任所长,刘大年为副;二所为中古史研究所,拟请陈寅恪为所长,向达和侯外庐为副。问题是如何请动陈寅恪。

  这年11月,在马克思列宁学院尚未毕业(为期二年)的汪籛,愿意承担这个任务。如他后来对他的研究生胡戟说的:是他自告奋勇主动要去的,自以为有把握把陈先生请来北京。于是,他带着郭沫若和李四光的信件,满怀信心地前往广州。汪籛约于当月21日抵达,径往中山大学陈先生处。师生一别五年,相聚甚为欢愉,像过去一样,汪籛仍住在陈先生家中。当晚,汪籛将郭沫若和李四光的信转交给陈先生,事情却因此起了变化。陈寅恪本着一贯坚持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又由于一些具体原因,对任职提出了一些在当时不能接受的要求,师生有所辩论,遂产生了感情的破裂,有人甚至说成是汪籛被“逐出师门”。

  汪籛这次请驾未成,对上不好交代,并受到种种责难;师生断交,又难忘旧时深情,精神上很是痛苦。汪籛一直难忘陈寅恪,此后他与研究生谈起自己做学问的经验有三条:一是党校的马列主义;二是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方法;三是中学的数学基础。他还要求研究生研究陈先生的代表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并要写读书报告,这些都处处见到陈寅恪先生的影子。而且也说明,陈先生的治学方法和马列主义并不是相悖的。研究历史,只有实事求是一条真理,要让坚实的史实来说话。陈先生在国外游学时就读过原文的马克思《资本论》,他的史著也体现了辩证法精神,都很能说明问题。至于数学基础,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在《治史三书》序言中说:“如能对于数学有较好的训练尤佳,因为数学是训练思考推理的最佳方法。”汪籛就具备了这一条件。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各高等院校优秀教师云集北京,讨论编写一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中山大学派出历史系的刘节和陈锡祺参加。汪籛找到了他们,坦率地剖白了他当时对陈的态度和心情,请他们向陈表达他的内疚。会议结束时,特地买来一大包陈爱吃的北京风味食品,请他们带给陈先生。陈先生收到礼物还是很高兴的。可惜他们已没有机会作交心之谈了。

  最近读《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王永兴和汪籛都是陈寅恪的学生和助手,这里有人提到汪籛的时候说:“汪先生留在改组后的北大,颇受领导重视。汪先生对新社会怀有激情,充满期待,对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都很投入,力求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和当年不少知识分子一样,真诚地想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作出贡献。”这个评价是确当的。

  可惜的是,他被“四人帮”迫害致死了。

转自 扬州晚报 20113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