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幸逢沃土好园丁

2010-06-29 |

童阳春(1959土木)

我自幼喜爱韵律铿锵、意味深长的古典诗词。读得多了,记得熟了,心有所感时也不禁会吟出一些诗句来,先后写了几十首并记在一个本子里。1994年10月,我兄弟来看我时看到了这些诗词认为还不错,问我可曾发表。此前我只是心有所感时借此抒怀而已,未曾想过拿去发表,经兄弟这么一说倒让我动了这个心思。这年12月14日从电视中看到三峡工程开工的盛况,激动之中写了《欢庆三峡工程开工——诗三首并序》寄给《清华校友通讯》编辑部。荣幸的是这篇诗文在《清华校友通讯》复31期第174页上刊出了。这是我在报刊上首次发表诗文,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激发了我更多更好地写作的兴趣与热情。以后陆续在《通讯》复37、38、39、40、58、59各期上又发表了13首古诗。

由于在《欢庆三峡工程开工》一文中提到我是1953年考进母校的,因此编辑在我名字后面注了(1958)级号。但是我在1956年因病休学一年延至1959年才毕业,于是我在以后寄发的诗稿中自注了1959的级号。

衷心感谢《清华校友通讯》这片沃土和通讯编辑们这些好园丁的培育,使我这株诗坛幼苗得以成长壮大。1996年我中学母校重庆南开中学1953级创办了级刊《’53南开人》,一百多位同学要办好这一刊物,而且要争取每年出刊两三期,就必须靠大家同心协力充分提供稿件。于是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我们级刊上了,十余年来在《’53南开人》及《重庆南开校友通讯》、《衡阳日报》、《华夏诗词》等报刊上发表了诗词曲联、散文、歌曲三百余首(篇)。

在写作过程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也发现了早期作品中的一些问题。如《通讯》复31期《欢庆三峡工程开工》(二)中第二句“百里峡江换新容”中“新”字为平声。按古绝要求也就罢了,若按格律更严因而韵律也更美的唐绝要求就该用仄声字。因而后来把“换新容”改成“展秀容”既满足声律要求又更符合高峡平湖、万顷碧波的实际情境,也更具美感。又如复38期第205页《抗洪赞》(三)中颔联两句:“并肩挺立洪波里,血肉筑成防浪墙”对仗欠工,后来改成“并肩拦挡翻江水,血肉筑成防浪墙”就比较好了。下面颔联两句“为国不惜身与命,救民哪顾病和伤”中,“国”与“惜”字按普通话新韵为第二(阳平)、第一(阴平)声,按古平水韵则为入声字(仄声)。“国”字处按格律要求应为仄声能符合要求,而“惜”字处则应为平声。为此就“国”不就“惜”,决定采用古韵而把“惜”字换成“希”字,既为平声字又有不希罕自己性命之意,既能顾及词意又能满足格律要求,就解决了这一声律上的矛盾。再如复39期119页上《毕业四十周年有感》这首七律前四句“相约校庆聚同俦,毕业于今四十秋。朗朗书声犹在耳,莘莘学子已白头。”中“约”、“十”、“白”三字按古韵为入声字属仄声,按普通话则为第一(阴平——约)、第二(阳平——十、白)声属平声。按格律要求“约”和“白”字处应为平声,“十”字处应为仄声。于是无论按古韵或新韵这三个字在格律上就有了矛盾。经过推敲决定采用新韵,只需将“十”字改为“秩”字(十年为一秩)就能符合平仄要求了。

藏头贺诗

童阳春(1959土木)

一、复刊三十周年(古风)

热血沸腾暖全身,烈火热情长精神。

欢欣鼓舞因何故?庆贺复刊三十春。

清平世界人欢笑,华夏腾飞形势好。

校园处处气象新,友朋纷纷传喜报。

通宵达旦著文章,讯息交流无价宝。

复兴大计为中华,刊物媒体共传达。

三江五湖齐发展,十亿同心建国家。

周密规划勤奋斗,年年岁岁绽新花。

二、百年校庆(排律)

热风喜雨绿华园,烈焰烟花红夜天。

欢乐歌声飘四海,庆功喜报遍人间。

清芬挺秀香天下,华夏增辉耀海山。

百载丰功垂史册,年青学子继前贤。

校风校训传千古,庆寿庆功誉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