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雅欣(教) 董 兵
抗战胜利从昆明复员后,由于日本侵略者对清华园的严重摧残,学校在接受校产的同时,面临修复原有旧住宅和建设新住宅的双重任务。与此同时,国家百废待兴,清华大学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任务急迫而且艰巨,新生数量骤增,教师队伍须随之扩大。胜因院住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成的。
落成时的胜因院住宅外景
胜因院住宅总平面图(1947)
学校通过对原有住宅的修复和合住计划的推行,据统计,清华大学教职员仍需要住宅204所,学校住宅存量只有123所,短缺近半数。校评议会核准,在清华园添建住宅40所,其中平房23所,楼房17所,预算法币4亿元。由基泰工程司设计,并请其代招厂商投标。1946年8月12日工程开标,每所平均2000万元,共需8亿元。由于经费不足,只得简化做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减少建筑费。保管委员会已经预先购备砖瓦材料,可减少部分建筑费。人工费一项约占全标价的四分之一,校产保管委员会积极与“中国善后救济总署”(CNRRA)接洽,请其通过“以工代赈”办法补助工程人工费。①后来据陈岱孙回忆,“胜因院住宅建造的全部费用,由接管委员会援南开大学之例,向当时设在北平的‘中国善后救济总署’分署申请‘以工代赈’协款支持。除了买地一项由教育部拨款中支付外,其余一切工料都来自救济总署以工代赈的协款。”②
基泰工程司在京、津两地的业务,自1941年1月平津部主任关颂坚与事务所散伙,改由建筑师张镈(1911—1999)任主任全权负责(至1948年12月)。当时的胜因院住宅设计,据张镈回忆:
“我们设计了两种单元,一是单层两坡顶别墅式,一是小二层楼。自己先作标底,公开招标后交公兴顺营造厂宋华卿施工。他虽然是地头蛇,只要他能循规蹈矩投标,同样不排斥在外。清华总务处长对设计费很苛,只按两个单元的面积、造价的百分之三给设计费,按全部几十栋的总和及市政、管线设计等给监工费百分之二。”③
1947年9月,胜因院住宅工程全部竣工,共建住宅40套,总建筑面积5103平方米。其中楼房(甲种)17栋,为二层砖木混合结构,共2380平方米,户均使用面积198.33平方米;平房23套,砖木结构,共2723平方米,户均使用面积97.25平方米。此后又续建胜因院平房住宅14套,称“十四所”,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109平方米,户均使用面积79.21平方米。胜因院每栋住宅房前屋后的院子很大,院落周围有松墙环抱,各家种植树木、花卉,精心培植园艺,或种植花生、玉米、白薯、草莓等经济作物。胜因院树木经校景委员会从事汰密补疏、除枯栽新工作,入春后,红白相映,绿荫夹道,景色宜人。
1947年2月10日,校务会议公布“本校南区教职员住宅命名公告”。由中国文学系教授朱自清提议,根据谐音与典雅兼顾的原则,旧南院、新南院分别正式命名为“照澜院”、“新林院”。④同时,为纪念西南联大时期清华曾租用云南昆明胜因寺房屋作为校舍,以及一些清华特种研究所设在昆明郊外的大普吉村,新建住宅命名为“胜因院”,1937年建成的“新新南院”命名为“普吉院”。
抗战胜利后任教清华大学的教授多在胜因院居住,如1946年任清华农学院院长的植物生理学家汤佩松,航空工程学系沈元、徐迺祚等14位教授和副教授。一些资深的清华教授也乔迁至此,如中国现代机械工程学的开拓者刘仙洲,社会学家吴景超、费孝通,哲学家金岳霖,机械工程学家李辑祥,卫生工程学家陶葆楷,力学家张维和陆士嘉,电机工程学家章名涛,不一而足。
据陶葆楷教授之子陶中源回忆,他们家曾居住的胜因院1号是“灰顶红墙的独家小院,院子里绿树成荫,桃花盛开,矮矮的红砖围墙。进来院子,打开两扇玻璃擦得透亮的落地玻璃门就是客厅。太阳透过树叶,穿过窗帘,洒满客厅。这里接待过苏联专家,辅导过朝鲜留学生,九三学社在这里开过会,还开过神仙会。这里也吸引了建筑系的学生,他们先是在院子里写生,渐渐地画笔伸到了客厅,典雅的客厅成了学生写生的对象。一批学生走了,另一批学生又来了……”⑤
胜因院37号最具纪念意义,它是林徽因参与胜因院平房设计目前仅存的作品。抗战胜利前后,林徽因以建筑师的敏锐,开始密切关注战后国家重建与住宅建设问题。1945年10月,她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发表《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一文,向国内介绍英美发达国家走过的建设“低租住宅”、“朝阳住宅”、“分部组合住宅”历程中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向着解决广大人民拥有健康住宅的目标努力。她提出新时代住宅设计的全新理念,“以最新的理想与技术合作,使住宅设计不但是美术,且成为特种的社会科学。建造能给予人民所应得的健康便利的住所,牵涉着整一个时代政治理想及经济发展的途径,以及国际间之了解与和平”。⑥
清华大学建筑系成立后,梁思成赴美国考察并讲学,林徽因以病弱之躯积极运筹建筑系创建的各项工作,并参与了胜因院住宅的设计。本着至为经济节省的原则,胜因院平房在十分有限的空间内,一方面较好地处理了住宅功能分区问题,建筑外形有所变化,主体为两坡机制瓦顶,书房、卧室为青灰平顶,松木望板。同时尽可能在细节上体现简明的装饰艺术,如卧室置俄式壁炉,室内均设暖墙烧煤取暖。1949年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主要讲授“住宅概论”课程。20世纪40年代林徽因对于住宅问题准确而精辟的见解,目前仅有胜因院37号作为唯一的实物见证。
长期担任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的施嘉炀(1902—2001)教授,从1947年至2001年,居住在胜因院37号达54年之久。他精心培育居所庭院,庭院至今依旧松乔挺立,花木扶疏,是胜因院中管理得最好的一处宅院。
据清华大学档案记载,1995年1月21日,清华大学基建处资深建筑师汤纪敏,在胜因院平房图纸档案上特别附题签说明:“此图为胜因院平房图,有保留价值。由林徽因(梁思成夫人)设计。为纪念林现保留三栋(现施嘉炀住所)。署名:汤、邢”⑦清华大学基建管理者的意识和努力,无疑更延续了不同时代胜因院住宅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清华大学校园规划的不断拓展,现在胜因院及其西南的“十四所”住宅,已有近一半被拆除。新校园规划中,一批世界当代著名科学家的寓所建在浓绿掩映、幽深静远的胜因院,杨振宁、林家翘、姚期智、聂华桐的寓所以及陈赛蒙斯楼,成为融入胜因院历史氛围的新元素。
(节选自《识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3月)
①保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记录(1946-08-13).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主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四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121~122
②黄延复,贾金悦.清华园风物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66
③张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45
④关于南区教职员住宅各院命名的布告(1947-02-10).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主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四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569
⑤陶中源,胡康健.怀念父亲陶葆楷先生.见:史际平,杨嘉实主编.家在清华.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104~105
⑥林徽因.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1945-10).见:梁从诫,林徽因文集(建筑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252
⑦2008年5月,据苗日新老师采访当事人,胜因院平房图纸档案题注署名“汤,邢”,分别为汤纪敏,邢家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