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80后“博士工匠”——谢邦鹏

2015-12-31 | 谢邦鹏 | 来源 《新闻晨报》2015年12月31日 |

师出名门,偏偏屈高就下;脚踏实地,只为玉汝以成。他的选择是一次久违的观念碰撞。27项发明专利,是从实践中萌发的光芒。岗位越平凡,他就越不凡。

他是“三清博士”——本科、硕士、博士都在清华大学就读。毕业后,为追求梦想,他“不走寻常路”,选择到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做一名电力工人。从操作菜鸟到技术达人,他用了一年时间加班加点终于迎头赶上。短短3年间,他就带领团队申请了27项发明创新专利,发表了7篇科技论文。

很多人对我的选择感到不理解,认为清华大学博士毕业来做电力工人不明智,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小时候老师问同学们“长大后的梦想”时,我的回答就是“工程师”,这个梦想从未改变。但是,这个“工程师”要从一线工人开始做起,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毕业之后选择来做一名一线工人。

原本认为自己读了9年书,业务不成问题,但第一次跟着老师傅到一线工作时,没想到自己瞬间变成了一只“菜鸟”。对于这些工作的原理,我早已烂熟于心,但第一次进入工作现场,看着师傅们各自忙开时,我却只能“傻站”在一边,什么工作都搭不上手。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博士学位,但都是理论知识,面对实际工作,除了从零开始,别无他路。俗话说,熟能生巧,我只能在业务上多下功夫,才能理论实践相结合。所以一边翻看各种工作规程、说明书,一边主动向班长要活干,单位规定下午5点下班,我经常忙到晚上七八点。我也成了班组里的“劳模”:拧螺丝最多、接线头最多、看图纸最多、做笔记最多。

从“零技能”菜鸟到操作熟练工,我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现如今,我仍坚持着工作时“早到晚走”,基本每天都是班组里最晚下班,我都习惯了。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夏天某日凌晨3点,我接到一个抢修电话,说黄楼站一仓10千伏出线倒闸操作时不能正常送上,我只能立即赶赴现场。黄楼站是一个老站,10千伏开关室里就像一个蒸笼,不到3分钟衣服就已被汗水湿透。好在我之前打好了实践基础,一个小时后,更换完一个继电器,顺利送电。

多年的实际操作,再加上校园里的理论知识,让我能在工作中有些“创新”之处。如今在我们的工具包里,有一根10多厘米长的小钢管,工人们称之为“套筒”,便是我们的一项专利产品。原来在调换电磁继电器时,因为螺丝的“腿”太长了,用钳子拧非常麻烦,费时又费力。我注意到这个细节后,就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开发出了一套电气化组合式装卸工具。而就是这个简单、小巧的套筒,解决了一线工人实际工作中存在多年的大麻烦,拆一套设备就能节约1小时。不仅如此,短短3年间,我们团队申请了27项发明创新专利,平均一年近10项,同时还发表了7篇EI、核心期刊收录的科技论文。

作为一名新上海人,如今面临着房贷,要说没压力,那是骗人的。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我喜欢这份工作,比起赚多少钱,在这个岗位上我有收获、个人能力有成长有进步,更让我得到满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