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印奇:用顶尖人脸识别技术,服务2亿中国用户

2018-05-16 | 来源 公号“DeepTech深科技” |

印奇于2006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10年毕业于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即“姚班”)。现为旷视科技创始人兼CEO。2018年1月,印奇因“创建人脸识别独角兽企业旷视科技,将技术集成在摄像机等前端硬件中,大幅提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泛安防业务上获得了更好的结果。”而入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印奇在 EmTech 会议上演讲

2017年10月,人工智能领域出现一笔破纪录融资。旷视科技(Face++)宣布获得 4.6 亿美元 C 轮融资,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领投,蚂蚁金服、富士康集团战略参投。

这家公司的核心人脸识别技术 Face++ 曾被美国著名科技评论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定为 2017 全球十大前沿科技。基于上述核心技术,旷视科技向金融、安防、零售领域客户提供云+端的智能行业解决方案。

旷视科技 CEO 印奇将他的旅程分为两个阶段:研发 AI 关键技术和创业阶段。

他本科就读于清华姚班。姚班每届只招收30多人,每一个都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人才中的人才。当时印奇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方向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他希望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视觉传感 (如摄像机) 设计,让机器能像人一样去理解这个世界。

对于印奇来说,“姚班”提供了一种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而他获得AI领域研究启蒙的地方则是随后实习的微软亚洲研究院。

2011年,他在实习期间建立起一套当时世界上最精准的人脸识别系统,并将它发表在当年的CVPR(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上。如今这套系统已被应用在微软的 Windows、 Xbox等产品中。

从产业环境来看,当时正是人工智能技术爆发的前夕。印奇和姚班的朋友们抓住时机,创立旷视科技。在创业过程中他慢慢发现,一个好的视觉感知系统需要最好的传感器,于是他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Shree Nayar教授的指导下攻读视觉传感器设计博士学位。

2012 年图像识别领域发生了一件里程碑事件。微软团队称他们的系统在ImageNet分类数据集中的图像识别错误率已降低至 4.94%。ImageNet 是图像识别领域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最能验证图像识别模型的准确性。而4.94 %这个数字代表机器第一次超过人眼的识别能力,此前人类在同一测试中的错误率大约为 5.1 %。

时机正逐渐成熟。2013 年印奇提前结束博士学业,回国出任旷视CEO。

这家公司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自研出了一套人脸识别算法,并命名为“ Face++ ”,同时将它放在云平台上供用户免费使用 。

印奇透露,下面两个词指引着旷视科技的方向:技术信仰和价值务实。

“技术信仰这个轴是不能丢的,因为技术创新是科学型企业家最重要的驱动力。当一个科学家变得非常市场导向的时候,那么我觉得他很难把这家公司做长久。”

而价值务实是指技术创新要能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印奇认为,只有价值务实才能反过来推动技术在落地过程的再创新。

他认为创业者应该平衡好两者才能带领企业走得长久,并且在其领域里面占据领军位置。

现在看来,旷视的确做到了两者的平衡。旷视不仅技术领先,而且被各个行业广泛应用成为人工智能商业化的主要推手。到 2016 年 ,Face++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脸识别云服务平台(按平台数据量计算),用户覆盖超过 220 个国家,服务超过 4 亿台设备,每月图像处理量超过 60 亿张,且这个数字仍在攀升;旷视的第三方人脸身份验证平台 FaceID 已经覆盖全国 85%以上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为超过2.95亿名中国用户提供服务。


相关新闻

  • 152017.08

    专访旷视科技CEO印奇:总理为原创的中国人脸识别技术点赞

    在听到印奇正面的回答和详细的介绍后,李克强表示赞许。“克强总理很高兴说中国的技术公司有自己原创的东西,而不是把国外的东西拿来改一改。”印奇回忆说。

  • 122022.10

    “追风人”武钢:让中国风机走向全球

    达坂城的风,一年吹一场,从春刮到冬。在过去,这是让人打颤的寒风;在新能源时代,这是宝贵的资源。武钢是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从新疆达坂城起步,见证了我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国产风机,研发出全球领先的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他掌舵金风科技20年,把一个资产300万元的小企业打造成总资产1240亿元的中国风电行业领军企业。35年...

  • 012017.03

    清华校友邮件用户服务条款

    欢迎申请使用清华校友总会提供的清华校友邮件服务。请您(下列简称为“用户”)仔细阅读以下全部内容:本服务条款系由用户与清华校友总会就清华校友邮件服务所订立的相关权利义务规范。如用户通过校友邮件服务注册程...

  • 082022.03

    中国移动研究院韩柳燕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10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300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个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其中,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的韩柳燕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她也是通信运营商领域唯一入选人员

  • 082023.01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葛修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20时47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葛修润1934年7月12 日出生于上海南汇。1952 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进入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并获苏联优秀毕业生证书,1959年归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为我国...

  • 062022.04

    李恒德:我就是喜欢中国

    新中国核材料科学的开拓者,金属离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驱者,中国生物仿生材料的推行者……诸多头衔汇聚之处,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不过,他更喜欢“李先生”这个儒雅的称呼。“去美国之前,我就打定主意要回国。”1946年4月,...

  • 112022.11

    没有他,中国化学差点丢“番号”

    11月8日13时34分,中国晶体与结构化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唐有祺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唐有祺开创了我国晶体化学领域,在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等多个重要体系的结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自发单层分散理论,与合作者一起开展长期系统研究,揭示的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对高效催化剂、吸附剂等功能体系的研制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创建了分子工程学学科,推动了我...

  • 102017.03

    清华校友邮件用户服务指南

    重要提示:(1)任何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处理校友邮件账号服务相关事宜时,不会要求用户提供校友邮件账号的密码,更不会要求用户提供与经济往来有关的银行账号、支付宝等信息或收取任何费用。(2)清华校友邮件用户请...

  • 112016.03

    科技“男神”印奇:28岁CEO“刷”进福布斯

    2月26日,福布斯公布“30岁以下青年领袖榜单”。旷视科技CEO、以Face++为人所熟知的印奇名列科技企业家榜首位。这位从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脱颖而出的....

  • 222022.11

    清华校友周光召获得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

    2022年11月18日晚,中国物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本次大会公布了首批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获得者,周光召、赵凯华、陈佳洱、王乃彦、甘子钊、杨国桢、杜祥琬、赵光达、郑志鹏、赵忠贤等10位物理学名家获此殊荣。其中,周光召为清华大学杰出校友。10位中国物理学会终身贡献奖获得者周光召,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84—1988年任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