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以陶瓷艺术赞美和表达生活——访青年陶瓷艺术家沈厉

2019-01-29 | 李姝昱 | 来源 光明网2019-01-24 |

他认为,陶瓷因独有的材质美感、人文气质,而成为呈现和表达东方美学的极佳载体。他的作品,一直在追寻着精神的怀旧和遥远,具有双重的感召力。在他看来,制作优良、美好的器物,是手艺人对诚恳生活最好的赞美和表达。他,就是青年陶瓷艺术家沈厉。

沈厉近照

沈厉,1975年出生,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后来,到上海商学院任教三年。2006年辞去教职,专心进行陶艺创作,致力于将陶瓷材料的视觉质感,融合于人居环境、建筑空间中。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被多家美术机构收藏。

其中,《河兮·南山》系列由沈厉历时三年创作完成,于2013年荣获“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金奖。作品通过对技法和材料的创新运用,实现了传统陶瓷工艺语言向艺术语言的现代转化。同时,展现了陶瓷作为材料媒介在绘画性、装置性构成上的多维可能,对日常生活进行了一种诗意表达。沈厉介绍,自己在景德镇的住所附近,有一座山名为“南山”。往返路上,优美的自然环境深深感染了他。“此刻有山水,此处有山水,我相信山水自在、精神自在,我也相信,山水的这般澄清,正是单纯与宁静在此时的临在。”他感慨说,《河兮·南山》是人与人之间的另一种沟通和相见,是精神的访客在生活里的一次握手与寒暄。

瓷板画《白露知残——青花花鸟系列》,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滚动资助作品,备受好评。在艺术表现上,运用抽象的点、线元素,以及浅浮雕面体综合构成画面。具象、写意、抽象等图像形态的综合运用,使得作品不仅系列感强,而且富有装饰美感。二维和三维的图像、形态重叠渗透,营造了时空交错的情境感、纵深感。在工艺技法上,综合运用了泥浆釉料、青花色料等陶瓷材料及工艺技法、相关工具,并历经高温(1320℃还原焰)、低温(780℃)多次烧制而成。

瓷板画《白露知残——青花花鸟系列》之一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亚林评价说,瓷板画《白露知残——青花花鸟系列》充分体现了传统民间青花在新时代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有两个层面:一是对民间青花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与阐释,二是对民间青花的形式进行了重新构思与设计。“以民间青花的经典符号与现代艺术的拼接手法对画面做出重构,有一种时间与空间、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感以及自然变换、文化更迭的沧桑感。”

在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景德镇民间青花瓷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培训班学习期间,沈厉创作完成了瓷板画《白露知残——青花花鸟系列》。谈及创作契机,他坦言,自己对青花瓷喜爱已久。青花瓷国际性的媒介身份,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结合中,不仅催生出这一世界级的陶瓷品种,也赋予中国深邃绚烂的文化表情、文明记忆。“这次培训非常重要,给了我一个沉浸其中、思考实践的机会。身在景德镇,满眼可见挤在河滩泥土里、嵌在古巷老街边的碎瓷片,它们在时节里、阳光下、树影旁碎语、掉落。”沈厉分析,如果把古瓷片视为传统的注脚,那么《白露知残——青花花鸟系列》就提供了一个对传统新译的机会——一种在个体情感的激荡下,用今人的目光透过“瓷”完成的对“瓷”的感悟和诠释。

陶艺创作,是一个复杂、费时费力的过程。无论是在瓷板上做出水墨画效果,还是在釉上彩绘,均非容易之事。烧制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和困难。“青花瓷的材质感及色阶层次,在陶瓷单类色料中是极为独立、丰富和多元的。这当然是青花瓷的表现力所在,但如何选择并驾驭不同色感的青花料,也是在工艺技法上对创作者提出的一项挑战。”沈厉表示,不同于纸面或布面绘画,在瓷板坯体上着色并使其通过高温烧制还原青花发色美感的过程,往往是令人沮丧的。无数次的尝试,换来的可能是种种工艺瑕疵。“当然,也换来了一次次的经验累积。以匠人之心砥砺前行,是任何一个陶瓷从业者都要经历的修行。陶瓷之美,正是由这一代代、一个个陶工们点点滴滴的‘年华之光’沁入瓷器后累积而就的。”他如是说。


相关新闻

  • 282018.11

    以女性视角多维度展现家庭中的女性——访青年艺术家刘凡

    刘凡的“美丽中国”项目拍摄了100个家庭,呈现出不同女性的不同风貌。拍摄对象覆盖了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族群的家庭,以家庭中的女性成员为核心,勾....

  • 292021.09

    探索艺术世界,描绘艺术生活——张敢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28讲:如何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9月25日下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28讲开讲,本次学习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学习方式进行,600余名校友们相聚在云端和教室,共享学习盛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敢应邀为校友们带来“如何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的主题报告。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郭钊参加现场学习。

  • 172019.02

    琉光凝漠色,璃彩回驼声——访青年艺术家黄汉松

    “琉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材料,它能够实现一种‘寓无形于有形之象’的境地。”对于琉璃,黄汉松有一种特殊的热爱。

  • 202023.02

    白明:我的艺术与生活

    一个艺术家所有的艺术经历实际上都是自己的个体生命感知自然生命并与之相融合的一个必然过程。我生长在中国的江南,老家余干县就在鄱阳湖的边上。那里美丽丰饶,盛产水稻、渔产丰富,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回想自己的作品为什么让人感觉到美好,恐怕跟我从小生活的环境和所看到的事物是有关联的。我的作品里有很多植物,其实那些都是自己从小生长的环境里遍布的植物。小时候,父母经常会采一种苇草插在家里,让我的感知里跟自然有...

  • 252023.10

    “雪花”塑造“柔性陶瓷”

    2021年冬天,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李磊(2020-2022博后,材料)正在研发一种全新的气凝胶制备方法,常规方法都用遍了,却没什么实质进展。他和朋友习惯性来到清华大学近春园散步,这片诞生《荷塘月色》的知名池塘里,只有枯枝落叶在冰面上随风飘零,冰面上还一小堆未化的雪,当目光聚焦在雪堆和冰面的交界处,李磊得到了大自然的启示。冰面上的雪堆上热下冷,经过反复冻融,雪化在冰里,冰包住了雪,而这一过程激发了...

  • 272009.03
  • 032020.03

    “以艺抗疫”清美光华艺术家心系疫区医护人员,慷慨捐赠彰显人文关怀

    2月28日,清美光华艺术群向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价值人民币101.5万元医疗防护物资,包括2000件防护服、10000件隔离服、10000件手术服、....

  • 092020.02

    刘慧凝:沟通和表达是一场双向互动

    我告诉学生,公众表达也好,日常沟通也好,本质都是一个击球的过程:互动和对话一定是双向的。这个互动和对话的双方可能是你和观众、你和合作伙伴、你和世界,或....

  • 112020.08
  • 272023.04

    “月亮之约”北美清华美院女性艺术家邀请展︱北美清华美院校友会庆祝清华大学112周年华诞

    导语月亮之约策展人:吕美四月天,紫荆花开的季节,迎来清华大学的112岁生日。紫气东升,朗月清风,北美清华美院校友会诚邀您来赴一场“月亮之约”,让我们用艺术的方式庆祝清华大学112周年生日快乐,永创辉煌。《“月亮之约”北美清华美院女性艺术家邀请展》,是由北美清华美院校友会主办,邀约7位北美清华美院女性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序),分别是陈蕾蕾、丁乐君、刘影青、吕美、聂艳、苏婷婷、宋丹杨。校友们以“月亮”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