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博士李姝莹:我不怕路途荆棘丛生

2019-07-08 | 李姝莹(2008级工物) | 来源 公号“清华职业辅导”2019-05-14 |

李姝莹,清华大学工物系2017届博士毕业生。毕业后,选择于2017年12月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实习一年,2018年12月实习结束回国。2019年6月将以职员身份回到IAEA工作。

清华岁月

我是一名西北女孩儿,2008年从甘肃省考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自那时起和核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选择这个行业的女生是真的少,本科工物81班,37个同学只有4个女生。虽说是女生,撸起袖子照样干活,金工实习磨榔头、码代码调单片机、插面包版焊电路、手抓放射源做实验,一样也不比男生差。四年的本科学习,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也烙实了清华核物理的印记。

本科毕业,我又是这四个女生中唯一一个选择直接去读博士的。家里人说读博士很累,干嘛要那么辛苦,可我偏偏要迎难而上。在我看来,清华有这么好的资源,磨砺一下自己总不是坏事。读博士的五年,是苦中作乐的五年,也是学会坚持的五年。头发掉了不少,心态却从未变老。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探索,也曾迷茫找不到方向。特别幸运遇到两位神级导师,他们积极引导,提供力量,伴我历经困难,终于抵达了胜利的彼岸。回头望望,有论文有成果,有同行的国际认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多视角分析问题,以及规划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为社会发光发热了。

学术之余的我也在不断地充实自己,向身边的人、向社会传递能量。成为国家心理咨询师,并在李家杰大学生热线服务三年,为电话那头的“他”传递温暖;做工物系本科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为师弟师妹们的发展保驾护航;当肚皮舞队队长走上中国梦想秀,向全国人民展现清华女博士的别样风采;学西班牙语学德语忙得不亦乐乎……不断地挑战自己,勇于尝试,提高综合素质。这既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清华人“追求卓越”的体现。

在国际会议上报告学术成果

职业选择

毕业前夕,遇到了职业选择这个难题,想不清楚究竟去哪个行业,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不辜负学校和国家对我的多年培养。博士科研做出了一些成果,好像顺理成章地应该去高校做研究,这样既有了稳定优渥的工作与生活,又符合老师家人对我的预期。但我先天长了一颗不安分的心,总觉得这样的选择缺了点什么,走大家都走过的路,总没有另辟蹊径有意思。我希望我的工作,可以实现“拥抱变化,突破自我”的追求。

恰逢此时,学校鼓励应届生前往国际组织实习,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个缘由,从大方面讲,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围绕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展开的工作,自然是最有意义的工作。并且,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影响力逐步攀升,需要在国际环境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作为清华人,有能力也有责任挑起这个担子,上大舞台,成大事业。从自己讲,一方面,我认可这份工作创造出的价值。通过对核安全、公共安全等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使我意识到,与人类生存命运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必须通过国际合作进行保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自管控风险、特别是核风险。另一方面,国际组织的工作环境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不得不说这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就算能成功获得实习,那也仅仅是实习,从前人经验来说留用可能性极低,实习期结束后有“失业”风险,无法获得稳定的工作和薪资保障,没有师兄师姐的经验可以借鉴,摸不清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都成为摆在我面前的现实问题。但少有人走的路更能激发自己的斗志。有能耐就去闯闯,有了这股劲儿,就决定奔着这条路去了。

因为自己核物理的专业背景,决定申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后简称IAEA)的岗位。申请过程不算顺利,七月份毕业的我,看着周围的同学陆续开始工作,也曾一度焦虑心慌。但斩断了退路的我不能放弃,必须靠不断申请才有可能获得机会。天气渐渐变冷,所有的申请都石沉大海,让我一度觉得国际组织真的是远在天边,遥不可及。

十一月的一天晚上,我从老馆出来,接到了一个来自奥地利的电话,终是让我在大海的浮沉中看到了一丝希望。直到现在我都记得那一刻头顶皎洁的月光,是对我所有努力、所有等待的奖赏。在我积极准备面试,并拿到offer后,我决定放弃现有的选择,前往IAEA实习一年。当我心怀疑虑地将我的决定告诉老师时,工物系和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对我的支持和鼓励,给了我更多的信心去追逐梦想。去年七月,我作为前往国际组织实习的学生代表,获得了清华大学毕业生启航金奖,听到校党委书记陈旭老师报告中对我们的肯定,我更加坚定。

在TRANSSC会议上向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委员汇报成果

在IAEA

一年的时间说短也长,对IAEA“仰望星空”似的期待,也随着承担起的工作而变得“脚踏实地”。来到IAEA之后,我不忘初心。一方面,努力加强中国与IAEA之间的合作,让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吸取更多的经验,提高国家实力。通过我的努力联系,又将有一名中国职员走向世界,前往IAEA工作。另一方面,我努力宣传核科学、核知识,并和同事一起,帮助欠发达国家共同发展。作为IAEA核物质运输安全股的一员,我承担起修订安全导则、撰写编排新技术文件、管理专家联络组等一系列工作。在运输安全委员会上,我也可以用中国人的声音,向各国代表介绍工作成果。

与IAEA的同事们一起度过难忘的生日

在实习过程中,我总结了在国际组织工作的几点体会。第一,责任感很重要。来到IAEA后,更能体会到“奉献”两个字的重量。作为核大国,我们有责任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群受益于核技术。如果和自身的价值观有偏离,很难获得很高的工作成就感;第二,沟通很重要。中国人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沟通上难免存在障碍,但如果因此而不积极沟通,只会让自己与同事、与工作脱离更远;第三,口碑很重要,在国外或多或少能感觉到外国人对中国人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只有以身作则,营造口碑,才能获得国际友人的认可。在我熟识了我的领导Stephen Whittingham后,他告诉我,他也是从近百份简历中挑选了我。IAEA副总干事Mary Alice Hayward曾和我说“在和中国的政府官员谈合作的时候,我都会提到你,我会说中国也有很多青年人才愿意也有能力来到IAEA的平台作出贡献”,我为他们的评价、以及可能起到的示范作用而感到自豪。

当然,在国际组织工作无法避免多种不利因素,如受国际局势影响大、不稳定因素多、上升空间有限等。但这样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工作,可以让我得到更大的成长和锻炼。工作之余,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探索世界上林林总总的风俗习惯,生活过得多姿多彩。而且,每每介绍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时,我都会打心眼里感到骄傲。

与IAEA副总干事Mary的合影

未来的路

今年六月又要踏上国际组织之旅,作为正式职员回到IAEA,投身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保障工作中去。这份听起来酷酷的工作,也意味着我将在IAEA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保卫人类和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回首之前的申请、面试之路,也算是战胜了几百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求职对手。拿到offer的我不仅代表了多年的付出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更代表了国际环境对中国人的认可。也曾为取舍纠结,也曾为他人的不理解而难过,最终决定不忘初心继续向前。三十岁又怎样,只要背上背包就可以继续出发,谁让我的梦想在远方。经历后的再选择,不同的不只是身份的变化,还有更明确的目标,更坚定的态度,更自信的认知。我相信通过努力,可以为国内国际搭建更多的桥梁,让更多的世界友人看到清华人的力量、中国人的力量,将清华梦、中国梦融入世界和平这个终极梦想。

校庆时回了趟学校,从心底泛起了温暖。想起了两年前那个面对选择的我,感谢她坚定地走了想走的路,更感谢师长、朋友、家人一路以来的支持。时常想起院子里的九年带给我的改变,大抵是思想上更有担当,以及做事带了清华人那种不服输的韧劲儿。

感谢导师的悉心培养、学校的鼓励支持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位清华学子。希望有更多的师弟师妹加入国际组织这条道路,让我们携手向前,走出不一样的精彩。


相关新闻

  • 232016.03

    光荣与毅力的荆棘路 ——清华大学[1996级] 夏毅 访谈纪实

    相比大学之前的那些岁月,他说,在清华的7年,是生活的最痛快的7年,可以面对强手,不怕失败,勇于拼搏。

  • 062019.06

    李晓明:我的清华求学路

    1975年我已在家乡四川省隆昌县农村下乡插队四年了……经过笔试和层层推荐,我上了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无线电系,即现在的电子工程系)通讯专业,班号讯五。

  • 222021.02

    我在清华走上革命道路

    我在清华走上革命道路

  • 182024.01

    每个校友就是“一个移动的清华”︱李路明校长与瑞士清华校友亲切交流

    “每个校友就是一个移动的清华,清华以你们为骄傲。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把清华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顶尖大学而奋斗。” 清华大学新任校长李路明的讲话博得了校友们的热烈掌声。交流会现场2024年1月14日,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副校长王宏伟一行抵达瑞士,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参观访问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苏黎世大学、卢加诺市政府和卢加诺大学等单位,进行交流访问,行程满满。在苏黎世和瑞士校友座谈是李路明校长一行的第一站...

  • 292018.03

    李殿奎:六十清华龄

    我是1958年秋季入学的,现在,我可以骄傲地说:我已有60年“清华龄”,回首往事,我无愧于六十清华龄。

  • 222019.11

    田天:一位清华“90”后博士的创业路

    作为AI初创公司,田天的公司成立仅一年多,已融资近亿元,今年10月以来,接连收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 262008.09
  • 152021.12

    清华博士非洲修电站

    知乎这两天有个热榜话题:曹丰泽去非洲建设水电站了,并成为2021清华大学年度人物候选人之一。他的选择给你哪些感触?这是个在知乎很能引发话题的话题。因为那个著名的词“内卷”,进化成如今我们都知道明白深有体会的内涵意义,都拜托于曹丰泽一遍又一遍的“反内卷”论调,才让我们有了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如今这种内部厮杀的状态。

  • 232008.05
  • 122017.06

    李同振:清华人出彩

    应赞台前多出彩, 更夸路上曾豪迈。 欣闻今岁雅幽声, 难忘当年瓜菜代。 白发抒怀盛世间, 青丝励志寒窗外。 荷塘月色续辉煌, 大美清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