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哲学高材生,改读电影制作只为一件事儿

2023-08-30 | 沈寅 | 来源 公号“风尚志杂志”2023-08-29 |

我对人感兴趣 因为人很复杂

电影满足了我对人的着迷

一个游手好闲的青年整日在城市中游荡。偶然间,他从父亲口中得知了一段往事,于是,他开始跟踪父亲的女人,去探索这个秘密,关于从未谋面的母亲,也关于自己的欲望……

钟倍尔导演短片《欢乐时光》剧照

在钟倍尔(清华大学2009级哲学系校友)导演的短片《欢乐时光》中,他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的迷茫,以及他和父亲某一些对立的故事。故事和钟倍尔本身的经历没什么关系,“因为那段时间,我比较着迷的主题是迷茫的年轻人,他可能对于欲望有一种向往,或是一种压抑和迷茫。”《欢乐时光》入围第68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开放单元。

钟倍尔导演短片《欢乐时光》 (Having A Good Time)入围第68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具开放性与创新性的ZABALTEGI-TABAKALERA竞赛单元

钟倍尔对“人”感兴趣,从某种程度上看,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之后,改去读电影,并且成为一个导演,都源自他对于人的着迷。“因为人本身很复杂,”钟倍尔解释说,“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没办法用一句话去概述一个人,他很复杂,但是电影可以,电影能够呈现一个人物的状态。所以就想去读电影。”

特别是一些新闻,或是社会事件,比如说发生了一个案件,罪犯究竟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他是否也有些值得同情的部分等,这些如果不用文学或电影把背后的故事呈现出来,人们所能看到的只会是一个片面。并且,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钟倍尔研究生申请了纽约大学电影制作专业。“基本上只报了纽约大学,我当时就对纽约这座城市特别着迷,可能也是源自于电影的关系。”

他还记得观看电影《出租车司机》时的感受,故事就发生在纽约,那个迷乱的、脏脏的,五光十色的,各种不同阶层交融共处在一起的城市。在纽约这样一个多元而包容的城市,他见到来自全世界不同地方各种各样的人群。“纽约大学的老师和同学,在审美和价值观上,也对我有大的帮助。”

他正筹备的第一部剧情长片《雨夜曼波》正是关于一座城市中四组不同阶层和生活背景人物多线交错的故事,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上海。影片结构的灵感,有些受到了罗伯特·奥特曼导演影片《银色·性·男女》的启发。“城市生活的本质,在某些时候也就是这样的,”钟倍尔解释说,“你不知道你跟一个人擦肩而过,说不定下一秒他会救你的生命。这一直是城市让我着迷的地方,尤其在上海或纽约,经常会发生这种偶然的戏剧性、偶然的奇迹。”

钟倍尔导演作品《雨夜曼波》

而人物故事都来自于他近期关注的一些人物关系,其中一对是关于老年人情感的,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只是一位的另一半失踪了,另一位的伴侣常年在医院住院,某一天,失踪的人突然回来了,打破了原来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另一组人物则是一对身陷出轨事件的知名演员,钟倍尔想反过来讨论公众舆论风暴之中两个人之间真实的情感。“在极端环境下人物情感和关系的复杂变化,对我来说是有意思的。”

F风尚志对话钟倍尔

F风尚志:你之前在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剧组担任执行导演,那是怎样一段经历?

钟倍尔:这是我毕业以后参与的第一部长片电影,有很多新鲜与未知。当然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原本大家以为10月份就拍完了,但是没想到一直拍到了第二年的2月,感觉经历了凯里的春夏秋冬。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电影什么时候能拍完,包括拍摄当中遇到了数不清的困难和挑战,但是最后大家坚持下来了。最后的长镜头正式拍完的时候,大家觉得做了一场梦一样。毕赣导演在审美和风格上独特的追求,他的坚韧和临场应变的能力都对我启发很大。还有整个主创团队,包括监制沈暘老师、摄影指导董劲松老师、美术指导刘强等的行业前辈,他们也是刁亦男导演长期合作的团队。他们的专业、坚持、充满着激情和想象力的工作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后来我们又一起合作了《南方车站的聚会》,在这两部长片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互相的信任。

钟倍尔《地球最后的夜晚》剧组任执行导演

F风尚志:在不同电影的制作中担任不同职务,对你而言有什么收获?

钟倍尔:帮助特别大,因为电影必须得去实践,你必须得拍,不停地拍。你在片场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包括跟大导演合作,他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片子,然后无论从审美跟经验上都学习到很多。我以前就是拍学生片的时候,我还当过演员,现在感觉自己脸发胖了,当演员不太合适。但是当演员也特别好,因为当自己演的时候,也会有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可能和导演所理解的不一样。这些不同职业的经历,会让我更加了解怎么去当导演。

F风尚志:你是怎么样风格的导演?

钟倍尔:目前这是我正在筹备的第一部长片,那这部长片是在上海这座城市中不同背景的人所发生的交织、联系,同时也因为他们处在这个城市中不同的空间场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空间所构成的色彩和化学反应是我这部电影比较想探讨和表现的。风格上也会与我之前的两部短片有着很大的不同。

F风尚志:你在拍摄现场是怎样一种状态?

钟倍尔:我在前期会做大量的工作,景、演员等,但是现场肯定会有很多的变化,会有即兴的东西产生,这也是拍摄电影的魅力所在。

F风尚志:一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你最享受的是哪一部分?

钟倍尔:应该是现场拍摄的时候,还蛮享受的,当然这也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写剧本其实也爽,但是一个人憋着写,有些时候挺难受的。后期剪辑肯定是个巨大的工作,我是不太喜欢一直被闷在一个环境中的。所以我觉得现场可能是最好玩的,但也是压力最大的,因为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最多。

F风尚志:那么,你的满足感是来自于?

钟倍尔:一方面来自于创作的故事和个人审美通过现场拍摄能够直接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是表演的部分,演员在这个场景,跟镜头产生的化学反应,不经意间能够让你获得甚至超越剧本本身的东西,这个是很爽的。

F风尚志:你对做导演这个信念一直都很坚定吗?

钟倍尔:创作本身是孤独的,包括电影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个人审美情趣的表达,所以很多时候会面临无论是创作上还是制作上的困境,有些时候也的确会产生自我怀疑,但是这种小犹豫我觉得很正常,很多人都会有,大的信念不会变。其实自从选择了做电影,就意味着我会知道将来的一生都是和电影相关的。


采访&撰文 | 沈寅

头图摄影|王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