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正是我的中学时代,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便是我最景仰的地方。现在人们习惯称之为“老北图”。
由于我就读于北京女一中,距离老北图只有两站公共汽车的路程,我和同学们抱着探秘的心理,常常去拜访这座神圣的殿堂。当时我们作为最年轻的读者,并非在那里去研究高深的学问,只是去看看一般书籍,享受一下神圣殿堂的氛围,却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使我终生难忘。
到了大学毕业以后的20世纪60年代,我开始搞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当时作为梁思成先生的科研助手,和先生一起研究宋《营造法式》,这时才算真正地借助了老北图的资源。从事研究工作,老北图的书籍是我们工作的依托,在那里我看到了诸多《营造法式》不同年代的版本,这些版本有的只能看胶片,有的可以看原著。其中最宝贵的是《营造法式》的宋版残页胶片,此外还有几个明清的钞本及四库本。通过比较这些不同版本的文字以及书中不同风格的图样,帮助我们解读了《营造法式》中的若干疑难问题,后来梁思成先生在他的《宋营造法式注释》一书中,便将这些不同的《营造法式》版本插页收录其中,以飨读者。
到了80年代,老北图建新馆、迁新址,并更名国家图书馆。在二十世纪末,我开始了一项新的科研工作——北京皇家园林与建筑。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样式雷图(清代建筑匠师样式雷所绘皇家建筑图样),成为我们工作的支柱。我与课题组的研究生频繁出入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在那里的工作人员热情的、不厌其烦的帮助下,我们查阅了1800多张有关圆明园的图纸,通过这些史料,使我们对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有了全面的认识。过去大多数人对圆明园的认识仅仅从清代画家沈原、唐岱所绘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或沈原孙祜所绘木刻版《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得到,而圆明园中有上百处景点,四十景之外的各处如何,不得而知。但在国家图书馆保存的这数以千计的样式雷图档中却可找到若干,尽管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样式雷图中还透露着一些景点变迁的诸多信息,有的信息与文字记载完全吻合,为识别出不同年代的遗迹提供了依据。对于圆明园的建筑,室内空间如何?室内装修如何?只有从样式雷图档和烫样中能够了解。因此从这些图纸中我们看到了圆明园变迁的历史,看到了不同帝王对建筑的不同审美情趣。图样中还有少量有关清代建筑技术做法方面的信息,不见于他处记载,也是非常宝贵的。我们通过解读样式雷图,对其中的几十处景区中的几百座建筑进行了复原研究。样式雷图还对今天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和少数复原工程有着重要价值,我们前一段完成的圆明园如意桥、棕亭桥等保护工程,也是因为在样式雷图档中找到了依据,才被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的。
与此同时,在北京恭王府保护工程中,是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保存的唯一一张恭王府府邸全图,让我们能够认识其中已经被毁的主要大殿银安殿的建筑平面状况,对照考古发掘的部分遗迹,完成了这组建筑的复原设计,并对其进行了复建。这张图还记载着与现存实物不同的一些信息,也是恭王府历史变迁的物证。
国家图书馆对“样式雷图”这样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利用,所采取的开放态度颇受读者欢迎,这对于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以上所举的例子说明了如何使一些国家图书馆保存的“纸质历史文物”为今天的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服务,体现了国家图书馆提出的“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服务社会”的理念,这是更值得歌颂和赞扬的。
郭黛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史学会常务理事。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师从梁思成教授。1987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转自 光明日报 2009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