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孟凡茂:清明感怀

2013-04-09 |

孟凡茂(1979自动化)

清明是个特别的节日,一是祭奠先人,一是踏青赏景。人们常把两事合在一处,能体现中国人的某种智慧,看到满山遍野的春意,而从哀痛中走出来,或许这也是先人所愿意看到的。

借这个节日写几句怀念我的祖父和外祖父。

我的祖父,典型的农民,但读过几年私塾,在村里就是能识文断字的能人了。童年时见过他写春联,不仅写自己家的,也给邻居写。虽不讲什么体,却很潇洒。他们那一代人,生于1910年代,经历了社会的大变迁,也受过许多的磨难,性格上坚韧开朗,办事上勤恳干练。因为是中农,有十几亩地,但在北方也只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计。听说在合作化时,他积极响应入社,除土地、牲畜外,把各种农具全部交到社里,每日在社里忙,可以说是爱社如家了。但不久的大跃进和吃食堂,把合作社搞穷了,穷的连饭都接续不下去了,真是靠野菜和糠秕度日了。当时我已记事儿,大人们从食堂领到的是糠菜团子,其中放几颗豆类的粮食,孩子们就会先掰开挑出来吃。那时,一点点儿粮食都十分的珍贵,只能留给老人和孩子,我不知祖父当时是如何安排全家日常生活的。对我印象较深还是在文革时,农村也搞运动,但农业生产不能停。他是生产队的副队长,党员队长靠边站了,他不是党员,但社员都尊重他,全队的事都由他一人管。农忙时,每日清晨就到田里查看,然后给社员分配农活,自己还要带一拨人去干,可谓身先士卒了。那时,我在停课和放假时也到队里劳动,常看到他每日的忙碌。记得孔夫子说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代表了孔子的理想。我想把这句改写成:“长辈赞之,平辈信之,晚辈敬之”,对于我的祖父,在我们村里,许多人会认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我的外祖父,他也是农民,但不应该是农民。他在民国的初级中学毕业,然后当小学教员,这在当地就是一位知识分子了。解放后,他不愿教书,就务农了。在我的印象中,他真不像农民。他喜欢讲故事,冬天时,邻居们到他家聊天谈论。他在邻村,我去看时,他会问我功课如何,有时也会讲他的同学如何听讲,如何做课堂笔记等。他喜欢读《红楼梦》,更喜欢读《青春之歌》。应该是后者中有的人物与他有相同的经历。我尚记得他曾说《青春之歌》里北大的一次考试,题目是:汉高祖与汉文帝的关系,赵佗是否当过皇帝。一位考生答不出,还把“佗”读成“它”。有人就此写了一句顺口溜,“汉高文帝爸,赵佗不是它,今年考不中,明年再来吧!”后来,我看《青春之歌》时,只是匆匆翻过,也没有查对。还有那首著名的《清明》诗,我记得应该是从他那里听来的,他说从一本书读到,杜牧的诗可以改成长短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在网上一查,知是苏轼所为。在解放前,他有不少书,听他说装了几个麻袋,1947-48年,他到北京避难,把那些书托付给一个朋友。等1949年解放后,他回到家乡,找那位朋友要书,那位朋友为避祸,把书给卖了。这让他惋惜不已,所以时常提起。我在京读书时,因他问“有志者,事竟成”一句是否出自汉光武帝刘秀,让我核实一下。我从图书馆的词典里查到,写信告诉他。后来听舅舅说,那信他放在枕头下,一段时间里常拿出来看。在书籍和知识同样匮乏的农村,能像他那样谈文学名著的人真是太少了,他把他的学识做为与乡邻闲聊的谈资,给自己一种满足感,也该别人带来快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