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知道清华吗?
你了解清华吗?
我会深情地告诉你,
清华是驰名中外的大学。
引人瞩目,令人向往,
一个神奇的名字,
五洲赞扬,
世人眼中的天堂。
那怕走一走,看一看,
也是一生梦寐以求的奢望。
如今的清华,
走过了107个春夏秋冬,
雪百年积耻,历时代沧桑,
沿着中华崛起的道路,
走向今日的灿烂辉煌,
更走向明日的宏伟梦想!
苦难清华
朋友,翻开清华的历史
我来告诉你,
一幕一幕都是苦难的血泪,
一页一页都是闪光的华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难忘啊,一九一一年的国殇。
硝烟刚刚散去,
那个外国人就谋划,
在中国大地建起清华学堂。
清华的诞生,
在千年皇权崩溃之际,
伴随辛亥革命的大浪。
若问为何这样,
曾为留美预科学校的清华,
她的每一片砖瓦,每一根房梁,
都浸透了华夏的哀伤。
只因强盗的疯狂掠夺,
用庚子赔款的血泪银两,
布下了争夺我民族灵魂,
培养西方精神领袖的道场。
然而,如意算盘打错了,
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早已浸透国人的骨髓,
植根于民族的魂魄,
经得起任何风浪的涤荡。
她的强大,
超出了强盗的想象,
她的能量,
足以改变星际的走向,
她的品格,
是那么不屈不挠的顽强,
清华人从屈辱中站起来了,
如睡醒的雄狮,
蓄力待发,后来居上,
清华人从忧伤中走出来了,
似初升红日,
纵驰千古,横扫八荒。
清华人从被利用中成长起来了!
像鸿鹄翱翔,
志存高远,征途漫长。
成为推动中国革新,
争取民族独立,
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清华学堂、学校,
到“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始终同国家的兴衰,
民族的命运唇齿相依,
紧密相连永志不忘。
家国黎民哺育清华大爱厚德,
物竞天演,砥砺清华不息自强。
也许有人会问?
清华?在哪里?
我会告诉你,
清华大学在北京清华园,
西邻燕山苍苍,
东距东海茫茫,
北仰长城,南俯江河。
清华巍然囿中央。
水木清华,皇家园林,
不仅是钟灵毓秀之地,
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一代代清华人在这里徜徉成长。
朋友,回眸清华,
清华人永远难忘。
国学院曾名著中外,
四导师美名流芳。
中西兼容,古今贯通,
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
乾坤浩气铸成清华独立的精神,
下下求索聘书清华自由的思想。
贡献最大的是梅贻琦校长,
开创了清华的“黄金时代”,
令国人自豪,世界赞赏。
成为泰山北斗,
国人矢志的梦想,
成为慈爱港湾,
心系学子远航。
朋友啊,你听,
清华在呐喊,
有着光荣传统的清华人,
中华血脉始终滚烫。
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的前列,
贡献了生命和浓浓血浆,
“五•四”运动有清华人的身影,
“一二•九”有清华人的张狂,
“三•一八断碑”韦杰三烈士,
临终的呐喊久久回荡。
闻一多的拍案一怒,
威震荷花塘,
朱自清宁可饿死,
不领美国救济粮,
清华英烈纪念碑,
铭刻着为国捐躯者,
不朽的灵魂永世留香。
咆啸吧,母亲河!
怒吼吧,清华人!
当日寇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
清华人被迫南迁入湘。
然而在长沙不久,
由于战火近迫,
再度跋山涉水徒移昆明,
清华不再那么的温良。
铁皮房里,茅草棚中,
争秒夺分处处是课堂。
轰炸间隙,迁徙路上,
夜以继日阵阵书声朗。
多少学子忍饥未释书,
多少教授清寒不停讲,
八年耕耘建立奇勋,
困难时尽显铁骨丹心,
战火中锻造民族精英,
苦难中百炼砥柱栋梁。
同胞们,团结起来,
放下手中的纸笔,
拿起杀敌的钢枪。
看哪,
长城脚下大刀的厮杀中,
白洋淀的芦苇丛里,
长白山的皑皑白雪里,
都有清华人保家卫国的坚强。
黄河两岸,
保卫母亲的歌声震荡,
太行山上下,
复仇的子弹早已上瞠。
延安宝塔下,
年青的清华学子啊!
寻求真理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我们看到了,
在这场民族的浩劫中,
清华人早已融入全民族,
滚滚的革命洪流,
不惜马革裹尸,血洒疆场。
谱写了一曲曲的英雄战歌,
为抗战胜利贡献了力量,
不能忘啊,不能忘!
在中华儿女的浴血奋战中,
在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崛起中,
胜利终于属于人民,
侵略者彻底灭亡,
东方的天际,
现出血一样的鲜红,
那是黎明的曙光。
君不见,
从东海之滨到昆仑山脉,
从白山里水到南海港湾。
昔日的清华师生,
如今他们都是,
开拓共和国不屈的战士,
从四面八方汇集,
汇集到了念念不忘的故园,
我们的清华,
望着那弹痕遍体的校墙,
抚摸那被硝烟熏黑的亭廊,
真是激动万分和慨慷。
清华啊,清华!
你是学子魂牵梦绕的课堂,
是永远的课堂,
抗战胜利,
清华人挥师返京北上,
期待尽快修复战争创伤,
实现和平建国的愿望。
但事与愿违,
国民党又举起屠刀,
内战的硝烟风起苍黄,
解放战争掀开新的一章。
清华人的面前,
两种命运,两种前途,
向何处去,前途在何方?
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清华人,
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和回答,
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爱国学生运动一浪高过一浪,
在同反动派的卓绝斗争中,
清华人忠贞不渝,正气铿锵,
在保卫学校的艰苦岁月里,
清华人斗志旺盛,团结坚强。
一九四八年底,
清华迎来了彻底解放。
你看,
清华人的秧歌多么红火,
你听,
清华人的歌声多么嘹亮,
有的学生站在解放军的坦克上,
振臂高呼,多么雄壮,
在经受革命洗礼的同时,
始终不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成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为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了力量。
不忘啊,朋友,
四九年十月的那天,
伟大领袖毛泽东,
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巨人的声音划破长空,
越过群山峻岭,跨过江河湖海,
在朗朗晴空回响。
禁不住激动的泪水,
在清华儿女心中奔放,
多少个日日夜夜,
多少个岁岁年年,
母亲的忧伤,
孩子的哭泣,
民族的屈辱,
同胞的苦难,
都在这一刻结束了,
永远地结束了,
泱泱中华屹立在世界东方。
清华啊,清华!
三十八年风雨岁月,
屡奏中华凯歌永照汗青无疆,
历史记载了苦难中崛起,
时代见证了励志后辉煌。
新中国成立了,
新时代来临了,
新的历史使命清华人肩负,
新的征程清华人奋勇前进,
前进在阳光大道上。
励志清华
新中国的成立,
东方升起的红太阳,
照耀着华夏大地,
也把清华大学照亮。
苦难中崛起的清华,
是那么的鲜活,
那样充满着朝气,
也是那样的稚嫩芬芳。
重生的清华和它的创造者们
呼吸着和平的空气,
沐浴着雨露阳光,
以开拓者的勇气,
走了一条用鲜花和荆棘铺垫
的阳光大道。
这是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留下了一串串令人难忘的足迹,
记载了一段段励志清华的史章。
中兴于建国岁月的清华,
在见证人的心中记忆犹新,
历历在目,永刻心房。
他们不仅目睹了清华的发展,
也用心灵感受了励志的情怀。
如果走进他们的逝去岁月,
你们将看到怎样一个清华?
听啊!
第一届全国政协大会,
有清华人献策的声响,
看啊!
共和国国徽的设计,
有清华人的汗水流淌。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大会堂和十大建筑,
清华人倾注了浓浓的血浆。
最难忘的是,
50年六月的那一天,
应清华师生的要求,
伟大领袖毛泽东,
六次亲书“清华大学”,
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高悬清华永世流芳。
为此清华人欢欣鼓舞,
倍感亲切和自豪,
为励志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然而,
翻开清华建国的史册,
我们有无穷的感叹和迷茫。
新中国成立后,
百废待兴,
教育事业更是极为落后,
各种人才十分缺乏,
面对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中央进行了院系大调整,
作为最具实力的清华,
受到“剃光头”式的冲击,
打破了建立“大清华”的梦想。
综合性的历史名校,
变成工科一技的独秀,
曾经是科学家最密集的学府,
四分之三被调离,
真是伤筋动骨原气大伤,
让人感到吃惊难忘。
面对几乎倾覆的损失,
清华人是如何看待这场剧变?
喊出了让世人汗颜的口号,
“一切为了国家”,
一句话诠释了清华人的担当。
清华人抱负、救国、图强
的伟大精神,
清华人励志、奉献、博大
的高风亮节,
不能不令后人敬佩和赞扬。
清华啊,清华!
真不愧一颗夺目的明珠,
熠熠生辉,声名远扬,
代表着中国大学的荣誉和形象。
世人不会忘记,
为彻底根治潮白河水患,
解决北京市用水,
周总理将密云水库的设计,
交给清华水利系,
清华人不负重托,全力顽强。
在张光斗教授的指导下,
师生不顾疲劳,不怕饥饿,
兢兢业业做好每个设计,
圆满解决了各种难题,
使密云水库至今发挥着
防洪、供水、灌溉、
发电、养殖、旅游的作用。
闪耀着清华人的功绩辉煌。
在清华最困难的时候,
52年12月24日,
天降大任于斯人,
蒋南翔出任清华校长。
“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理念,
给清华人新的活力,
不仅开创了清华的“黄金一代”,
而且影响了几代清华人。
翻开清华的发展史,
正是从这里开始励志征程,
每走一步都闪着光芒。
清华人有明确的办学思想,
就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
首创了政治辅导制度,
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至今依然传承和发扬。
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攀登三层楼的理想。
不仅给学生“干粮”,
还要给学生“猎枪”。
三队引领德智体,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著名的口号至今流芳。
在如何办好中国特色大学上,
清华人倡导“两种人”会师,
两轮推进伟业校强。
在如何振兴教育上,
清华人解决了两个根本,
一个是高质量,一个是大方向。
清华啊,清华!
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做出的贡献不可估量。
55年毛泽东主席提出,
中国要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
清华人积极响应号召,
增设了工程物理系,
注重军工服务于国防。
短短的十年时间,
培养出院士10名,
走出将军11名,
还有部以上领导11名,
这些数字令人震奋和敬仰。
不要说一个系,
就是一个大学也很难办到,
但清华人办到了,
这就是清华成绩单的响亮。
励志的清华啊!
从建国伊始到65年,
励精图治的十五年,
创造奇迹的十五年,
从东海之滨到昆仑山脉,
从白山黑水到南海港湾,
热血青年怀着建设祖国,
振兴中华的宏远理想,
跨进了美丽的清华国,
在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成长。
两万名学子在清华,
星光灯光,通宵达旦,
寒去暑消,春花秋月,
树荫中书声朗朗,
大礼堂辩语铿锵,
学成毕业响应党的号召,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在平凡的岗位上,
从点滴做起大事担当。
南京长江大桥,
葛洲坝工地,
小浪底工程的兴建,
长春一汽的投产,
祖国的每个角落,
都有清华人的伟绩,
得众望而蜚誉八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图,
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的彩绘,
都有清华人的心血,
强国威而千秋流芳。
清华人以身许国,
名人数不胜数,
华罗庚、曹禺、费孝通、
梁思成、钱伟长、钱学森,
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
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更感到无尚荣光。
励志的15年啊!
清华揽才俊而打造
择高峰而勇攀,
成就了一批学术大师,
兴业精英,治国栋梁。
请看一组令人瞩目的数字,
十五年的岁月,
培养两院院士174人,
正部级35人,
封疆大吏17人,
更多的成为各行各业的柱石,
更为突出的是上届中央政治局,
9个常委中4人是清华学生,
历史事实证明,
励志的清华是成功的,
是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的榜样。
清华的成果举世瞩目,
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英雄清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经历了七年的政治动乱,
面对教育何去何存?
大学的命运如何?
年青一代已经从政治狂热,
进入了冷静的思考。
毛主席发出七•二一指示,
灿烂曙光把大地照亮。
英雄的清华,
青山依旧在。
率先招收工农兵大学生,
为高校树立了榜样!
工农兵大学生,
满怀学习的愿望,
从祖国四面八方,
跨进清华的校门,
步入神圣的知识殿堂。
他们来自工厂,
带着工人阶级的瞩托。
他们来自农村,
带着农民父辈的希望。
他们来自军营,
带着革命军队的光荣传统。
他们是历史的佼佼者,
是时代的幸运儿,
都有远大的革命理想。
渴望知识崇尚科学,
是深埋心底的共同愿望。
如饥似渴,孜孜不倦,
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
信心百倍,毅力坚强,
双手拥抱知识的海洋。
图书馆,阶梯教育,
实验室,草坪树荫,
到处是苦学的课堂,
到处是实践的战场。
“四人帮”的倒行逆施,
没有泯灭学习的信心,
反而更加勤奋天天向上。
“带着麻袋装知识”,
早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清华的教师是身处逆境,
承受着各种压力和困难,
然而没有人退缩彷徨。
对教育事业忠心耿耿,
付出辛勤的汗水和血浆。
不会忘记编写教材,
深夜办公室的灯光。
不会忘记周日补课,
谆谆讲授刻在心房。
老师不仅教给知识,
更教会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开门办学,
是最熟悉的教学模式,
学工、学农、学军,
是最重要的必修课。
在车间、矿山,
在田野、国防基地,
到处留下师生的足迹,
到处是授课的讲堂。
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
是那一代清华人的基本特征。
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
是那一代清华人的真实写照。
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是那一代清华人的优秀品质。
德才并重,情理兼修,
是那一代清华人的情操高尚。
正是这一代人接地气的实干,
撑起了清华的英雄脊梁。
岁月淘尽英雄,
风云染红华光。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清华经历了太多,
不仅承受了“四人帮”的白色恐怖,
也目睹了“四人帮”的垮台灭亡。
把磨难踩在脚下,
把希望埋在心底发光。
三位伟人的相继去世,
十里长街相送的壮举,
天安门广场悼念的人海,
清华人亲历和目睹,
心灵被深深打动而震荡。
青藏羊八井的援建,
清华人奋不顾身投入战场,
唐山大地震的发生,
清华人义无反顾冲在一线,
经历血与火的考验。
清华的光荣传统大放光芒。
那个时代的清华师生,
没有金钱的铜臭,
没有利益的浊流,
师生感情可昭日月而流芳。
那个时代的清华学生,
没有一点自私的杂质,
没有一点世俗的狭隘,
同学情是没有血缘的至纯、至尚。
清华啊,英雄的清华!
你培养出的那一代清华人,
在不同的岗位上,
认认真真的学习,
踏踏实实地做人,
勤勤恳恳地工作,
兢兢业业地奉献,
实践了“人民送我上大学,
我上大学为人民”的诺言和担当。
同全国百万工农兵大学生一起,
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
迅猛发展的九十年代,
充满希望的二十一世纪。
贡献了青春年华和无穷力量,
放飞了绚丽人生的梦想。
有的成为院士、教授、专家,
有的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有的成为新领域的领军人,
有的成为各级领导,
成就了习近平杰出的领袖,
这是工农兵大学生的骄傲,
这是英雄清华的自豪和荣光。
几度风云,几度春秋,
英雄的清华,
历尽逆境,初心不改,
风霜雪雨中搏激流勇上。
金色校徽,热血铸就,
英雄的清华,
危难之处大显身手,
峥嵘岁月中傲苍穹飞翔!
辉煌清华
滔滔江河,万古流长,
江河之水冲不走什么?
是我们对清华的眷恋。
万古之时磨亮了什么?
是我们对清华的向往。
站在清华校史馆,
回眸岁月的沧桑,
二校门在红阳下依旧雄壮,
飞翔在清华园上空。
俯视水木的绚丽,
荷塘在月色中仍然耀亮。
工字厅侧耳细听,
四十年前的春雷,
至今回响振撼八方。
1978年3月的早春,
当鼎新革故的雷霆,
宣告了春天来了,
清华园洋溢着久违的芬芳。
第一批恢复高考的新生,
走进了工程师摇篮的殿堂。
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清华人倍受鼓舞,
把苦难踩在脚下,春天分享。
中南海含秀轩,
清华人聆听教诲,
孕育新发展在怀中,热情高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冲破“两个凡是”的桎梏,
生机和活力充满希望。
党的三中全会落下帷幕,
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登上历史的舞台光芒万丈。
清华迎来了发展的时机,
向着世界一流进军。
巨轮开始扬帆启航,
面向未来、面向时代。
清华应走什么路,
选什么样的发展方向,
清华人站在星汉灿烂的高岗。
人才培养是一面大纛,
“两个中心”擎起改革的火把,
“三项结合”把主旋律唱响。
春潮滚滚,涛声拍案,
清华面貌焕然一新,
开始逐鹿环球拓土开疆。
一个华丽转身,
踏歌舞出了新的升华。
一个恢弘理念,
凝聚师生员工无穷力量。
学科布局,规模宏大,
十大门类异彩缤纷。
理工结合,文理渗透,
蓬勃发展湮没了几年的酣畅。
济济师群春风化雨,
佼佼学子竞展才华。
科学研究实力强劲,
纵横合璧在宇宙里翕张。
树宗旨为远大宏图,
倾心智于民众流芳。
择高峰以勇攀登极,
累累硕果盛誉八方。
有多少个第一位居高校之首:
第一个成立研究生院,
第一个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名师荟萃清华第一,
两院院士清华第一。
多少个第一填补了国家空白,
多少个第一领先世界创造辉煌。
顶天立地树人,
栋材如林豪壮。
短短的四十年沧桑,
有多少治国精英叱咤风云,
有多少创业豪杰书写华章。
短短的四十年,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卓越成果大放光芒。
科技产业方兴未艾,
园区发展繁荣昌盛。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党的建设拓展和加强。
得天下英才而用之,
汇五洲俊杰而扬长。
聘请国际著名大师执教,
清华如虎添翼,
在蓝天展翅遨翔。
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是时代的强音,催人奋进。
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
是清华人的追求和梦想。
三个九年分三步走,
前二步基本实现举世瞩目。
最终的历史任务,
有信心完成与日月同光。
清华啊,清华,
像母亲的怀抱,
温暖着清华人的心房。
美丽的清华园,
“万千变幻都非凡境
去来坦荡俱是仙居”
永远是清华人的精神家园,
总是魂牵梦萦的向往。
清华啊,清华,
伴随百年时代风云,
紧系民族命运和国家兴亡。
从历史走向未来,
永在改革开放的路上。
光荣的清华传统,
伟大的清华精神,
定会代代相传光大发扬。
自强不息早已刻骨铭心,
厚德载物感恩回报中华。
未来的清华,
将兴盛久远,永葆青春,
勇立潮头唱大风,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奋斗清华
东风破,山河碎,
百年清华百年情。
回顾苦难、励志、辉煌的百年史。
没有哪所学校如此曲折?
没有哪个校园这样波澜?
我们无法选择历史,
但是,
我们可以创造历史,
我们可以书写历史。
因为,
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的力量。
清华的历史,
就是人类进步的创造,
清华的辉煌,
就是学子血汗的流淌。
为之悲歌,
为之昂首,
为之喝彩!
是我们终身的信仰!
我们曾经苦难过,
也有励志时。
往日的辉煌,
今朝的奋斗,
将展现一个更加崭新的清华!
将续写一段不朽篇章的校史!
如今的清华,
校园内已是高楼林立,
满园苍松翠竹,
处处流水潺缓,
好一幅天上人间。
如今的清华,
已是高朋满座。
群星争辉凝正气,
藏龙卧虎汇春阳。
如今的清华,
已是鹤立鸡群,
名声在外鹏程远,
百花齐放溢芳香。
但是,
历史未曾结束,
创新更需奋斗!
攀登全球的科技高峰,
踏上世界的冰山绝顶,
还需清华腾飞,
还需清华不败!
没有什么能阻挡历史车轮,
没有什么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勇立潮头,携手筑梦。
再看百年后的清华,
已是换了人间,
已是风流人物尽在清华!
————————————————————
作者简介:
李吉伟:1952年生人。1967年初中毕业回乡,1969年加入共产党,1971年在丰镇县团委工作。1973-1977年在清华大学电力系高三班学习,曾任电力系学生会副主席、主席。1977年毕业分配至内蒙古电管局政治处,后调回家乡工作,历任丰镇市黑圪塔洼乡副乡长、乡长。1992年调回丰镇市劳动局工作,历任副局长、就业局局长。2014年退休。2017年参加北京秀雅诗社。担任2017年中国第四届诗歌春晚办公室信息中心副主任。2018年中国第五届诗歌春晚北区办公室副主任。
盛万山:1950年生人。1969年至1971年陕北下乡插队。1973年至1977年清华大学建工系任团支部书记。1977年至2010年分別在市房管局、北辰集团工作。2010年退休。现任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北京秀雅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