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吴岫原:从售票员到大学生

2019-03-05 | 吴岫原(1977级力学师资班) | 来源 《博览群书》2018年第3期 |

我是 72 届初中、74 届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后,我们高 22 班20 名同学满怀“与贫下中农一起过春节”的热情,于 1975 年 3 月,先于同届毕业生去插队。在劳动了大约一年半,城里大批招工。我与大多数知青都回城了。

我们那批回城的知青主要分配在服务行业。我被分配到北京电车二场 113 路车队当售票员。是跟早、晚高峰时增加的小车。跑小车的司机和售票员多为同届或上一届的,清一色小年轻,尽管大家其乐也融融,但填补不了深层的精神空虚。

忘了啥时候、从谁那里得知要恢复高考了,这个消息令我热血沸腾,分明看到眼前铺就的一条金光大道。我立即一扫空虚、无聊的状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思就如激光束一样集中,瞄准的靶子就是高考。报考大学的同时,车队也开始招考司机。年轻的售票员大都希望学开车,技术性强,比卖票酷多了。我也要报名。张队长笑眯眯地问我:“小吴啊,想脚踩两只船?”实事求是的善意调侃,我听后心里极不受用,诠释为队长不待见我考司机。心里犟嘴 :有不让脚踩两只船的明文规定吗?但这一激,逼得我背水一战,绝了考司机的念头。五个指头攥成拳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立即开始利用下班时间搜罗复习资料。

那时我除了有“我要读书”(语出《我要读书》书名)的强烈愿望,对大学一无所知,还以为就像初中升高中一样,语文数学都学,只不过更高深罢了,报名时才知道有文理分科这么一说。我对文或理没有特别偏好,或者说都有兴趣,但毫不犹豫弃文从理。我坚定地认为:爱好和饭碗不属同一个范畴。这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小接受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也因为对当时社会上的假大空风气烦透了,心想学文能学出啥名堂?学知识是为了学以致用,理工实打实,文科不就是万金油嘛,不上大学也能自学。

我在父亲的建议下尝试过利用工余自学。父亲主动为我联系了指导老师。第一次拜师,我提着一盒母亲为我准备好的广式月饼作为束脩,公共汽车坐了一站又一站,“绵绵无绝期”,折腾得又有些“旧病”复发,头昏昏沉沉的。听老师授课时,仍然没能摆脱坐车的意境,强睁着双眼看着老师,努力竖着耳朵听讲,就是不入脑子,神志在梦与醒之间挣扎。我理智地降低了听课的期望值,不指望听进啥了,只要能够不打瞌睡,保全老师和我的面子,就是胜利。可无论我的意志多么坚强,脑袋还是很不争气地、鸡啄米一样地猛然点了好几次。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圣人的话说到我心坎儿上了。我的状况是“行无余力”,这“文”看来是没条件学下去了。果不其然,后来因种种记不得的原因(也许高考是客观原因),就没有后来了。

在那个不失激情的年代和年龄,除了就业的实际考虑,我也有相当成分的科技救国理想。那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深入人心。由于高考的契机,我感觉个人的志趣与国家这艘巨轮的航向可以如此完美地一致,自己不再属于溜边儿的黄花鱼了,也不是被动地被潮流裹挟着走了,而是可以自主地选择、主动地加入社会主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考大学的整个过程,家里人没掺和,自己一手操持,一腔我的青春我做主的主人公气概。报大学于我如做梦娶媳妇,由着性儿只想最可心的,当然第一志愿就是清华。然后选专业。我喜欢当工程师,不会选数学、物理这样的基础学科,别的专业又一无所知,就填了力学。我的三个志愿是:清华大学力学专业,北工大无线电,复旦生物,都是凭自己的一知半解和直觉瞎填的。

第一天进考场,心跳得厉害,数了一下,每分钟120 下。我那时若心跳过 70 就往往预示低烧。跳到那个程度,真是原始人看见身后狮子追来要逃命才会产生的应急反应。

谢天谢地考完了,虽然有遗憾,大体感觉不坏。身心疲惫,没啥可闹了,又回到车队。得到录取通知时,是从未体验过的高兴和轻松,用咸鱼翻身或鲤鱼跳龙门来形容都不为过。那时的大学生被称之为“天之骄子”。为了庆贺“金榜题名”,我提议买糖庆祝。母亲高兴地赞成说:“应该!”这时我已经转正,工资涨到 40 元,于是慷慨解囊五元大钞,跑到北新桥副食商场买了自己平时根本不会问津、当时能买得到的最高级的杂拌儿软糖,招待亲友和同事,直追婚礼发喜糖的档次。

清华报到那天,校园里碰上物理班的张伯英,他也是 21 中的,比我低一级。校友相逢,又成校友;双喜临门,分外惊喜。张伯英告诉我:我们都是师资班的。他在物师七,我是力师七的,同属基础部。我一听,圆乎脸儿“呱哒”一下就成了长乎脸儿,比川剧的变脸还神速。我最怕当老师,这与我当工程师的愿望相差太远啦!虽然我是“四眼儿”,可报名的时候,白纸黑字“力学专业”四个字绝对不会看差,现在咋就凭空蹦出个“师资班”?

我们力师七的班主任是纪辉玉和范钦珊两位老师,分别辅导我们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而教授这两门看家本领的,是教学经验丰富的黄昭度黄先生和吴明德吴先生。吴先生京剧唱得好,是名票友,去《沙家浜》里刁德一的角儿,曾应我们请求唱过一段儿。以我不专业的眼光评判,吴先生神形兼备,唱念俱佳,和马长礼差不多。范老师的材料力学在业内首屈一指,直到现在还在与时俱进,不断在教书育人的理念和实践上做新的探索和尝试。相比之下,我在美加的工学院(我在六所不同类型院校的不同学科注过册、上过课,分别在美加得到过两个不同领域的学位)还没见过或听说过有如此在教学上下功夫且成绩斐然的教授。

我们的老师爱生如子。大概是大一的第一次考试,范老师给我们买来一大包散装巧克力(当时的新产品,好吃、实惠,属高级糖果类),说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需要补充高糖和高蛋白,而巧克力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最佳营养品。一次我材料力学没考好,放假同学们都回家了,我闷在宿舍里用功。吴先生登门找我聊闲天,我心知肚明吴先生是在帮我转移注意力。纪老师对我讲过多次,她从我的报考材料中得知父亲是(归国)华侨,就特别把我留下了。“特招”,就是说分数不咋地,记得总分是 312.5。父亲 18 岁参加革命,二十郎当回国参加新四军打鬼子;纪老师是印尼望族富商家的大小姐,十几岁归国受教育,在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的同年参加了抗美援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他们共同的南洋归侨身份,让我意外因“祸”得“特权”。父亲后来讲,他最担心我政审通不过。我考大学的时候,他的问题还悬而未决(没有“落实政策 ”), 海外关系倒是其次。所以,我进清华的三个关键是:第一、我上过高中:第二、清华力学专业是第一志愿:第三、碰上了归侨身份的纪老师招生。这重要的三步,任何一步若稍有差异,都可能导向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而重中之重是第一步。

四十年过去了,《毕业歌》里的“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言犹在耳,时代却发生了巨变。四十年最值得欣慰的是身在“江湖”,见证了祖国的和平崛起,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強。”

( 作者简介 :吴岫原,1956年生于北京,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怀柔县黄花城公社东宫大队插队。1976 年在北京电车二场任售票员。1978 至1984 年在清华大学读本科、硕士。)


相关新闻

  • 312016.03

    清华学生棒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棒球赛冠军

    清华学生棒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棒球赛冠军(版权所有© 清华大学档案馆)

  • 312016.03

    第三届CUBA中国大学生联赛

    2000年11月第三届CUBA中国大学生联赛在清华。(图片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档案馆)

  • 302016.03

    我的大学生活轶事

    走进南门,路人告诉我,新生报到要到1号楼,就在这条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路的尽头,还得向左拐过去一大截!——“偶倒”!!要知道我当年可是一手提着一个没有现在....

  • 122021.01

    70年前西南联大学生王积涛留美影录

    1944年,在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做助教已三年的父亲王积涛考取清华第六届庚款留美生(制药学),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1947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在普渡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下面是近来找到的几张70年前他在普渡大学及其它地方与正在各学科专业就读、访问的一些中国学生、老师的合影照片,其中有几位联大校友(带*号者)。括号内为后来他们的研究专长及本科毕业学校(有的人名还不清楚,如有读者认出望与笔者联系)...

  • 032016.03

    回忆我的大学生活

    忆起清华生涯,我对刚入学的那段时间印象最深,好多事情历历在目。也许是因为初到一个新集体的新鲜感和兴奋劲使然吧。

  • 122008.06

    大学生沙滩排球赛清华获佳绩

    【新闻中心讯】6月8日在清华大学沙滩排球场闭幕的2008年北京市大学生沙滩排球比赛上,清华大学代表队最终取得了女子第二名,女子第三名,男子第一名,男子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在参赛高校中综合成绩名列前茅。

  • 272017.11

    徐勃: 从象牙塔到扎根“黑土地”的大学生村官

    2012年,处于求职季的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生徐勃,并没有应届毕业生脸上的常见的迷惘。这位来自江西农村的年轻小伙,坚定地选择投入“黑土地”的怀抱,来....

  • 162007.10

    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在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佳绩

    2007年10月13日,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展演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校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代表清华大学参加了本次演出活动,并最终以19.06分夺得第一名。

  • 012008.10

    世界大学生射击锦标赛闭幕式在清华举行

    10月8日至11日,历时四天的第二届世界大学生射击锦标赛圆满结束,11日的闭幕式在清华举行。

  • 302016.03

    1997年大学生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