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期的蒲公英种子,会随风飘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落地生根。如果将这些种子换成微型传感器会有怎样的有趣应用呢?2021年9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厉侃(2010级航院)与美国西北大学约翰·A·罗杰斯(John A.Rogers)、黄永刚课题组等多所科研机构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仿风传种子三维微电子飞行器相关论文,在《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作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厉侃告诉记者,这一成果以风传种...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教育家,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领域辛勤耕耘几十年,带领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团队以提高核能的安全性为主要学术理念,走出了我国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世界的成功之路。2021年11月3日,王大中院士获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大中院士、高祖瑛教授伉俪决定将国家和学校的全部奖励金捐赠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王大中奖学金”,以鼓励后学...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原名五○四厂),是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工厂。它是我国第一座铀浓缩工厂,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提供了合格装料。上大学时,郭永怀、钱三强、邓稼先、王承书等老一辈核工业“偶像”的名字,就已经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梦想着也能像他们一样,在核工业战线上干出一番事业。2008年,我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至诚报国没有穷期。在我身边,有一位叫韩大匡的老人,他以89岁的高龄,依然奋战在石油大数据的科研一线,努力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用一生的不懈奋斗,诠释一名老党员的执着和奉献。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韩大匡报考了清华大学采矿系,决心投身于祖国最需要的事业。被录取后,他学业上积极进取、思想上不断进步,成为清华大学采矿系第一批学生党员。这更加坚定了他立志成才、矢志报国的信念。毕业后,韩大...
我受之于国家和人民的多,为国家和人民工作的少,深感惭愧和不安。我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矢志不移。——摘自《张光斗传》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2006年12月18日至21日,清华校友总会钱锡康、黄文辉,清华大学工物系党委副书记于涵,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蔡甄一行访问了中核兰州504厂。 前排右起:于涵、刘增荣、钱锡康、赵尚礼、黄文辉。后排右起:俞兆飞、韩冰、贾兴国、杨永平、蔡甄、李卫东、邱兵。(一)位于兰州市郊,坐落在群山环抱的黄河河谷两岸的504厂是我国第一家从事铀同位素分离的企业,是“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我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