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赴由由信福养老院举行了慰问演出,这是一次公益演出,演出非常成功,现场座无虚席,全院130多人,能来的全来了,其中不乏坐着轮椅来观演的老人。
摄影:由由信福养老院
台上耄耋之年的艺术团“老少年”倾情演出,燃动了台下老人们的心,到最后一个节目时,大家挥动着小国旗,台上台下同声高唱《歌唱祖国》,唱完主持人季元冰和陈渝宣布“演出结束”,但观众意犹未尽,不肯离去,高声喊道“再来一个!……”有感于观众的盛情,又加唱了一首《我和我的祖国》,此时全场气氛热烈,大家的心都连在了一起,被歌声融化了!
摄影:周志宏
最后还有养老院的老人唱着“映山红”来到台上,要和我们一起唱,还有一位住养老人是清华54级水利系学长王老师,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满含热泪和我们合影留念,这真是一场让人感动的爱心义演!
以下简略记录本次演出盛况。
一、倾情演出
本次演出共19个节目,节目单如下:
1.全体大合唱《我爱在高原上行走》和《长街宴》
演出当天,蒲明书去松江接老搭档虞淙
《我爱在高原上行走》的歌曲词作者蒲明书及曲作者虞淙均为艺术团团员,亦参加了大合唱。民乐伴奏是艺术团民乐队,参演团员:项祖荃、陈奎林、沈永祺、程林,钢琴伴奏王纪中。
张凤文与虞淙学长(摄影:周志宏)
民乐伴奏:艺术团民乐队,钢琴伴奏:王纪中
《长街宴》的词作者徐荣凯是82岁的清华校友,曾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曲作者万里是云南省委宣传部创作研究中心组组长,国家一级作曲,万里的父母都是西南联大的校友。钢琴伴奏是志愿者张凤文。
下面是《我爱在高原上行走》和《长街宴》的演出视频:
2.琵琶独奏《忆江南》
沈永琪学长(摄影:虞淙)
演奏者是沈永琪学长。沈学长的琵琶弹奏水平很高,听他的琵琶,仿佛看见了江南的小桥流水,悠悠荡荡的乌篷船,濛濛细雨中悠长小巷里的一把红伞……可以让人领略烟雨江南的无穷韵味。
3.男声小合唱《思念》
由男高声部表演,付维国学长指挥,陈陈老师钢琴伴奏。陈陈老师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参加艺术团活动,这次又听见她流畅优美的钢琴声,真是让人特别高兴!演出团员是:仇国平、王显周、付维国、张开慧、蒲明书、杜秋谷、章镛初、庞安全、严永和、陈秋强。
以下是演出视频:
4.口琴合奏《波兰圆舞曲》
口琴演奏:诸葛镇、杨克勤、平涌泉、王英瑜、李慧敏和严成钊,手风琴伴奏:王纪中。以下是演出视频:
5.男声小合唱:《一路歌唱》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这两首歌由糜伟民老师编排和指挥,男高声部和男低声部联合出演,阵容强大,表演形式新颖,很受大家欢迎。
演出人员名单:仇国平、付维国、蒲明书、王显周、章镛初、庞安全、陈秋强、杜秋谷、严永和、季元冰、梁国光、严成钊、平涌泉、吴毓鸣、杨克勤、诸葛镇、虞淙、柏占山,指挥糜伟民、手风琴伴奏王纪中。
下面是演出视频:
6.诗朗诵《老有老的骄傲》
由88岁的张开慧学长朗诵的这首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充满艺术感染力。以下是朗诵视频:
7.女声表演唱《纺织姑娘》
女声表演唱的参演人员有:周美英、陈渝、王小菊、高举、李慧敏、龙文懋、李东仙、王健,手风琴伴奏:王纪中。她们的表演活泼可爱,充满青春活力。
8.民乐合奏《浏阳河》
由艺术团民乐队演出,参演团员:项祖荃,陈奎林,沈永祺,程林,王莉。演出视频如下:
9.女声小合唱《莫尼山》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摄影:陈秋强
演出团员有:黄豪、赵湘英、周美英、翁蓓华、李慧敏、王英瑜、安利群、侯璐璐、任丽翰、曹耶南、王莉、王纪中,指挥:糜伟民,钢琴伴奏:张凤文。
以下是演出视频:
10.小品朗诵《木偶探海》
这个节目原来是刘西拉团长的拿手节目,只可惜西拉团长已仙逝,现在由季元冰老师朗诵演出,季老师声音浑厚富有磁性,特别好听,可惜没有成功录像,就用排练时的视频片段让大家欣赏一下季老师的表演。
11.女声表演唱《江南烟雨》
这是一个很有江南风韵的表演节目,仍然由民乐队伴奏,表演者:周美英、陆惠玉、赵玉贞、李慧敏、安琪、裴小璐。她们的表演一招一式很有范儿,表现出江南女子灵动、活泼、秀美的风韵,获得大家的赞扬。
12.小快板《油灯碗儿》
这是秘书长梁国光学长的拿手好戏,手上快板儿不停地打,嘴皮儿吐噜噜又快又利索,这嘴上功夫可不得了!
13.小合唱《你鼓舞了我》
小合唱参演人员是:李慧敏、曹耶南、陆惠玉、赵玉贞、王英瑜、杨克勤、平涌泉、章镛初、杜秋谷、庞安全,钢琴伴奏是陈陈老师。
14.全体大合唱《祖国不会忘记+少年》《歌唱祖国》,加唱《我和我的祖国》
摄影:陈秋强
如前所述,最后艺术团全体参演人员上台,合唱《祖国不会忘记+少年》,经典的曲目,燃动了所有人的心,全场沸腾起来,一起合唱《歌唱祖国》,最后在大家的挽留和请求下,又加唱了《我和我的祖国》。至此演出圆满结束。
二、台前幕后
一次演出虽然只有两三个小时,但是却有许多人为此付出太多的努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有的事无论巨细,都需要有人去做。如今艺术团的学长很多都已80多岁,在其他地方,可能都需要别人来照顾了,但是在艺术团,大家捧着一颗心来,去温暖照亮别人的心,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病痛,无私地奉献,不计回报。
在台前奔忙的翁蓓华老师
在后台练唱的翁蓓华老师
这次演出的场记是团友翁蓓华老师,她在整个演出的两小时里几乎没有停过脚步,要通知每一个演出人员准备上场,叮嘱服装、搬椅子抬桌子帮忙布置舞台道具……还要忙里偷闲地和大家一起练唱演出歌曲,而我知道,她腰有伤,其实做这些事都是很吃力的,但是她无怨无悔、笑容满面地奔忙着,无私的精神令人感动。
高举
高举不但要自己参加演出,还要操作音响,但是她认真管理,糜指挥要求放哪一段,马上就找到,真正做到了演出、音响两不误,很棒!
任丽翰老师
为这次演出,艺术团认真排练了很多次,有时没有场地,任丽翰老师和梁国光老师就让我们去他们家里排练,每次排练,任老师钢琴伴奏,梁国光老师给我们准备午餐,十几二十人的午餐把梁老师累得够呛,这样搞了好几次,我们都特别过意不去,但是任老师总是不由分说地“命令”我们用餐,特别客气,让我们不认真排练都觉得对不起他们夫妻俩的盛情款待。
艺术团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其他不多说,看看这些照片,大家自己感受吧!
照片的摄影师主要有:陈秋强、周志宏、翁蓓华、高举、心语、虞淙、诸葛镇、侯璐璐、王莉、李东仙、糜伟民、安利群等,每张照片就不单独标示了。感谢王静毅帮助我录节目。
本次公益演出就记录到这里,祝各位都有健康的身体,快乐常在,人老心不老,永远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