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竹简今仍在 不见当年读简人——纪念李学勤先生

2019-05-23 |

2019年2月24日凌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病逝,享年86岁。那一刻,这位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及文献学等诸多领域享有学术盛誉、著作等身的“国宝级”百科全书式学者,为寂静的夜空点亮了一颗星。

李学勤与清华的缘分仅有不到二十年的时光,他1951年就读于清华哲学系,1952年夏天离开,先后工作于考古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2004年才回到母校工作,直至去世。而就是这十几年的缘分,又几乎都与那些后来被称作“清华简”的珍贵文物密不可分——自2006年得知这批距今2300多年的竹简的存在,到2007年亲赴香港一睹真颜,再到2008年近2500枚“清华简”入藏清华园、抢救式整理报告每年出炉一辑。人们或许猜测,与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郭店简”和“上博简”齐名的清华简,在李学勤这样一位享誉国内外的简帛研究权威的眼中应是稀松平常的,但他却称“它是最特殊的”,“我被它震撼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2012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一行来到中心,在李学勤及团队的详细介绍下,观看了清华简。彼时,恰逢《算表》这项重要成果整理完成。令所有人震撼的是,那些按照一定规律书写着数字的竹简,经数学史专家团队鉴定,竟然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十进制算具,它填补了先秦时期数学文献实物的空白,在我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7年4月,清华简《算表》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仪式举行,已经84岁高龄的李学勤出席大会,并接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向其颁发的证书。他还向参会专家和师生报告了最新发布的清华简第七辑成果——四篇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战国简册。那一次报告,他声音如常,思路清晰。而2018年11月,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清华简第八辑成果同期发布的纪念大会上,李学勤却再没能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简还在,人去了。李学勤一生致力于考古、历史、古文字及文献学的研究,他怀着浓厚的兴趣和孩童般的好奇心,在不断出现的困惑中探寻历史真相,力求让那些千古谜团得以重见天日。在清华大学工作的十余年间,他不仅带领团队日复一日地解读着清华简,还为学校建成世界一流文科研究中心、为我国出土文献的发展与人才培养贡献着巨大力量。

十年间历尽艰辛,

清华简真相逐现。

李学勤先生千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