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简称“基金会”)工作总结与发展研讨会在工字厅举行。研讨会围绕学校整体发展战略,总结交流基金会在过去27年中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凝聚共识,研究部署基金会在110周年校庆后新时期的重点工作。
会议现场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出席研讨会并讲话,副校长、基金会理事长杨斌主持会议并做基金会总结报告,基金会秘书长袁桅做基金会发展报告。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原基金会理事长贺美英,原常务副校长、原基金会副理事长杨家庆,以及原基金会秘书长宋军、李家强,基金会理事陈大同、邓锋、方方校友出席会议。
邱勇讲话
邱勇充分肯定了基金会过去27年的工作成绩。他说,今年暑期工作会后,基金会率先布局,整体筹划,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本次研讨会既对过去27年基金会工作进行总结,也为未来制定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规划进行研讨。基金会工作和学校工作一样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历史感是通过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对过去进行总结反思,并把这种总结反思体现在未来工作的思考上。基金会工作在新阶段要有新的定位,包括基金会在内的所有院系部处都需要在学校整体发展态势下重新定位。11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充分肯定了清华大学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总书记的肯定也使我们对110周年校庆后清华的发展充满自信。清华人要倍加珍惜总书记的高度肯定和殷切期盼,倍加珍惜这所学校的声誉、历史、文化,倍加珍惜清华始终如一、行胜于言的良好作风。
邱勇认为,清华最值得珍惜的经验有两条:一是党委的全面坚强领导,二是清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未来学校要在党委领导下,坚持做到风清气正,夯实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全面推动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办学能力的持续提升。学校目前正在制定2030全球战略、2030创新行动计划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尽管当前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和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给大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中国的崛起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最大优势,我们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基金会要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为学校的战略发展贡献力量。
邱勇指出,基金会要配合大学的发展,进一步增强透明性、专业性、职业性,在推进中国大学基金会工作的发展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基金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总结经验,尊重传统、尊重历史,要在工作中广交朋友,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基金会2030发展规划》,主动服务学校发展战略。基金会的工作是学校声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与社会交流的重要渠道,要进一步发挥院系的筹款积极性,加强资金运作管理,完善风险控制的体制机制建设,优化内部治理,加强队伍建设,构建校友总会和基金会的良性工作机制。
邱勇为贺美英颁赠纪念牌
邱勇为杨家庆颁赠纪念牌
最后,邱校长对贺美英、杨家庆等老一辈同志为基金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并向贺美英、杨家庆颁赠纪念牌。
贺美英讲话
贺美英回顾了基金会成立初期的工作情况,充分肯定了基金会成立27年来取得的成绩。她回忆了学校百年校庆时期,离退休老校友让孙辈捐赠支持母校发展的事例,认为基金会的工作是一份有温度的工作,能够与校友充分沟通联络,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面对新时期的发展,贺美英希望学校重视基金会并支持基金会开展相关工作,加强校友总会与基金会的联系,协同开展资源筹募工作。面对未来几年出现的严峻形势,她表示,基金会应该充分研判国内外形势,加强内部管理,调动院系的积极性,大家共同努力,为学校长远的发展打好基础。
杨家庆讲话
杨家庆表示,自己在清华学习生活60多年,对清华的每一件事情都很感兴趣,也非常高兴有力量为学校做点贡献。他结合多年筹款工作的经验,分享了自己对资源筹募工作的认识和体会,指出基金会工作人员要对学校有感情,且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真正打动捐赠人,而捐赠人只有对学校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才能对捐赠充满信心。他认为,做好基金会的工作,要多结交同道同行的朋友,不能盲目跟风,持续保持优良作风,爱护学校的良好声誉。
杨斌讲话
杨斌表示,1994年,基金会正式成立,转眼间已经过了27个春秋。这些年,基金会在历任学校领导高瞻远瞩的指导支持下,在历任基金会理事会和秘书长班子的带领下,在几代基金会同仁共同的努力下,取得了众多开创中国大学基金会先河的成绩。27年来,基金会不仅有力的支持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在新时期为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全方位的社会资源支撑,还作为公益慈善组织,立足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开展各类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已成为学校服务社会公益,回应国家需求的重要平台和枢纽。三年前,基金会在学校的部署支持下策划并启动了“更好的清华”110周年校庆战略筹款行动,捐赠项目的高频度、多样性和复杂程度全面检验了基金会近年来改革发展和能力建设的成果,为学校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也为“更好的清华”之后教育基金会更高水平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基金会要将现阶段成果转化为取得更大成绩的优势,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辜负一辈辈基金会人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不辜负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宋军、李家强、袁桅出席会议
袁桅从回顾27年改革与发展、基金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金会2030年发展战略三个方面,汇报了基金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她表示,她表示,暑期工作会议结束后,基金会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当下的社会经济形势,研究部署基金会2030发展战略。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基金会发展面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行业发展周期性增长、市场剧烈变化带来的风险等诸多挑战。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基金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的围绕国家和学校战略,更大规模和更加精准地发掘维护捐赠人群体,更加主动地引领和带动行业进步,显著提升基金会工作的方向性、开拓性、示范性和专业性,为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提供有力的捐赠资源支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基金会发展新范式。
宋军表示,非常有幸能够有机会参加基金会的工作,基金会经历27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他表示,首先,基金会要沉淀自己的公益慈善文化,使之成为清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播公益理念,更好地感召学校各院系,重视筹款工作,展示好捐赠项目成果,回馈校友及社会各界的捐赠。其次,基金会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最后,基金会的工作要有引领性,作为改革开放后的首家高校基金会,在今天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提出未来世界高校基金会中的中国模式。最后,他希望基金会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世界慈善治理方面做出清华的贡献。
陈大同、邓锋、方方发言
陈大同认为,清华大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大学紧密围绕国家以及世界发展的趋势所做的战略布局。他以过去在基金会担任理事工作的经历,分享了在资源筹募工作中部署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工作的重要性,希望基金会未来的资源筹募工作能够进一步形成闭环,使更多校友企业能够顺利的在取得成就之时反哺母校。最后,他说,基金会走在潮流上,既有很多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解决现实面临的问题。
邓锋表示,自己担任基金会理事已有17年的时间,基金会的各项工作也做的更加细致入微,令人倍感温暖。他从自己捐赠的第一个学生培养项目出发,认为基金会的工作,是一项通过人感召人的工作,希望基金会能进一步推动捐赠人讲述捐赠初心,以展现清华的引领性和执行力,同时积极培养校内的捐赠文化,形成校友回馈母校的捐赠氛围。最后,他还希望清华能够充分利用学科及人才优势,通过基金会的桥梁和平台资源,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
方方充分肯定基金会取得的成绩,指出未来的工作既要做大,也要深入细致。他提出,对捐赠人的服务工作,既要重视校友工作,也要关注非校友的沟通和联络,帮助他们与学校建立更深入的情感连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他希望清华保持定力,鼓励师生和校友除了回馈母校之外,在当地做一些身边的公益,潜移默化的通过校友的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清华形象,营造积极向善的公益氛围。
合影
部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 财务处处长郝永红、发展规划处处长杨殿阁、教务处副处长程曦、 研究生院副院长董渊、人事处副处长张强、科研院副院长张虎,以及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劲松、孙大鹏,秘书长助理池净、苏郁松等工作人员出席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