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我校15名重庆籍学生家中迎来了远道而来的老师,这是我校“暑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的一部分。
10月15~17日,我校在紫荆服务楼举行2008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案评议会,就本年度各院(系)本科生资助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评议。
1月24日,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纪录片全面还原了杨振宁的科学追求和家国情怀。“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揭示杨振宁的研究成果对于每个普通人的意义,也希望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励年轻一代。”制作团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据介绍,在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华诞前夕,传记纪录片项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后启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发行都得到杨振宁的大力支持。杨振宁还帮助制作团队获得此前未公开的...
情系山乡润无声,公益助学梦远航。8月28日傍晚,清华大学海南校友会2023年“公益助学・情系海南山乡困难家庭大学生”捐赠仪式在海口琼台书院举行,来自海南白沙、乐东、琼中、五指山、保亭、临高等6个市县的34名大学新生和部分家长代表,清华大学海南校友会校友代表,社会爱心人士代表,活动支持单位琼山区政府、琼台书院博物馆代表共70余人参加捐赠仪式。仪式由清华大学海南校友会秘书长叶瑷玮主持。吴坤平会长致辞会上,海南...
今年3月5日,是吴景超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吴景超是我国老一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早年就读于清华,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后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社会学系教授,一生著述甚丰、成就卓著。1949年后,曾任民盟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他为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贡献了独特的理论思考;他的追求进步的言论,也在知识界、教育界造成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肯定。
冬至大如年——新清华学堂冬至日幸福家庭读书暨第三期清华园里读经典传统文化诵读交流活动,于2019年12月22日在新清华学堂八三实验剧场成功举办。
杨振宁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因为在宇称不守恒原理的发现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因此与李政道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年仅35岁。他的工作不仅极大地推进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还深刻影响了现代物理学的多个领域。本文摘自《天才杨振宁:创造力与平衡感》,王珊/苗千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2月版。《天才杨振宁:创造力与平衡感》书封1929—1937年,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度过了8年的幸福时光。杨振宁回忆说,...
我出国以前,尽管在俄专学了一年俄语,而且还是苏联人教的,但出去以后上课基本上是“坐飞机”,因为口语听不懂,每个老师的口音也不太一样。但我们有一个很大的....
5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时隔4年后,再次回到曾经生活的云南,故地重游。27日下午,95岁高龄的他现身腾冲石头纪酒店,和媒体分享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