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83岁资中筠:体谅年轻人的压力

2013-12-05 |

1130日下午,83岁的资中筠满头银发、面色红润地出现在首都图书馆的讲台上,带着她的两本新书《老生常谈》和《美国十讲》。这两本书由广西师大理想国出版,20141月上架。资中筠在现场聊了不少自己最近的体会和心得,还幽默地说:“根据我一贯的讲话作风,就是信口开河,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本书。”而清华教授刘瑜也来支持,说“我是资先生的粉丝。”

《美国十讲》中,资中筠并不是就美国谈论美国,说的是美国,其落脚点和关注度还是中国,还是中国当下的现实处境,体现了她一贯的现实关怀。她对自己这本书评价说:“这不是美国通史,也不是学术著作,是我多年观察美国的心得,用尽量浅显的‘大白话’讲出来。这些个人心得却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结果。”而对另一本书《老生常谈》,资中筠则自谦说:“这本书题材庞杂,东拉西扯,没有什么足以振聋发聩的惊人之语。无以名之,名之曰《老生常谈》。”书中,她本着事实和逻辑,娓娓道来,时而尖锐时而苦口婆心,不少篇章都给这个时代提出了某种警示。

现场来了许多和资中筠一样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更多的是年轻人。资中筠在采访中谈到现在年轻人的问题,一贯讲话“苛刻”的她反而宽容了起来。“很多老人一生经历了很多否定之否定,到很大年纪了还在反思,分量比较重。另外一个因为我们这些老人已经无所得无所失、无所求无所惧了,就更加可以放开了说话。当然有的时候也有人给我打电话说,喂你安全吗,你又说了点什么,他们都替我害怕。我倒是不担心,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也蹦跶不了几年了(笑),也没有什么行为能力,也就算了,让我胡说八道去吧。”资中筠说:“所以我比较体谅很多年轻人的压力,他们需要生存,你不能丢了饭碗,你可能还要按揭买房呢。这些都是压力,就没办法考虑其它的问题了。”

资中筠解释说自己书中收录了一些已经广为传播的演讲视频整理,“其实我的很多文章在网上都有了,但是呢我还是很看重必须把它们弄成纸面的东西,然后才能立此成章。纸书会不会像竹简一样被淘汰?至少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我还是觉得纸书是不可或缺的。”资中筠说看纸书的感觉跟在网上看很不一样,“在网上我只是看资料。我就喜欢那种小小的书,我跟出版社说,别给我印那种大的、很硬的书,哪本书太大我就不看了。”

现场的年轻人也就各种困惑对资中筠提问,希望得到答案,而资中筠则笑笑说:“我最怕人家问我该怎么办,我没法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办,但是如果你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你就会去改变,会去做。”

谈到现今的基础教育,资中筠说她觉得现在的基础教育面临危机,“从幼儿园开始,我们教育的价值取向就太庸俗了。把小孩都教成了势利小人将来,那就是很糟糕的事情。基础教育是很重要的,多年前我去参观那个小学,语文教员是叶圣陶,数学教员是苏步青。”而对分分必争的高考,资中筠也说了“重话”:衡水县那样的的魔鬼训练中学,输送到清华北大去,这种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不健全。现在的教育的整个生态环境,就是把小孩弄进绞肉机里。”

“我从来不管这来头是谁,我是对事不对人,认理不认人。这个道理谁不同意,你拿出道理来跟我辩论,我不管你这个人是谁,就是这样。我想秉承这样的一种态度来继续我的思考和我的写作。”资中筠说自己所焦虑的是民族前途,“这个说起来好像是大话。我对自己的个人和家庭已经没有任何焦虑了。我怕我们的民族从精神上要堕落掉。中国有点不幸的是,过去走的弯路太多了,我不知道未来我们会不会再走弯路,我希望不要再有任何弯路和牺牲了。”

今年已经83岁的资中筠生活得饶有趣味:“我量力而为,从不开夜车,晚饭以后就读读书看看报,按自己的规律,每天弹弹钢琴。” 说起钢琴,资中筠来了兴致:“我只会弹我以前学的那些古典曲子,贝多芬的。去年我到天津去还得了一个业余钢琴比赛一等奖呢!(笑)”出版社的工作人员马上补充,今年资先生开了三场音乐会呢,上海、苏州、北京各一场。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资先生,您是怎么保养的,气色这么好!众人皆笑,资中筠也哈哈大笑说:告诉你,我不保养!说完,笑着披上披肩起身大步走出门。

【资中筠简介】

资深学者,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1930年生于上海,祖籍湖南耒阳。1947年毕业于天津耀华中学,考入燕京大学,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曾任杂志主编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创办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二届会长。1996年从社科院美国所退休,仍继续著述,并应邀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专业为国际政治与美国研究,旁涉中西历史文化,近年来关注中国现代化问题,撰有大量随笔、杂文,并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实习记者 陈梦溪/文)

转自《北京晚报》201312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