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给法律插上i翅膀——王立杰校友访谈录

2014-10-17 |

很多人用“另类”来形容王立杰。读书的时候,他就是一个矫矫不群、引人争议的学生。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或机构,他走了一条充满曲折,又充满发现的道路。今天,在律所工作多年后,他依然是一名特立独行的律师,心心念念着如何用互联网,来革新法律服务这个古老的行业。

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时的一段话:“你必须相信,过去生命中的那些点点滴滴,将在未来的某天联系在一起。你应当相信一些东西:你的勇气、命运、因缘。这个过程将让你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

校园时光:沉醉故旧

2000年,王立杰进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学习,是法学院复建后的第二届本科生。大三那一年,他偶然去听了一门课,主讲老师是法哲学界的怪才——江山老师。在一门法学课堂上,听到了关于宇宙与生命的宏大命题,王立杰其实也有点“云里雾里”,但他没有像大多数学生那样走开,而是深深迷上了法哲学的内容。他开始不断地去上江老师的课、做助教,直至读他的研究生。

上研后的第一天,江山老师就扔给王立杰一张书单,上面有近50本书,全部是中外古今的名著,没有一本和法律有关。“我一看,第一个就是前四史;由于缺乏古籍功底,一部史记就读了一个多学期。江老师找我说,你这个速度太慢了,每个学期起码读二十本以上”,他说。

2007年硕士毕业的时候,和其它法学院学生卓然不同,王立杰读完的不是厚厚的法条,而是经典古籍。他看完了浩浩荡荡的阮元本十三经注疏,还把诸子百家、西方神话看了个遍,整个人都沉迷其中。

到毕业的时候,他甚至用半文言的形式,写了洋洋洒洒十万字的论文——《素王法哲学》,探讨孔子为万世立“法”的哲学思想。答辩的时候,他的论文引起了评审老师们的激烈争论。有评审认为,作为一个法学院的学生,他写的东西与法律毫无关系,完全跑题。另一些评审则不吝赞美之词,认为研究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值得称道。

最后,学院通过了他的毕业。那个夏天,怀揣着浓浓的学术理想,他本打算南下香港,继续攻读法学博士的学位,在学术界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陋室岁月:迷茫滋养人生

硕士毕业那一年的7月,正当王立杰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清华园的时候,香港的大学发来了一封拒信。回想当初,他说:“那段时间就很迷茫。江老师认为我是个学术的苗子,所以个人资助我继续读书,再考博士”。

于是,他在北大附近租了一间屋子,把自己的书通通搬到那里。起初,他既不出去工作,也不兼职,天天在家看书,就靠导师每个月给的一些资助生活。“那时候,我自己觉得这就是一个过渡期,锅碗瓢盆都不要,就吃食堂。我想过渡两天,我就要回到学校的”,他回想道。

让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在那一呆就是两年。第一年的日子最难熬,王立杰背负着极大的心理压力,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是在追求一个学术梦想,不应该放弃。另一方面,经济上的困窘又使他面临来自家庭的阻力和外界的质疑。

“当时很多人觉得,你读了7年清华,在混个什么呢?就像一个流浪汉。钱也不够用,我又是属于性格比较倔的,不想去向家里面要。只能就去超市,买了一大堆挂面吃。到后来,有段时间是看到面,就想吐。”他说。

考了三次,被导师深深看好的王立杰就是没考上博士。他说,“我不是经院派,一下笔就是天马行空的状态。”于是,他决定出去找找工作。

第一份工作在清华校友总会,担任《清华人》杂志的编辑和记者。此后,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开始给中国经营报写稿,一度发了好几篇头版文章。其后,又辗转到一家法律杂志社工作,担任编辑部的负责人,研究律师行业。

在这段迷茫的时期里,王立杰把他对世界的种种不解与追问,借西方神话与法律的主题,写一本厚厚的文集——《黑暗之旅:西方法律前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月)。在该书的扉页上,他写道“每一颗在阳光下奋力向上生长的树,其实都有一条在黑暗深处奋力向下生长的根,这正如璀璨的星辰总是镶嵌在无边的夜幕之中。”

上海创业:法律电商破茧

在北京的时候,王立杰周围的朋友都是“学术范”。他们一直跟他说,你现在过渡两年是可以的,但如果出去做律师,学术就废了。他自己也觉得,读了那么多年书,应该在学术方面建功立业,著作等身,成为像哈贝马斯、哈耶克这样的学术巨擘。

但考博的连续失利,让他认真地反思起自己。而在报社、杂志社工作的过程中,他面前的这堵“学术围城”的裂隙中透出一些异样的光线来,他感觉自己就像柏拉图笔下的洞穴人一样,猛一转身发现洞外有另外一个世界。于是,他逐渐有了一种想直接进入商业领域,而不仅仅只是做旁观者的冲动。2010年,他决定到“魔都”上海闯荡。

出发之前,王立杰做好了心理建设,到上海本不是休闲度假、不是逃离北京、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要有“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浴火重生觉悟,想明白了,这一步就很轻松迈出了。

到上海后,王立杰选择从律师职业切入商业,但和一般律师不同,从一开始他就对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更感兴趣,要透过纷繁的现象看到事物的骨架和脉络。在服务了许多创业企业后,他决定自己也来干一把。他说,“传统的律师强调的是一对一的量身订制式服务。他们是靠小时收费的,所以自然会在定制化和非标的维度上拓展业务。但我从进律所第一天起,就不满足于这种方式。我想做一个信息系统,将法律业务参数化,用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并通过信息工具降低订制服务的成本和价格。”

在他看来,中国采用大陆法系,追求逻辑的精致和表达的简洁性,这使得标准化的法律服务成为可能。未来,在他的设想中,企业登录系统后,通过简单的操作,三五分钟内,就能自助搞定常规的法律需求,而不必每次都去线下请律师。

他自己解释道,“在过去的模式中,法律服务需要靠人去实现,而人力成本很高。目前的法律电商网站,基本都还没有脱离O2O的模式,必须联系很多线下资源来做事。但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电商必须坚持用工具来解决问题,而不能再依赖线下资源。”

不再依赖线下的人工服务,这种改变类似于自己“敲”自己的饭碗,是对传统的法律服务业的一场变革。但王立杰坚信,所谓君子就是要做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大势所趋,这件事即使我不做,也有的是人会前仆后继地去做的”,他说。

自从有了创业的念头后,王立杰比以前忙碌了很多。“我觉得,法律电商这个概念很迷人,是一个能够改变人们工作习惯的事情。当附着在一件事情上的兴趣,慢慢发酵转变为使命感的时候,它就会吸收从事者的人格,造成精神上的狂迷,从而生发激情和牺牲精神,这跟当年为做学术而废寝忘食读书的感觉很像,”他笑着说。

易传云:简则简能,易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王立杰认为《周易》所揭示的简易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依然有效。“读书破万卷的功底最终要体现在五千言即穷理尽性的洞见,而如何把人纷繁复杂的需求规约为一个简洁的商业模式予以解决,做商业与做学问在求道的本质上异曲同工的”,他说。互联网电商处处散发出“道”的味道,这深深地吸引了王立杰,让他感觉到自己曾为之沉醉的那些试图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屠龙术”有了用武之地。

未来的未来,他甚至已经开始谋划产品的迭代。他希望自己的系统平台,并不仅限于提供法律服务,而是可以进化为一套以提供多种业务、内容开放并能照顾细分行业的综合系统,为中小企业生存链条的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

“破茧”之后的法律电商,能给中国法律服务模式带来一种什么样的突破性变化,我们在静心期待!

供稿: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 作者:王涵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