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新校友的国际新闻报道实践:新华社“新锐青年说”清华大学专场成功举办

2021-06-01 | 来源 公号“清华新闻与传播校友会” |

520日下午,新华社“新锐青年说”清华大学专场交流会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召开。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友会共同主办,邀请到新华社摄影部中国室主任编辑、我院2005级校友李京和新华社总编室编辑、我院2010级校友袁梦晨分享驻外工作经历与心得。交流会由学院2020级硕士生陈诗丽主持。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党委常委、副主任韩世峰,新华社北京分社常务副总编辑涂铭,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报刊发行部主任王红、对外产品部主任孙镜、涉外拓展部主任朱志刚,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任仕廷,新闻学院副教授、国际新闻传播项目负责人张莉,新闻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学院校友会副秘书长庄臣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会现场

校友分享

李京校友是我院国际新闻传播项目首届毕业生,毕业后入职新华社摄影部,曾长期报道驻外非洲事务。她从近期非洲的热门事件“乍得总统在前线殉职身亡”谈起,借用一张张故事内涵丰富的照片讲述了西非海岸风云变幻的难忘经历,展示了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工作内容及状态。

李京校友发言

作为新华社派驻非洲的首批和西非首位女性摄影记者,李京在非洲孤军奋战的日子里,担心的不只是新闻报道,还要担心基本的生存问题和人身安全问题。她表示,新闻报道也是讲立场的,除了西方报道视角,中国媒体的报道声音同样不可或缺。这既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也是为中国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建立良好的基础。

李京校友分享驻非工作经历

袁梦晨校友也是我院国际新闻传播项目的毕业生,毕业后入职新华社总编室任编辑,2017年至2021年,在新华社马尼拉分社任记者。袁梦晨基于自己在菲律宾的工作经历,结合南海问题、“一带一路”等国际热点,为在校生讲述了他驻菲工作期间国际舆论场中新闻叙事博弈的故事。

袁梦晨校友分享

袁梦晨认为,国际新闻报道不能局限于让中国读者知道国外发生了什么,更多是要让海外读者了解中国在世界上做了什么。国际新闻报道的竞争并不仅仅是新闻报道时效或准确度的竞争,而是一种新闻叙事的斗争。任何一点与中国发展相关的议题,西方媒体总会找到另一种角度去解读和“贴标签”。因此,这要求中国的媒体记者肩负起时代的使命,把握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机遇,做好中国的国际传播工作。他建议在校生们学好英语、理性思考、坚定立场,做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

袁梦晨校友分享驻菲工作心得

互动问答

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纷纷向两位校友提出自己在未来职业选择、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国媒体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的困惑和思考,两位校友据此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嘉宾与学生互动问答

步履不停,灯塔长明。期待清新学子们继承前辈们的事业,走入社会、走向世界、走进时代,为中国的国际传播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会人员合影

同学随想

喻锦秋(新雅01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有三个感受:首先是对于驻外记者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驻外记者在我眼中原本是非常光鲜亮丽的,她们身兼多项技能,出现在世界各大新闻事件的第一线,把最具时效性、最新鲜的新闻传递给国内的百姓。然而听了今天讲座后,我明白,在表面的叱咤风云,游刃有余之下,是克服其他国家的非议,忍受不同声音的质疑的艰辛。同时,坚持自身立场,不受外界因素左右也是驻外记者必须要做到,但平常人又很难做到的一点。其次,我了解到在当今国际背景下,中国声音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真正的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困境。身为记者,让中国声音能够被更多的人听到,让世界发现还有另外的角度可以解读中国,让中国的援助真正能够援助到世界人民的心里,打破欧美主导下的世界新闻现状,是当代新闻记者,不论是驻外还是国内记者的使命与初心。最后我想说,没有哪一个行业是容易的,驻外记者的职业也许危险,也许让人失去了很多享受美好生活的机会,但驻外记者镜头和笔尖,所记录下来的世界,能让更多人明白,原来我们每天生活的世界,并不是风雨无阻,万里晴空,维和战士也罢,驻外记者也好,都是为人民扛起和平生活和美好明天的负重前行。

李瑶琦(20国新硕)

听完学长学姐的分享之后,我对驻外记者的生活、使命与挑战有了更深刻直观的了解。李京学姐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分享,让我意识到,作为驻外记者,不仅要具备作为记者的知识,也要对驻地的政治社会文化等环境有所了解;袁梦晨学长的分享让我意识到中国对外传播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与挑战,我们应该保持坚定立场,优化叙事策略,在国际上发出更理智、更响亮的声音。

李涵沁(20国新硕)

今天下午的讲座上,两位校友的分享都是从自身多年实战经历凝炼而成的肺腑之言,无论是国际舞台上中国形象如何被透明化、妖魔化,还是刻板印象如何根深蒂固地阻碍中国声音被听见、被接受,我都更进一步认识到中国距离世界舞台中心还有怎样漫长的路要走,而国际新闻记者又该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付出怎样的努力。“学好英语,理性思考,坚定立场”,讲座尾声,前辈给出的中肯建议也进一步让我明白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新闻记者,我们还需要去做什么。

夏煜峰(18普新博)

学姐分享了在西非做驻外摄影记者的经验,让我第一次直观地理解殖民史、恐怖主义、贫穷和当地政治间的复杂关系。在可能随时有榴弹的环境中做记者,确实不容易。学长从报道议题和框架的角度分析了中外媒体对“南海问题”和“一带一路”的报道,也让我对国际传播有了更深入理解。传媒产业依赖于国家综合实力,接下来的国际传播,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持续努力。


——————————————————————

文字 | 方雨昕

摄影 | 董方玉

图片 | 王鑫 董方玉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

审核 | 梁君健 庄臣


相关新闻

  • 012009.05

    新华社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月8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副校长康克军、陈旭率团到新华社,与新华社社长李从军等会谈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052018.01

    郭曼桐:从新华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三十岁,按老话说是而立之年,而我的三十岁也度过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结束了在新华社7年的一线新闻工作,转而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做国际经济....

  • 242016.10

    清华校友贾舒荣获美国国防高级研究署新锐教授奖

    2016年3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署公布2016年新锐教授奖获奖名单,27名优秀青年学者获此殊荣,获得为期两年、最高5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清华大学200....

  • 292023.11

    14名优秀清新校友获中国新闻奖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11月6日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73件,二等奖114件,三等奖187件。此次评选中,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报送单位的作品《听见急诊室》获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类三等奖。张勤、裴广江、李独伊、徐丹、袁汝婷、杨依军等6名清新校友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马姗姗、乔申颖、杨翘楚、陈国权、邓仙来等5名清新校友获二等奖...

  • 172021.06

    清华大学2020年十大新闻揭晓

    2021年1月14日,由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的“清华大学2020年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结束,经网友投票和专家评议,10条新闻入选“清华大学2020年十大新闻”(按照发生时间排序):1. 在抗击疫情中坚守教书育人职责,在线教学及融合式教学铸就教育教学新气象。2.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清华大学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一大批科研成果有效助力疫情防控。3. 成立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陈冯富珍担任学院首任院长。4. 成立五个书院统筹推进强基计划人清华大学2020 年十大新闻揭晓才培养,首批录取 939人。5.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全面助力脱贫攻坚。6. 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实现《自然》类脑计算领域“三连发”,2020年清华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7.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20年会议致辞祝贺委员会成立20周年。8. 发起成立世界慕课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单位,校长邱勇当选联盟创始主席。9. 综合改革顺利收官,“双一流”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10. 第十四届党委校内巡察全覆盖。

  • 282023.08

    瑞士清华校友会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瑞行知新”实践支队交流座谈

    2023年8月2日、8月6日,“瑞行知新”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赴瑞士实践支队前往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进行交流学习,参观瑞士高等学府的实验室与研究设施,与瑞士清华校友展开交流座谈,深入了解瑞士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就,为支队成员未来的学习、研究和职业发展获取了宝贵的指导建议。通过本次高校参访,支队成员接触到了不同领域国际科技的前沿研究进展,还与瑞士高等学府的清华校友们建立了...

  • 202023.04

    新闻与传播学院“清新”校友课堂在线举办

    4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新”校友课堂于线上成功举办。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副院长张莉、张铮,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教授等聚焦新闻传播前沿领域的最新动态,结合自身相关研究与院友交流分享。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友会秘书长梁君健主持,近60位校友参会。周庆安用生动的实地探访视频向院友介绍了院馆的修缮情况。他表示,学院将引领新闻传播前沿发展,添置虚拟演播室、全球舆情数据中心等全新场...

  • 232017.05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纪念成立15周年系列活动

    5月20日,正值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15周年之际,“全球新闻学院院长论坛”、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揭牌仪式、“正在清新时·怦然新动”学生节晚会等系列活动隆重举行。

  • 112024.01

    清华大学2023年十大新闻揭晓

    由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的“清华大学2023年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日前结束,经网友投票和专家评议,“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实施《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首次开展全校党员集中培训和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等10条新闻入选“清华大学2023年十大新闻”。“清华大学2023年十大新闻”如下(按照新闻发生时间排序):1.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012024.07

    让热爱给予自己绵延的力量|校友代表沈伯韩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6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2004届校友代表、新华社四川分社总编室编委沈伯韩讲述了自己作为摄影记者,从校园走向业界的心路历程,鼓励学弟学妹们坚守理性,尊重常识,保持宽容,独立思考,努力做一个不唯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人。以下为沈伯韩发言全文:沈伯韩致辞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毕业生代表来参加清新2024届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