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西南联大气象系第一位女生,24岁接到开国大典天气预报任务

2023-02-13 | 来源 公号“中国科学家”2023-02-07 |

章淹(1925.1-),气象学家,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教授

她是新中国第一批气象预报员,曾为开国大典做过天气预报。她先后有十四项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其中“长江流域暴雨及预报”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暴雨预报》获国家气象局1992年科技进步(推广)二等奖,台风、暴雨预报警报研究199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她就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章淹。1942年,高中毕业的她,怀抱当中国居里夫人的理想前往西南联大求学。

章淹:“(在西南联大)报的是物理系考取的也是物理系。但是念了一年多两年以后就是飞机老来轰炸,日本飞机一轰炸,我们就得跑警报,跑警报就没法上课,觉得挺烦的不能上课。

但是后来就看着,假如自己去看,今天要是天气好,要是没有云了可能飞机就会来。天气要不好,在云南那个山地,日本飞机它不敢来,它过山出事会摔飞机。

所以就觉得,这个物理还不如学气象,学气象我可以自己一直预报天气,可以准备,对抗日战争好像还有点用处,后来就转了气象系。”

在当时的西南联大,气象专业是“小众”学科,总共才5个学生。章淹是气象系的第一位女生,但是她很快感受到陋室育真才,上下而求索的求知氛围。

当时普通气象是李宪之传授,动力气象是赵九章教授,天气预报是刘好治授课,气象观测是谢光道授业。教材大多取自美国和德国的课本,很多课程用的都是英文教材。

章淹:“因为联大的那些教授,他们一般是四年可以有年休假。休假的时候他们就申请到国外去,他们去国外也去教点书挣点钱,另外在国外看到这些最新技术书籍就带回来。

有的教授,虽然他不是气象系的,他知道那个书好,他会带一本书回来。带了回来以后,我们比如说半截就换了教材,就会有更好的教材来了。前面用的是这个,后面给用那个教材。老师就这样教了。

就是抗日战争的时候,非常希望把我们,把自己的学生培养好,培养得能够打日本。”

1949年的一天,24岁的章淹接到开国大典天气预报的任务。当时华北观象台条件十分简陋,每天只有一张欧亚地区的地面天气图,站点很不齐全。章淹他们只能靠增加观测来做预报,本来是八小时观测一次,就改成每小时观测。

直到930日,在确保万无一失后,章淹作为值班预报员,在第二天的预报天气图上郑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章淹:“李小泉,他不是退休了以后还在资料室里返聘,他就搞起资料室的工作。他查出来,说那天的预报是我做的,我写的是晴转阴云相间。是比较难报的,正好是一个转折性天气,晴转阴云相间,偏东风,东风弱,下面我签的名。我们报这种天气,就不是这种节日,只要你一报天气,你都要签名。”

章淹后来出色完成了近十次国庆阅兵的气象保障服务,并且为新中国水文气象交叉学科的开拓建设,为我国暴雨预报、中尺度气象、梅雨预报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相关新闻

  • 022019.07

    我参与——开国大典天气预报

    章淹,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系,原北京气象学院教授,新中国第一批气象预报员,曾为开国大典做过天气预报。

  • 082022.07

    坐推车参加开国大典,他是延安第一位红色科学家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炮火响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无数有志青年满怀激情,奔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当时的延安就像是一座革命的灯塔,点亮了亿万人民的希望。其中有一位身患残疾的青年也加入了其中,他说:“就是爬,也要爬到延安去”。他只身一人辗转搭车、坐船、步行,途径千余里,历时三个多月,终于到达延安,成为最早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留美归国科学家。他就是高士其,中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在一首《不...

  • 032009.09
  • 102020.08
  • 212009.08
  • 162009.10
  • 152017.11

    一位老教授的西南联大记忆

    毕业将近7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仍然记得母校的样子。泥筑的围墙,铁皮的屋顶,还有校门上黑底白字的招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262024.01

    西南联大化学系校友蔡美茹百岁诞辰

    2024年1月17日是西南联大校友蔡美茹老师100岁的生日,蔡老师的父亲是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蔡维藩先生,她的先生是中国现代管理学的开拓者之一、南开大学管理学科的代表人物陈炳富先生(1920—2010),陈炳富先生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西南联大时期的蔡美茹、陈炳富蔡美茹、陈炳富,张涛(外文系)、萧淑芳(师范学院)一起结婚时的照片。四人在联大相识相知相伴……在南大又一直是近邻……附:南开大学档案馆一行拜访蔡美...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192021.11

    西南联大的另一面

    这些年对西南联大的研究出了不少佳作。光是影视作品就有2018年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如今的电影《九零后》。不过,这些作品大多从学子成才的角度去探究,没有把西南联大放进一个时代,一段历史里,更没有把西南联大作为一种独特的组织,从组织建制的角度去研究。今天笔者想从西南联大三位领导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的角度,和读者朋友一起去看看西南联大的“联”与“大”,这是西南联大的另一面。1938年4月,梅贻琦(前排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