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钱思亮:献身台湾科学和教育事业的人

2014-08-05 |

钱思亮(19071983),字惠畴,祖籍浙江杭县,出生于河南新野县。钱思亮从小聪明好学,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他的小学在北京和天津就读,1921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27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1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钱思亮同吴大猷、张兹闿(钱思亮的内兄)一起赴美留学,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攻读学位,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获得学位完成学业后,钱思亮于19348月返回中国,受聘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讲授普通化学,同时在清华大学和辅仁大学兼课。钱思亮是一个认真、严格、负责的老师,加之他广博的学识和精湛的讲课艺术,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钱思亮对他所执教过的学生,即使在事隔多年之后,仍能准确地说出学生的姓名和学习成绩。其执教之认真、对学生之负责,由此可见一斑。

1937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下,北方的高等院校纷纷南迁。当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同时南迁到长沙。钱思亮也随同前往,任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授。次年春,该校又迁往云南昆明,钱思亮受聘为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讲授有机化学。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西南联大以教学质量著称的七教授之一。

1939年,钱思亮全家与父亲摄于上海。前排左起:三子钱复、父亲钱鸿业、次子钱煦、长子钱纯,后排左起:夫人张婉度、钱思亮

1940年,钱思亮的父亲在上海被敌伪杀害,他怀着悲愤的心情由昆明辗转赴上海奔丧,处理其父的后事。后因交通阻塞不得已而留在上海,受聘于上海化学药物研究所,担任研究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钱思亮曾被委任为经济部化学工业处处长。1946年北京大学迁回北平复校,钱思亮随即辞职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后兼任化学系主任。

19491月,钱思亮携全家五口赴台,应台湾大学之聘,任化学系教授兼教务长,并曾一度代理理学院院长一职。在代理理学院院长期间,钱思亮对学校的一些制度大力改造,重新制定了新生招考和转学的制度,为后来台湾地区实行的大专院校联合招生制度奠定了基础。19513月,经胡适的举荐,钱思亮接任台湾大学校长的职务。同年任台湾中国化学协会会长、中国科学振兴学会理事长。从1957年起,到1983年他去世,一直受聘为台北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三至十一届评议员,19618月,钱思亮与梅贻琦同时被提名为第四届数理组院士候选人。钱思亮因自己是梅贻琦在清华大学任校长时的学生,为此坚持要求撤换对自己的提名,陈辞恳切,一时传为佳话,1964年,钱思亮当选为台北中央研究院第五届院士。19706月,被选为台北中央研究院第五任院长。后又兼任台湾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长。197111月,任台湾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1974年,在台北“中央研究院”第11次院士会议上,钱思亮的次子钱煦曾被提名为台北中央研究院第十届院士候选人。钱思亮为了顾全大局,一再谦让,建议将名额让给其他科学家。由于其态度十分坚决而且诚恳,得到与会者的钦佩和理解,接受了他的意见。直到 1976年,钱煦才被选为第十一届生物学院士。

19835月,钱思亮由台湾美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朱炎陪同,赴德国和美国访问。访美期间,他的母校伊利诺伊大学为表彰他对科学技术及高等教育所做的卓越贡献,赠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在这次长途旅行中,钱思亮因劳累过度,于6月返台后即患病住院,终因急性心肌梗死而病逝,终年76岁。台北中央研究院为表彰钱思亮对该院所做的贡献,决定将化学研究所新建的一幢大楼命名为“钱思亮馆”。

钱思亮既是一位化学家,又是一位教育家。他对台湾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他任台湾大学校长近20年,以一位教育家的远见卓识,注重教员的聘任和培养,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有计划地大量派遣在校的教员出国进修,同时不惜重金聘请海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或任教,以提高台湾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他非常重视大学一年级的基础课程,极力纠正轻视大学一年级课程的传统偏见,着手恢复“大一课程委员会”,以加强对大一教学的指导,同时还约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有专长的教授任教。这些措施的推行,使台湾大学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台湾的一流大学。

钱思亮任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期间,十分注意发挥研究院院士和评议员的作用,尊重他们的意见,因而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不失时机地增设和加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研究所。在研究课题方面,他不仅重视理论性的研究课题,而且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对台湾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转自 凤凰网 20114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