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家国情怀与文化乡愁——读浦薛凤家族收藏的名人书简

2012-03-14 |

《海外拾珠:浦薛凤家族收藏师友书简》,浦丽琳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1月版

五四飞鸿破空来,世纪学人容颜改。多少沧桑付流水,家国之思系心怀。

《海外拾珠》一书,仿佛是浦薛凤和浦丽琳父女写给今人的信函,以父女两代人的交游为经,以海内外名人书札为纬,交织出一幅跨越百年的文化图景。

对于浦薛凤,想来读者并不陌生,《浦薛凤回忆录》三卷于2009年出版,展现了一代学人的心灵史。

在清华园求学时,浦薛凤和闻一多、罗隆基、吴泽霖、吴国桢等同级,1921年毕业后留学美国,攻读政治哲学。1926年,留学回国先后执教东陆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浦薛凤从政,担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参加过重要的国际会议。1948年秋,浦薛凤到台湾省政府任秘书长,身栖政治和教育两界。1958年,梅贻琦在台湾任“教育部长”时,由于感念师恩,浦薛凤任“教育部”政务次长,辅助其师梅贻琦。浦薛凤的人生经历和顾毓琇类似,两人都以高寿终,晚年享誉学界,桃李满天下,又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擅长古典诗词创作。

浦薛凤交往圈子多是清华学者,兼及吴稚晖、于右任、王宠惠等民国政界要人。学者风度,文人性情,浦薛凤作诗唱和、书信来往,书中收录的新旧诗作和名人书札,如杂花生树,令人目不暇接。

清华读书时,闻一多与浦薛凤同住一室,先后担任《清华周刊》的总编辑。闻写给浦的古体诗云:“葱汤麦饭撑肠胃,明月清风放胆眠。自是读书非习政,不妨避世学逃禅。”一直到抗战初期,闻一多都是“何妨一下楼”(郑天挺语)主人,大约是“读书非习政”的想法使然。很快,闻一多由目不窥园的学者转为民主斗士。1946年,联大复员撤离昆明之际,闻一多喋血西仓坡,历史宿命无处可逃。

浦薛凤和闻一多都是五四学人,当年他们在清华读书,参加了五四运动。这一代人或治学,或从政,人生的选择与时代潮流紧密相连,也与个性、趣味、爱好有关。浦薛凤虽然是治政治学,与罗隆基相比,对政治并不热衷,反而有几分难得的清醒。他虽然做官,大多数是技术性官员,再加上诗书怡情,文人气质是其精神底色。抗战时期,浦薛凤和吴文藻同在重庆国防最高委员会任职,两家过往甚密。浦薛凤患病,冰心写浣溪沙《水仙》慰问。浦薛凤感动之余,提笔写《瓶中红梅》唱和。浦薛凤的友人顾毓琇、浦江清、萧公权、吴景洲等获知后,纷纷唱和,梅贻琦也写了一首浣溪沙,可谓极一时之盛,传为佳话。

读《海外拾珠》,看到抗战时期陈寅恪昆明所作《翠湖书所见》一诗墨迹(不见诸《陈寅恪诗集》),可谓意外的惊喜。虽然是印刷品,一睹陈寅恪诗作墨迹,还是很激动。陈寅恪的书法,和蔡元培的书法一样,字并不见佳。《翠湖书所见》诗曰:照影桥边驻小车,新妆依约想京华。短围貂褶称腰细,密卷螺云映额斜。赤县尘昏人换世,翠湖春好燕移家。昆明残劫灰飞尽,聊与胡僧话落花。陈氏的这首诗后还有一句附言:“庾子山哀江南赋云,谈劫尽之灰飞,辨常星之夜落。今日必有南京明星流落昆明者矣。一笑。”《翠湖书所见》一诗手迹,不仅可以看到陈寅恪作诗修改的过程,而且从附言可知,陈氏诗作无意发表,多是给圈中朋友看的。陈寅恪的这首诗,可见抗战时期清华学者的思想情感。和浦薛凤的诗与书一样,漂泊西南,离乱弦歌,诗史交融,见证抗战史;诗歌合一,书写抗战文化一页。

私人收藏的珍贵照片,众多名家的书信影印件,不仅具有史料价值(收录胡适的海外轶函),更重要的是,带有学人手的温度和性情趣味的手札,可见百年中国历史演进的缩影。

1949年历史大变革前后,胡适、梅贻琦、浦薛凤等人赴海外。分隔海峡两岸的出身清华的学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三十年暌违,鬓发各已苍,辗转互通信函,在钱端升、陈岱孙致浦薛凤的信中,写知交半零落,写燕园沧桑巨变,写渴盼祖国统一的拳拳之心,读之,不胜苍茫之慨。

浦丽琳是浦薛凤的女公子,将家藏的名人信札以及在美国各大学图书馆搜索的海外遗珍,整理出版,进入公共领域,善莫大焉。浦丽琳交往的圈子是白马诗社的成员。浦薛凤、浦丽琳父女两代人收藏的名人信函,以诗和诗人为线。

浦丽琳1954年在纽约读大学期间,以心笛为笔名,向《少年中国晨报》(旧金山版)投稿。心笛的诗在报上刊出后,恰好被胡适读到,胡适曾通过报社给心笛转来一封鼓励她的英文信。唐德刚、周策纵、顾献梁、心笛等人以诗结缘,成立“白马文艺社”。白马诗社因为有了胡适的指导,在纽约上空飘散着“五四”遗风;白马诗社因为艾山和卢飞白的加入,有了漂洋过海、辗转而来的西南联大的诗韵。胡适称“白马社是中国的第三文艺中心”,他格外垂青心笛的诗,鼓励她结集。

诗与青春相伴,诗酒风流。读浦丽琳笔下描写的白马文艺社诗人们聚会的盛景,让人想起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诗社成员萍聚又星散,几十年后,白马社诗人也陆续凋零,2007年周策纵驾鹤远行,2009年唐德刚仙逝飞升。浦丽琳在《忆白马诗人唐德刚教授》文中写道:“他的骨灰已融入太平洋,流向他出生的故土,在三峡长江的水浪波涛里起伏……”诚如唐德刚所言:“离开了家,漂流到最远的地方,就回到了家。”

《海外拾珠》最感人心魂者就是这种家国情怀、文化乡愁。灯下开卷读名人书札,在网络时代,更觉得这些名人书札弥足珍贵。学者的书札,有一种永恒的魅力和价值,穿越了思想的纷争,穿越了封闭的时代。它们是历史的映像,也是留给今人的文化遗产。

(柳已青)

转自《中华读书报 》2012229

相关新闻

  • 112015.11

    孙尧:乡愁与文化

    领略汉学家马悦然用自己的第二母语汉语写作的《另一种乡愁》,同时也领略到一种真切的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异国游子的拳拳乡思。

  • 122020.08
  • 292021.01

    《呼啸山庄》译者杨苡102岁了:长寿家族的文化基因

    杨苡住了近60年的南京大学一栋老旧宿舍楼的书房里,挂着自己17岁时的半身像,婴儿肥的圆脸上刘海覆额,眼含憧憬。德国作家安娜·西格斯曾写过一部小说《已故少女的郊游》,反思当年德国民众为什么会被希特勒的纳粹思想所迷惑,杨苡常开玩笑地对望着这张照片的朋友说,其实这也是个“已故少女”。这位“已故少女”、本名杨静如的《呼啸山庄》译者,今年已奔102岁了。

  • 032016.03

    浦薛凤和他的儿女们

    2015年5月,清华大学迎来两位来自美国的客人,他们是出生在清华园的浦丽琳、浦大祥姐弟。他们的父亲是著名政治学家、教育家、诗人浦薛凤(字逖生,1900....

  • 212009.09

    木化石艺术雕刻家郑文箴:爱国情怀动山岳 作品正气满乾坤

    郑文箴看着作品如同凝视自己的孩子(海国摄影)    2009年8月28日,由木化石艺术雕刻家郑文箴先生创作的木化石艺术雕刻《历程》等精品,被中国地质博物馆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珍贵礼物陈列在这个国内最高的地学殿堂里。同时举办的木化石艺术雕刻家郑文箴先生作品展吸引了首都各界知名人士和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今年已届73岁的郑文箴先生出生于福建泉州,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市因“文革”停...

  • 192015.05

    浦薛凤学长子女浦丽琳、浦大祥来校访问

    5月14日,清华1921级校友、原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系主任浦薛凤先生的子女、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研究员浦丽琳和美国天普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浦大祥,回到阔别多年的清华园参观访问。

  • 282015.08
  • 112020.12

    图文再现|清华校友名人故里行《家国君子》文化寻根活动走进长三角

    《钱承有道》,2020年10月31日-11月4日,清华园里读经典•校友名人故里行《家国君子》主题文化寻根活动线下首站开启。我们走进了无锡、嘉兴、绍兴、杭州,走进长三角,来到了钱王祠、东林书院、走进了钱鍾书、钱穆、钱伟长、钱学森、钱三强的故里故居、祠堂母校,听了钱氏家训、读了《国史大纲》,寻找平凡故事,深度挖掘清华有“钱”人家的文化宝藏。特别感谢清华无锡校友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初九学舍、东林书院等单位...

  • 072011.09

    一个家族的五代清华人

    唐氏家族是一个显赫而低调的大家族,唐家五代人中都有清华学子,且与辛亥百年史有着极深的关系。最早的留美幼童唐绍仪、唐国安——前者为民国首任总理,后者是清华第一任校长;作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的唐悦良是唐家祖父辈,而执教清华五十载的清华图书馆副馆长、我国机电学专家唐统一和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的唐虔则是父子俩,还有今天的第五代“海归”唐宛枫,他们历经了一百三十多年的风云跌宕、时代更替...

  • 232022.11

    孔钢城:家国情怀,人文精神

    孔钢城,男,汉族,1981年9月出生,籍贯山东宁阳,人文社科学院中文系2000级本科生,曾任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副书记,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平房地区工委(乡党委)副书记,共青团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书记,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工委书记、一级调研员。现任北京市丰台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中共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自从进入基层政府工作,孔钢城的行程总是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