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作为文艺理论家的钱钟书

2011-12-07 |

○周思明

  说钱钟书是现代中国的一位旷世罕见的文学天才,当不为过。他藏书不多,却满腹经纶;他精通创作,也深谙理论;他既能创作出像《围城》那样的旷世奇书,也能撰写出像《管锥编》、《谈艺录》那样博大精深的文艺理论著作。

  考察钱钟书的文艺理论批评成就,不能不提到他的两部著述:《管锥编》与《谈艺录》。《管锥编》被文学界誉为通奇之书,涵盖周赅,文茂辞诚,神机妙算,独迈超伦。《管锥编》出版后,钱先生声名鹊起。现在的人如果能有如此声名,肯定是到处讲学,接受采访,电视有形,报纸有文,百家讲坛,家喻户晓,赶场赴会,不亦乐乎。然而钱先生却一反俗常,闭门谢客,此举固是因其年老不胜世人打扰,但钱先生更深知“行出于众,众必非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理,声名一高,诽谤必随,而独甘于恬淡寂寞。相反,某些当代达人却正应了那句话,而屡屡成为人们的靶子。后人对《管锥编》如何看,钱先生早有逆料。“少年喜谤前辈”是普遍现象。对《管锥编》金克木先生有其独到诠释,韩诗外传与庄子秋水讲得明确。管窥锥指以喻小,这反映钱先生的谦虚。该书乃是以诗文印证小说戏曲描写之考论。小说戏曲诗文原本不是互相隔阂,世上很多事物都不是互相隔阂的,故钱先生借此拟打通彼此。有人说,钱钟书是大学问家,而不是大思想家。我却不以为然。其实,思想与学问不可分开,仅只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有人寓思想于学问中,有人则把学问通过思想来表达。钱先生眼界宽广,贡献之一是扩大人们学术资源眼光。

  钱钟书的另一部著作《谈艺录》,被誉为杰出的古典诗话作品。通观《谈艺录》,可以看到它所体现的诗学观点在情为诗之源、诗与现实的关系上,与《诗大序》一脉相承并且各有所发展。钱先生甚至直接将“谈艺录”用作自己著作之名,并说:“因迳攘徐祯卿书名不加标别,非不加也,无可加者。”《谈艺录》对艺术形式美的探讨占据了首要的、主体的位置,而对文学的思想意义则较少涉及。钱钟书说:“吾辈穷气尽力,欲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谈艺录》主要以文言形式、札记写法,对中国古代尤其唐宋以降直到近代的诗人、诗歌,予以沿波探源、旁征博引、中西对照式论析,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国学与西学素养、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论视角。《谈艺录》以探讨中国传统诗学为主要内容,涉猎范围囊括美学、比较文学、修辞学、艺术论、创作论等。中国诗歌有几千年历史,作者聚焦于宋元明清四朝。除陶渊明、庾信外,唐代以前的诗人几乎全被搁置。唐代诗人谈得较多的是韩愈、孟郊、李贺、李商隐等人。宋代诗人是钱钟书最为关注的,主要论述了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陆游、杨万里等人。这种对宋代诗人的格外关注,孕育了钱钟书于1958年出版的《宋诗选注》。在元明清三代诗人中谈得较多的是元好问、方回、钟惺、谭元春、王士祯、袁枚、赵翼、蒋士铨、龚自珍、苏曼殊、王国维等人。《谈艺录》中对于诗人和作品的批评,李贺所占的篇幅最多,可见钱钟书先生对其重视程度。

  回望钱钟书的非凡文学人生,他性格独特,既有古今才子恃才傲物的独异个性,也有文学大家所鲜见的童心,然而面对一系列相继袭来的政治风雨,他的童心亦不得不随之变得苍老,虽然钱先生的才气始终不减,但热情与欲望却在逐年递减,乃至一度沉默。因才高一世,所以他也颇自负自诩,相当之“狂”。据资料记载:钱钟书从小就不愿说赞扬别人的话。甚至上大学时他就敢挑剔博学的父亲的学问,断定父亲的学问“还不完备”。他“架子”很大,不愿拜访别人,更不拜访名人,曾引杜于皇的话说:“即使司马迁、韩愈住隔壁,也恕不奉访!”无怪乎当年他父亲写信命他拜访章士钊,他也懒得理会,无动于衷,后来看到章氏《柳文载要》,他还为当年没有遵父命而感到庆幸呢!性格即命运。我想,也许正是钱先生具有如此刚正不阿的个性,才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文学成就。无论是《管锥编》还是《谈艺录》,钱钟书在其著作中既继承了传统诗话的长处,又广泛汲取欧美文艺思想,行文优美,引文繁富,多所创见,其中类似“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打通精神,“唐诗以丰情神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理见胜”等学术观点,都在学术界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充分体现先生的渊博和睿智。

转自《学习时报》2011125

相关新闻

  • 052009.06
  • 232020.09

    那些优秀的清华“未毕业生”们

    历史上,老清华长期以卓越的教育质量而闻名遐迩,培养过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历史上也出现过相当数量的“未毕业生”,其中不乏各路才俊,不少人甚至成就卓著、蜚声中外。清华初期的“未毕业生...

  • 032020.06

    钱锺书:文艺的特征,正像生活的情味

    我突发奇思异想,大胆提笔给钱锺书先生写信,说我想写篇关于他小说创作的论文,请钱锺书先生提供点关于他个人经历的资料,此信直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212018.06

    两部理论译作中的穆旦

    除了这些经典的诗歌作品,穆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翻译过两种俄苏文学理论著作,即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和别列金娜选辑的《别林斯基论文学》。

  • 042024.11

    20世纪理论物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22016.08

    步入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卓尔不群的学者兼作家,杨绛学贯中西,成就涵盖文学创作、文艺理论和作品翻译三个领域。她的创作跨越70年时空,反映了时代演进和一....

  • 082020.10

    凝聚“抗战民气”的《文艺》副刊——西南联大与香港《大公报》合作往事

    左起:萧乾、曹禺、沈从文、靳以“文艺”二字为沈从文所题1938年,曾为《大公报》文学编辑的杨振声、沈从文、萧乾重聚昆明,编辑中学国文教科书。8月初,大公报社通知萧乾即赴香港主持《文艺》版。在战争局势下,作者...

  • 142020.08

    刘建平:清华学生文艺社团点滴

    回忆过去,对于每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都是一种非常愉悦的事情。而每一个从清华园走出去的清华人更会对年青时期大学校园生活的种种片段,有着终生都难以磨灭的印记。今年恰逢清华学生文艺社团成立六十周年,作为曾经的...

  • 252010.03

    “爱我清华”校园原创文艺作品大赛启动

    3月20日晚,清华百年校庆倒计时400天之际,“爱我清华”校园原创文艺作品大赛暨“百创计划”骨干培训班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舜德楼202室举行。

  • 142021.10

    靳文艺:留下“新青年”的光影,雕琢信仰的力量

    1920年,青年毛泽东和陈独秀在《新青年》编辑部,曾探讨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的成功经验,讨论如何建立中国共产党,包括在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如何发起筹建成立共产主义研究小组,领导湖南革命运动等事。多年后,毛泽东回忆两人的这次会面时曾说道:“在那里我再次见到了陈独秀。他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都大”。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画家靳文艺(2009级硕,美院)创作的油画《信仰的力量——1920年毛泽东与陈独秀在上海新...